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如何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如何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浅谈高中物理如何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287-01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作为义务教育与大学高等教育衔接的最后一部分,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质。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新的形势下,怎样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效性,是摆在高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兴趣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难学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这是因为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相比,无论从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从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物理教师应根据文本、生本条件,灵活务实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实践,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离开了教师就不成为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教师如何实施教学对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上课能更好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要求,熟悉教学内容、备好课,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规划好如何充分利用好45分钟课堂,思考在教学中用到的教学技巧和方法等等。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建宽松和谐的明主
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对所教学的内容,合理编排,采取有效地教学技巧和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更加快速的获取知识,同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因材施教。

精讲精练,强化课堂中的情感,加强与学生交流,使差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使优等生发展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达到各层次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在课后,教师要布置适量、合理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教学反思,以促进课堂教学。

例如,教师批改作业,不仅是看学生哪些知识掌握不牢,以便在课堂上加强巩固,更重要的是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合理,以便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开展分层教学
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是单看有几个尖子生,要看全班学生的总体学习成绩,只有共同的进步才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班级的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的分化,通过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潜在的学习能力等,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物理学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这一目的进行的教学活动。

分层教学把学生分成四个层次:a是少数学习基础非常扎实,对物理感兴趣,各方面学习能力都很强的学生,他们能够自学,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b是部分基础扎实,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学生,但
是对物理没有强烈的兴趣,需要教师指导。

c是多数学习平平的学生,学习按照常规进行。

d是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的更多辅导,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对于a层的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范同可以扩大,除了课本知识,还可以是自然科学知识等内容。

对于b层的学生,学习以教材内容为主,采用自学方法,组织小组活动,进行检查提问。

这两个层次的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能培养出尖子生,在物理学习中崭露头角。

对于c层和d层的学生,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抓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纠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找到学习的方法。

分层教学使得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实现了“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人人有成功,人人爱做事”的教学氛围。

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让学生处于主人翁的地位,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上路,迎接只要努力就能收获的成功和快乐,教师顺理成章地变成学生和谐发展的领路人,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
的前提。

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学生对学习感到越困难就越需要阅读,正象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

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四、加强课后反思
进行课后反思,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反馈、调整,目的是使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不断地优化和改进。

具体到物理教学实践,反思主要是学生听课后的表现,课后反思,总结每课得失、优劣,反复探索如何扬长避短。

提高教学效率。

这也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


例如,我们上完课,发现大多数同学轻松愉快,上课时眼光能跟上。

时不时地举手答题提问,表明课程难度和方法适合学生。

效率自然就好;如果学生两眼迷茫,哈气连天,说明教师讲得无味,学生不愿听,或者是没有做到深入浅出,所以学生不理解。

这时,我
们必须反思,作为教师自身,你到底有什么特长能圆融为教学所需,使“劣势”被优化,使得课程呈现出反思,提高,再使用,再反思,再提高。

只有不停地优化我们的教学思路,我们才会越来越接近高效课堂的构建。

结语
总之,为了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活动一定要充分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怎样教会学生学、如何减轻学生负担,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子超.高中物理实效性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
[2]胡建林.浅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j].考试周刊,2010.
[3]王虎哲.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j],学周刊:b,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