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精品课件(共118张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精品课件(共118张PPT)
双层蛋糕
笔顺: 形近: 尾巴 结尾 开会
zhào
音序: Z 结构: 上下 偏旁: 灬 笔画数: 13 组词: 照顾 照相 拍照
造句: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
书写提示:“昭”窄、大,“灬”宽、扁,
上部左右宜紧凑,下部四点排列均匀,托住 上部。
笔顺: 形近: 招呼 招手 招牌
lú
音序: L 结构: 左右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 《静夜思》等。
初读课文
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 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 会写字做上标记!
点击听朗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川
穷困 瀑布 布匹 遥远 云烟 山川
多音字:
jìn
尽 jǐn
尽头 尽力 尽情 尽管 尽快 尽早
gèng 更好 更多 更美
更 gēng 更新 更正 更改
我会写
lóu
音序: L 结构: 左右
偏旁: 木 笔画数: 13
组词: 楼房 楼梯 高楼
造句:城市里有许多高楼大厦。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顶部“木”低,底
学习目标
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会写“楼、依” 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能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 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我会认
lóu
jìn céng lú
yī
yù
楼尽层炉依欲
高楼
qióng
穷
尽头
pù
瀑
层次
bù
布
香炉
yáo
遥
依照
yān
烟
欲望
chuān
“白日”“山”“黄河”“海”。快要落山的太 阳,高远的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看到太阳依傍 着西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水奔流不息流向大海。
古诗解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欲】想要。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指眼界开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想要看到更远的 地方,就要再登上更高 的城楼。
王之涣:(688-742),盛唐时 期著名诗人,字季凌。豪放不羁, 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 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代表作品:《登鹳雀楼》《凉 州词》等。
初读课文
听朗读,然后自己试着 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 会写字做上标记!
点击听朗读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依 山 尽 ,黄 河/入 海 流 。
随堂练习
诗句补充。
白日 依山尽, 黄河 入海流。 欲穷 千里目 ,更上 一层楼 。
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 王之涣 ,是 唐 代著名诗人。
望庐山瀑布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被人誉为“诗仙”。 唐代著名诗人,一生中写下了上千 首诗歌,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 语言流畅,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造句:金黄的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书写提示:上部宽,中部窄。第四笔横长;
中部上宽下窄。
笔顺: 形近: 共同 一共 横线
céng
音序: C 结构: 半包围 偏旁: 尸 笔画数: 7 组词: 楼层 云层
造句:他家住在这栋楼的第15层。
书写提示:上部撇稍长;“云”两横上短
下长,“厶”起笔于竖中线。
讨论交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是不是指再登上一层楼? 本意是“一”,数量词。在这里代指更 高的意思。
感悟提升
用看图画,读懂诗意的方法,我们跟着 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夕 阳挨着群山慢慢地落下去,看到了黄河水滚 滚地流向大海。懂得了要想看得远,就要站 得高的道理。
拓展延伸
欣赏《登鹳雀楼》 书法作品。
笔顺: 形近: 桂花 桂圆 金桂 娃娃
chuān
音序: C 结构: 独体 偏旁: 丿 笔画数: 3 组词: 山川 四川
造句:我爱祖国的山川美景。
书写提示:三笔分立,间距相等,首笔撇写 成竖撇,写在左半格,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
山川
笔顺:
形近: 州长 苏州 广州
尽
楼
挂 川
层
依
烟 照炉
瀑
走近作者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火”首笔点在横
中线上方,末笔变点;“因”外框要方正, 内部宜小。
笔顺: 形近: 咽气 吞咽 因为
guà
音序: G 结构: 左右 偏旁: 扌 笔画数: 9 组词: 挂面 挂号 牵挂
造句:母亲十分挂念在外地读书的儿子。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扌”横在横中线
上方;“圭”的两个“土”都是上横短, 下横长,第三笔横从竖中线起笔。
jìn
音序: J 结构: 上下
偏旁: 尸 笔画数: 6
组词: 用尽 尽力
造句:别担心,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你的。
书写提示:“尺”宽“ ”窄,“尺”罩
住“ ”。最后两点斜向平行,收笔都在竖 中线上。
路的尽头
笔顺: 形近: 冬天 冬季 尺子
huáng
音序: H 结构: 上中下 偏旁: 黄 笔画数: 11 组词: 黄河 黄山 蛋黄
8 古诗二首
登 鹳 雀 楼
➢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谁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干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什么地方?
鹳雀楼,被誉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位 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始建 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 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 篇,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负盛名。
欲 穷/千 里 目 ,更 上/一 层 楼 。
古诗解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注释 【白日】傍晚落山时的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翻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 地沉没,黄河的水滚滚流向 大海。
讨论交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读一读,诗中出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 点?看图并想象,说说看到了什么。
偏旁: 火 笔画数: 8
组词: 炉台 炉子 火炉
造句: 奶奶在屋外面生炉子。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火”右边的撇略
偏上,捺变点;“户”的第三笔横在横中 线上方,末笔撇沿竖中线撇出。
笔顺: 形近: 护士 保护 爱护
yān
音序: Y 结构: 左右
偏旁: 火 笔画数: 10
组词: 烟花 烟火 浓烟
造句:夜空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格外好看。
部“娄”高。右部“米”横短,“女”横长, 托住上边,上下对正。
笔顺: 形近: 搂着 搂住 竹篓
yī
音序: Y 结构: 左右
偏旁: 亻 笔画数: 8
组词: 依次 依照 相依
造句:我们依照他说的去做。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左右齐平。“亻”
两笔相接于横中线上方;“衣”首笔在竖 中线上端右侧。
笔顺: 形近: 衣服 穿衣 雨衣 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