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2020/10/21
13
2.牙色素沉着 ➢ 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可沉积于
骨组织和牙齿,引起永久性色素沉着。四 环素还可抑制骨的生长发育。 ➢ 妊娠4个月后、哺乳期母亲、8岁以下的儿 童除局部应用于眼科外都应禁用四环素。
2020/10/21
14
第二节 新生儿药物动力学特点
ADME过程
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2020/10/21
17
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
①按规定速度给药; ②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③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
脉炎,应变换注射部位; ④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2020/10/21
18
药物的分布
➢ 机体构成变化 新生儿、婴幼儿体液含量大,脂肪 含量低而影响药物分布。
➢ 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峰浓度 降低,消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同时,由于新生 儿细胞内液较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成人高,使 水溶性药物能较快输送至靶细胞。
新生儿药效学特点
2020/10/21
4
中枢神经系统
1.药物敏感性增高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迟,对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药物反应多较成人敏感。
2.智力发育障碍 长期应用中枢抑制药,可抑制小儿学习和记 忆功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或障碍。
2020/10/21
5
3.毒性反应 新生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有些药物易 致神经系统反应。
➢ 有恶心副作用的药物、抗胆碱药等可使小儿 食欲下降;
➢ 广谱抗生素等可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 抗叶酸药会影响小儿身体及智力的正常生长
发育。
2020/10/21
10
免疫反应
➢ 新生儿体内有来自母体的一些免疫球蛋白, 6个月以后逐渐消失。此时易受微生物感染。
➢ 此后缓慢地产生各种抗体,微生物感染对此 有促进作用。常用抗生素削弱了婴幼儿的抗 感染能力。
➢ 因此,小儿轻度感染加强护理即可促进其自
愈,以少用抗菌药物为宜。
2020/10/21
11
➢变态反应是经过后天接触后获得的异常免疫 反应,首次用药不致发生,因此新生儿注射 青霉素前不需作过敏皮试。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过敏反应发 生率较低,药物过敏反应的首次发生多在幼 儿及儿童,且反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 脂肪含量少,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降低,血浆中
药物浓度升高,是新生儿易致药物中毒的原因之
一。——尤其易引起神经系统反应
2020/10/21
19
➢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①血浆蛋白浓度低; ②蛋白与药物的亲和力低; ③血pH较低; ④血浆中存在竞争抑制物,如胆红素等。
2020/10/度与成人相 同,也较易引起中毒。
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胃酸度、
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 胃酸缺乏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和解离,但因小儿多 用液体剂型,对药物吸收影响较小。
➢ 不耐酸药物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生物利用度增 高。
➢ 酸性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及维生 素B2在pH值相对偏碱时,解离型增加,生物利用 度降低。
➢ 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性 征发育,如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均可兴奋垂体 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小儿出现性早熟;
➢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等可抑制甲状
腺激素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2020/10/21
9
2.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 药物可通过影响小儿的食欲、营养物质的吸 收、利用和代谢等影响小儿的营养;
➢ 新生儿胆汁分泌较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
2020/10/21
16
胃肠道外给药 : 皮下或肌内注射、静脉给药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肌肉未充分发育,疾病时末梢
循环欠佳,皮下注射给药吸收不良,故病情较重时 应以静脉给药途径为首选。 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肤粘膜给药易经皮肤吸收, 如长期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以抑制肾上腺 皮质;甚至婴儿穿戴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时,部分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因萘经皮吸收,导致 溶血性贫血的发生。
2020/10/21
12
其他方面
1.灰婴综合征
➢ 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剂量大于100mg/kg/d时易发生, 表现为厌食、呕吐、腹胀,甚至出现循环衰竭, 全身呈灰色,病死率很高。
➢ 近年来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的 出现,氯霉素在新生儿中再度应用,有条件时应 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治疗范围为10~25mg/L。
➢ 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可致昏迷及惊厥; ➢ 氨基苷类抗生素引起第8对脑神经损伤; ➢ 呋喃妥因可引起前额头痛及多发性神经根炎; ➢ 四环素、维生素A等可致颅内压增高、囱门隆起
等。
2020/10/21
6
水盐代谢
1.水、电解质平衡
新生儿及婴幼儿对泻药和利尿药特别敏感,易致失 水,因而对某些药物耐受性差。
2.钙盐代谢 小儿钙盐代谢旺盛,易受药物影响。
➢ 苯妥英钠可影响钙盐吸收
➢ 皮质激素除可影响钙盐吸收外还影响骨质钙盐代谢, 如加快骨骼融合,抑制小儿骨骼生长。
➢ 四环素能与钙盐形成络合物,可随钙盐沉积于牙齿
及骨骼中,使牙齿黄染,影响骨质,使生长发育受
抑制。
2020/10/21
7
遗传性疾病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多在小儿期间首 次用药时才发现。对如磺胺药、抗疟药、硝基 呋喃类抗菌药、对乙酰氨基酚及砜类抗麻风药 等可出现溶血反应。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2020/10/21
1
第一节 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28d的小儿。
2020/10/21
2
新生儿的特点
➢ 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
➢ 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 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
➢ 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 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因此,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 2020/等10/21,应随小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 3
2.其他酶缺乏 还有一些遗传性缺陷,影响药物 在体内灭活代谢,易致药物作用及毒性增强。
如乙酰化酶缺乏者异烟肼灭活缓慢;对位羟化
酶不足者苯妥英钠灭活减慢。
2020/10/21
8
内分泌及营养
1.影响内分泌 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能扰乱小 儿内分泌而影响生长发育;
➢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生长激素,抑制儿 童骨成长及蛋白质合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