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屋面保护层施工工艺标准1 一般规定屋面防水层的保护层施工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屋面卷材防水层和涂膜防水层都应设置保护层;当面层防水卷材本身无保护层时,应另作保护层。
屋面保护层施工是卷材或涂膜防水层分项中的组成部分,做法较多、操作工艺又不同,故单独列出。
1.0.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3)《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3卷材防水屋面和涂膜防水屋面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下做法可供选择并应注意:(1)采用与卷材或涂膜材料材性相容、粘结力强和耐风化的浅色涂料涂刷等作保护层;卷材面还可粘贴铝箔等作为保护层。
(2)可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30mm厚细石混凝土(宜掺微膨胀剂)或铺砌块材做刚性保护层;刚性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屋面使用功能需要。
(3)粘结粒径3~5mm、色浅、耐风化和颗粒均匀的绿豆砂;亦可采用冷(4)涂膜防水层面可采用细砂、云母或蛭石等撒布材料作保护层。
(5)易积灰屋面宜采用刚性保护层。
(6)防水层采用已带保护层(如彩砂卷材、铝箔面层卷材等)的卷材作面层时,可不另作保护层。
(7)架空隔热屋面或倒置式屋面的卷材防水层上可不做保护层。
1.0.4保护层铺设前,卷材或涂膜防水层必须施工完毕、经过干燥并检验合格、同时清扫干净表面。
1.0.5采用水泥砂浆、板块材料或细石混凝土等材料作刚性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必须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应平整,起到完全隔离作用,保证刚性保护层的胀缩变形不损坏防水层。
2 施工准备2.1原材料要求2.1.1绿豆砂:干净、色浅、颗粒均匀、粒径3~5mm,宜用砾砂、可用尖锐颗粒少的人工砂,降雨量较大的区域宜采用粒径6~10mm小豆石。
2.1.2 保护层涂料应色浅、与底层材性相容、粘结力强、耐冷热变化、耐老化和抗冲刷性能好。
2.1.2.1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1.2.1的要求。
2.1.2.2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1.2.2的要求。
2.1.3细砂、云母及蛭石:细砂应干净、色浅、是天然水成砂,粒径不得大于涂层厚度的1/4;云母及蛭石颗粒尽可能大一些、无细粉。
2.1.4预制或成品板块:表面平整光洁、棱角齐全、厚薄均匀、表面无裂纹、不翘不弯、尺寸偏差小、强度合格。
表2.1.2.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要求项目物理性能要求固体含量(%)≥43耐热度(80℃,5h)无流淌、起泡和滑动柔性(-10℃)3mm厚,绕φ20mm圆棒无裂纹、断裂不透水性压力(MPa)≥0.1保持时间(min)≥30不渗漏延伸(20±2℃拉伸,mm)≥4.5表2.1.2.2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物理性能要求项目物理性能要求反应固化型挥发固化型聚合物水泥涂料固体含量(%)≥94 ≥65 ≥65拉伸强度(MPa)≥1.65 ≥1.5 ≥1.2断裂延伸率(%)≥350 ≥300 ≥200柔性(℃)-30℃弯折无裂纹-20℃弯折无裂纹-10℃绕φ10mm圆棒无裂纹不透水性压力(MPa)≥0.3保持时间(min)≥30不渗漏2.1.5整体保护层、或板块铺砌用的水泥、砂、细石等都应符合相关材料规范要求。
2.1.6水泥的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抽样复验。
