管理会计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1、管理会计定义: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分类、总结、分析和报告信息的系统,它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控制。
企业针对产品市场竞争和要素市场竞争,为实现“资产高安全度、资产高利润率、现金流充足、资产高增值率和把握新产业”目标,向管理当局提出用于战略、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活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需的文化价值。
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决策的一种信息处理技术。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服务对象的侧重点不同;2)着眼点不同;3)报告形式不同;4)信息报告期长短不同;5)对会计信息客观性与可验证性的要求不同;6)对会计信息多元化程度的要求不同;7)对行为的关注不同;8 )与其他学科联系程度不同;9)规范程度不同。
联系:1)两者同属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2)两者都以经营信息作为信息来源;3)管理会计的工作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会计的方法基础1 成本性态定义: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按业务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变化关系把成本划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化影响的那部分成本,如: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房屋设备租金、保险费。
约束性固定成本:也称能量成本,是由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在短期内难于作出重大改变的成本。
如折旧、设备租金、管理人员工资。
酌量性固定成本: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通过编制期间预算由高层管理者决定的成本,也即决策者能够通过编制预算及采取某些行动改变其发生数额的成本。
包括:研究开发费、广告宣传费、职工培训费※变动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发生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
特点:总额与业务量保持正比例变化关系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保持相对不变※混合成本:总额随着业务的量的增减而变动,但又不成正比例变化关系的成本称作混合成本。
如: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燃料动力费水电费等等2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技术估计法、直接估计法、合同认定法、历史成本分析法。
3 历史成本分析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分析法。
※高低点法:以历史资料中高点业务量及对应的混合成本与低点业务量及对应的混合成本为基本数据,然后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确定其中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种方法。
y=a+bx y ------------ 某一时期的混合成本x――某一时期的业务量a――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b——混合成本中的单位变动成本b =高低点混合成本之差/高低点业务量之差4 成本按性态分类在管理会计中的地位一、成本按性态分类是实行变动成本法的前提二、成本按性态分类是开展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三、成本按性态分类可为决策分析提供有用信息(如:边际贡献)四、成本按性态分类有利于实行弹性预算和进行成本控制5 边际贡献总额与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也称作贡献毛益或创利额,是指产品销售收入超过销售变动成本的差额。
边际贡献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单位边际贡献=该产品销售单价- 该产品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销售变动成本总额+ 一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销售单价X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X 销售量卡多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二刀销售单价X销售量一刀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6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是指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与产品销售单价或产品边际贡献总额与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一种比率关系。
※按单位法计算:边际贡献率二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按总额法计算: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7变动成本率是指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与产品销售单价或销售变动成本总额与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一种比率关系。
※按单位法计算: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按总额法计算:变动成本率=销售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8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例】一产品的销售单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7元,计划期预计销售量为1000件,要求确定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
变动成本率=7/10 = 70% 边际贡献率=(10 —7) /10 = 30%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70% + 30% = 1第三章本量利分析1本量利分析:即成本一业务量一利润分析,简称CVP (Cost —Volume —Profit Analysis )分析,它是在成本按其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这三者之间内在依存关系所进行的一种分析。
利润=销售收入一销售成本由于:销售收入=销售单价X销售量销售成本=销售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润=销售量X销售单价-销售量X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X(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X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2 保本点基本原理保本点:也称盈亏临界点等,是指有关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恰好相等时的业务量(一般指销售量或销售额),也即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为何要计算确定保本点?保本是获利的基础保本点是决策的一项重要标准一、单品种保本点的计算利润=销售量X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本销售额=销售单价X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例:某厂租入一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月租金为10000 元,产品的单位售价20 元,单位变动成本12 元,全年发生的其它固定成本(不含设备租金)为80000 元,设备的年生产能力为30000件,试确定保本点。
保本销售量=(120000+80000 )-(20 —12)= 25000 (件)保本销售额=(120000 + 80000 )-(8-20)= 500000 (元)如果考虑市场需求情况,全年设备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只能够达到80% ,则由于:30000 X 80% = 24000 件V 25000 件从这里可以看到租赁设备的决策是错误的,因为达不到保本销售量会发生亏损。
二、多品种保本点的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共同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工(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X该产品销售结构比重)某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X该产品销售结构比重某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额/该产品的销售单价3 安全边际:是指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量或销售额的差量(额)。
两种表示方式:安全边际量=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额=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保本销售额安全边际越大,获利的安全性也就越大;反之,说明盈利空间越小,风险也就越大。
通常以安全边际率指标风险程度。
4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额)与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的比率。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安全边际率作为评价获利安全程度的相对数指标,反映了有关产品盈利的相对空间,也即当销售量向下变动幅度超过该比率时,产品就会发生亏损。
这个比率越大,说明获利的安全性也就越高。
5 有关因素对保本点的影响销售单价提高,引起单位边际贡献率和边际贡献率的提高,保本点降低;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保本点降低;固定成本总额提高,保本点提高;边际贡献率高的销售产品结构比重提高,综合保本销售额降低。
6 保利点基本原理一、单品种保利点的计算保利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保利销售额=销售单价X保利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税前利润=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二、多品种保利点的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共同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7 经营杠杆率越高,利润变动越激烈,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大。
经营杠杆率与安全边际率互为倒数第四章变动成本法1 全部变动法产品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期间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变动制造费用期间成本:营业费用(变动和固定)、管理费用(变动和固定)、固定制造费用2 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优点:重视销售,以产定销简化核算,便于控制本量利结合,短期决策管理者理解,业绩评价缺点:不重视固定成本补偿,不利于长期决策与准则不一致,不利于编制会计报告不适应新型企业管理需求3全部成本法的局限性:1•容易导致盲目生产。
2•确定的分期损益难以为管理部门理解。
第五章经营决策1 决策的基本分类1)按决策活动影响时间的长短分短期决策、长期决策2)按决策者掌握的信息状况分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非确定性决策3)按决策活动本身的要求分采纳与否决策、互斥方案决策、最有组合决策2 机会成本定义:以选择最优方案为出发点在备选方案的成本计量过程中,由于采用某个方案,需要利用某一资源,而失去了同一资源可能用于其他方面所获得的潜在利益。
3差别成本又称差量成本,有双重含义:①两个不同方案预期成本的差异②产量不同而引起的成本差异。
4 短期经营决策一般方法:边际贡献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成本无差别法5 边际贡献分析法(不存在专属成本):边际贡献总额分析法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分析法6 差量分析法差量收入:不同方案预期收入之差差量成本:不同方案预期成本之差差量利润: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之差7 生产决策(计算题)A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B 半成品出售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C 特殊订货的决策D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1 概述:投资就是投入某种资源,获得某种资产及收益的行为。
基本特点:预付性、时差性、收益性和风险性分类:独立互斥项目常规非常规项目2 货币时间价值※现值:未来一定量的货币资金相当于现在的价值。
终值:现在一定量的货币资金相当于若干年以后的价值。
※复利:本金利息及利息的利息S = PV (1+i)n公式中(1+i)n叫作复利终值系数,简写成CF|n i,可以查复利终值系数表。
复利终值:是一定量的本金按照复利计算,若干年后的本利之和。
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逆运算,是指未来一定量的款项按一定的复利率(折现率)计算,相当于现在的价值。
PV = S / (1+i)n 1/(1+i)n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简写为DF|n i ,可以查复利现值系数表。
※年金:在一定时期内,每间隔相同的期间,收入或支出一系列等额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