2.2 主要工机具2.2.1 浅色、反射涂料涂刷用具:开桶器、钢丝钳、小扳手、电动搅拌器、拌料桶、称量桶、50Kg磅秤、量杯、小油漆桶、空压机、油漆喷枪、油漆刷、圆滚刷、油漆刀小方铲、吹风机、笤帚、抹布、温度计、湿度计、防毒口罩等,按采取喷(刷)涂的不同操作方法取舍。
2.2.2 细砂、云母及蛭石撒布用具:胶皮(或塑料)刮板、桶、壶、刷、筛、扫帚、胶皮辊等,针对不同胶结料和不同保护材料区别选取。
2.2.3板块材料铺砌用具:如卷尺、铁抹子、铁皮抹子、勾缝小压子、胶皮锤、木杠、铁铲、灰桶、灰浆搅拌设备等。
2.2.4敷抹水泥砂浆及整浇细石混凝土需用工机具:体积计量容器、砂浆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机、磅称、运输小车、小型平板振动器、铁铲、3mm筛、分格缝条、刮杠、木抹子、铁抹子、挂线等。
2.3 作业条件2.3.1 防水卷材铺贴或涂膜涂敷施工、以及细部构造的处理都已通过检查验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规定。
2.3.2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已按计划进入现场,复验合格并经验收。
2.3.3编制有保护层施工技术措施并进行了施工技术交底。
2.3.4严禁在雨天、雪天、大雾、五级风及其五级风以上时施工。
2.3.4.1当环境温度在5℃以下时,以水泥为胶结料的整体保护层施工、以及板块铺砌,在作业和养护期间必须采取并落实可靠的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2.3.4.2 ,环境气温低于-10℃不得施工。
2.3.4.3 宜不低于5℃。
2.3.4.4 溶剂型防水涂料粘结粒料保护层时,施工环境气温不低于-5℃。
2.4 作业人员2.4.1 沥青或防水涂料粘贴保护层应由经资质审查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应持有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持证上岗作业。
2.4.2 水泥胶结整体保护层、板块铺砌保护层施工由砖瓦抹灰工操作。
2.4.3作业组应配备中级技工领班,新型防水涂料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监督配料及操作。
3 操作工艺3.1 屋面保护层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领3.1.1 涂刷浅色、反射涂料保护层⑴按下述顺序操作:卷材或涂膜防水层检查验收⑥清扫干净防水层表面⑥逐遍喷(或刷)涂浅色、反射涂料保护层⑥检查验收。
⑵保护层施工前作好防水层维护,一般卷材防水层应养护2d以上、涂膜防水层一周以上。
⑶用柔软、干净的棉布擦拭、清除防水层表面的浮灰。
⑷按材料说明书要求配制好涂料,顺序、均匀涂刷(或喷)保护层涂料;设计为二道成活时,第二遍应在第一遍涂料干燥成膜后再涂刷,同时二遍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
⑸在阳光下作业时,施工人员应配戴墨镜,避免强烈的反射光线损伤眼睛。
3.1.2铺撒绿豆砂保护层⑴按下述顺序操作:卷材防水层交接检查⑥清扫干净防水层表面⑥刮热沥青胶结料(热)或冷⑥铺撒绿豆砂⑥清理干净临时保护遮盖物和堵塞物⑥保护层检查验收。
⑵绿豆砂经筛选、冲洗、凉干、烘烤加热至100℃左右备用。
⑶由一人在前刮涂热胶粘剂(玛),第二人撒热绿豆砂,第三人用扫帚扫平或刮板刮平绿豆砂层。
用冷胶粘剂(⑷扫平后即用软辊轻轻滚压一遍,使砂粒一半嵌入胶粘剂粘结牢固。
⑸扫除未粘结牢固的绿豆砂、收集烘烤备用。
3.1.3撒布细砂、云母及蛭石保护层⑴按下述顺序操作:涂膜防水层检查⑥清扫干净防水层表面⑥喷(或刷)涂面层防水涂料⑥撒布细砂、云母或蛭石⑥清理干净临时保护遮盖物和堵塞物⑥保护层检查验收。
⑵细砂应清洗干净、干燥并筛去粉料,云母或蛭石应干燥并筛去粉料。
⑶在涂刷最后一道面层涂料时,边涂刷边撒布细砂、云母或蛭石,撒布要均匀、不露底。
⑷同时用软质胶辊在撒布料上反复轻轻滚压,促使撒布料牢固地粘结在涂层上。
⑸涂料干燥后扫除、收集未粘结牢的保护材料,经筛除细料后再予以利用。
3.1.4铺砌板块材料保护层3.1.4.1板块铺砌前作好分格布置、找平或找坡标准块,挂线铺砌操作,使块体布置横平竖直、缝口宽窄一致、表面平整、排水坡度正确。
3.1.4.2 用砂作结合层铺砌时,按下述顺序操作:清扫防水层表面⑥铺砂、洒水并压实、刮平结合砂层⑥按挂线铺摆块体并拍实、放平、压稳⑥用砂填充接缝并压实到板厚的一半高⑥湿润缝口并用1∶2水泥砂浆将接缝勾成凹缝⑥分格缝密封嵌填⑥清理、清扫保护层表面⑥检查验收。
⑴接缝宽度一般控制在10mm左右。
⑵保护层周边500mm范围内,应改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做结合层,防止结合层砂流失。
3.1.4.3用水泥砂浆作结合层铺砌时,按下述顺序操作:清扫防水层表面⑥做隔离层⑥摊铺水泥砂浆⑥按挂线摆铺块体并挤压结合砂浆⑥接缝用砂浆勾成凹缝⑥分格缝密封嵌填⑥清理、清扫保护层表面⑥检查验收。
⑴块体铺砌前应浸水湿润并凉干。
⑵铺砌要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完成,做到块体表面平整、结合砂浆密实,较大块体可铺灰摆放、小板块可打灰铺砌。
⑶接头缝宽度按10mm左右控制,也可在块体铺砌并养护1~2d后经清扫、湿润缝口后再予以勾实。
3.1.5敷抹水泥砂浆保护层⑴基本操作步骤如下:清扫防水层表面⑥找标准块(打疤出筋)⑥设置隔离层⑥随铺水泥砂浆随拍实⑥刮尺找平⑥二次搓平收光⑥初凝前划(刮)出表面分格缝⑥充分养护⑥清理干净临时保护遮盖物和堵塞物⑥保护层检查验收。
⑵常用配合比为水泥∶中砂= 1∶2.5~3(体积比);水泥砂浆保护层预先按4~6m 间距纵横分格,分格块敷抹,分格缝内嵌填密封材料;表面分格缝宜控制在间隔1m以内,也可在收平表面过程中压嵌φ8mm元钢或麻绳形成。
⑶立面敷抹水泥砂浆保护层,在防水层面层胶粘剂上粘结砂粒或小豆石(涂料类型胶3.1.6整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⑴基本操作步骤如下:清扫防水层表面⑥找标准块(打疤出筋)⑥固定木枋作分格⑥设置隔离层⑥摊铺细石混凝土⑥铁辊滚压或人工拍打密实⑥刮尺找坡、刮平,初凝前木抹子提浆搓平⑥收水后二次搓平、收光⑥终凝前取出分格木条⑥养护不少于7天⑥清理干净临时保护遮盖物和堵塞物⑥保护层检查验收。
⑵一个分格内的细石混凝土宜一次联续完成,宜采取滚压或人工拍实、刮平表面,木抹子二次提浆收平。
注意施工不宜采取机械振捣方式,不宜掺加水泥砂浆或干灰来抹压、收光表面。
⑶细石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取出分格缝木条,修整好缝边。
终凝前铁抹子压光。
⑷保护层内如配筋,钢筋网片设置在保护层中间偏上部位,预先用砂浆垫块支垫以保证位置。
⑸适时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完成养护后干燥和清理分格缝、嵌填密封材料封闭。
3.2 屋面保护层施工中需注意的技术和质量问题3.3.1进埸材料的贮运和保管3.3.1.1不同品种、标号、规格和等级的产品应分别堆放。
3.3.1.2 沥青、冷玛应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室内,避免雨淋、日晒和受潮,严禁接近火源和热源。
3.3.1.3涂料、汽油、柴油、溶剂等应分别用密封桶包装,并有明显的区别标记。
3.3.1.4水泥应架空、避雨堆放,经过抽样复验合格,在有效期限内、未受潮损。
3.3.2 浅色反射涂料保护层应与防水层粘结牢固、厚薄均匀、无漏涂。
涂膜防水层表面的保护层应在涂膜固化后进行,卷材防水层表面应清扫干净后再进行。
3.3.3撒热绿豆砂,撒时要均匀、扫时要铺平、不能有重叠堆积。
滚压不能用力过猛,以免尖颗粒铺撒绿豆砂应沿屋脊方向,全面推进。
3.3.4蛭石颗粒。
未粘结住的多余颗粒。
3.3.5 涂膜防水层采用细砂、云母或蛭石等撒布材料作保护层时,同样应筛去粉料、随最后一遍涂料的涂刮撒布,做到遮盖均匀、不露底,再用软辊滚压、促使粘结牢固,在涂料干燥后清除多余的撒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