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阿长与《山海经》到人物形象分析
从阿长与《山海经》到人物形象分析
例3:《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中举前的范进骂他: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 鹅屁吃!‛后来,范进中了举,他又大加赞美:‚我的这个贤 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 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吴敬梓《儒林外 史》)
胡屠户的语言显示了他欺贫爱富的性格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阿长与《山海经》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 叶 新
本文节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时题 做《旧事重提》,编集出版时改用现名。共收入 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这本散文集以一个 侧面表现了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 《朝花夕》拾各篇以记人为主的有三,即《阿 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范爱 农》 , 《藤野先生》记师恩, 《范爱农》记友 情,《阿长与山海经》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例8: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 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 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 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 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 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 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 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 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 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 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 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 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 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 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 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施耐庵《水浒传》)
例11: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 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 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曹文轩《草房子》)
暴风雨给了杜小康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可以说恶劣 的环境,突出了主人翁杜小康的勇敢和坚强。
3.分析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 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 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 说明,这种写作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
盲人看(毕淑敏) 每逢放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 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 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 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 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 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 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 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 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 后来,他摆了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 天晚上,我回家一下公共汽车,黑就包抄过来。原来这一片停电, 连路灯都灭了。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靠近才 见是那盲人打了手电,在卖蜡烛火柴,价钱很便宜。我赶紧买了一 份,喜洋洋地觉得带回光明给亲人。 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 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 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下流,烫了我的手。烛捻一点也不亮,小得 像个萤火虫尾巴。
从长妈妈的这段语言描写中,明显看出长妈妈是位很迷信 的农村妇女。同时长妈妈对除夕祝福语、吉祥语的重视,也表 露了长妈妈渴望得到幸福的深切期盼。
例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简短的一句话语,长妈妈的爱跃然纸上。因为长妈妈没有 为自己辛苦寻找这本书而埋怨抱怨,也没有为自己的功绩而邀 功,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形象的烘托出长妈妈对待孩子无私的 疼爱而‚山海经‛却说成‚三哼经‛,暗示出长妈妈买书时的 艰难,侧面烘托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他却能够成功, 证明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例4:‚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 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她于是十 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 嘴里。‛ 这一段中几个动作,将阿长在我说恭喜之前的焦急,说恭 喜之后的欣喜形象的刻画了出来,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 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 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体现其迷信的同时更体现了她对孩子 的爱。 例5:‚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 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孙犁《荷花淀》) 水生嫂得知水生‚明天就要到部队去‛时,一个‚手指震 动‛的动作,体现了水生嫂得知这一消息后内心的不平静,让 我们看到了一个关爱、依恋丈夫的女子形象。
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 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 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手指,向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 子上,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却是新的。 那一瞬,我凛然一惊。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 记住并真正懂得 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渐渐 长大,上了小学,盲人便天天接送。 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慢慢胆子壮了,绿灯一亮,就跳 着要越过去。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 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动…… 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他拉起父亲,东张西望, 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 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地前行,脚步抬得高高,轻捷如飞。 孩子越来越大了。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 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
例12:‚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 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我很愿意看看 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 的。‛‚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 有伟大的神力。‛ 文中说到‚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 子们来往‛,说明叔祖只是把作者当做排遣寂寞的对象,更加反 衬出阿长为作者买书时的真情真意,以及长妈妈对待孩子的真诚。 其次是把长妈妈与‚别人‛对比,别人就是祖母和妈妈一类人, 他们谁也不肯真实的回答,不把孩子的天性好奇与喜好当做一回 事,而只有长妈妈记在心上,并且付之行动。也反衬出长妈妈对 待孩子天性的了解,以及对待孩子真挚的爱。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写了对她名字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 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 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他给 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死‚我‛的隐鼠; 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 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 、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 解决疑难。
4.分析典型事例,体察人物特点。
例12:如鲁迅《藤野先生》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 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 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 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 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 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例6:‚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 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鲁迅《孔已己》) 俗话说,人如其面,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 出来。分析这些肖像描写,就看出孔已己懒惰、死要面子的性 格特点。 例7:‚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 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 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 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孙犁《芦花荡》) ‚干瘦‛‚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明亮的眼睛‛,从这 寥寥几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能干、自信的老人。
2.分析侧面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 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 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 理活动、事件的叙述、场景的描绘等来烘托反衬人 物。侧面描写通常有人物的烘托和环境的烘托。
例9:‚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无不变 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林嗣环《口技》) 两个场景中,听众的神色、动作、心理都属于侧面描写, 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表演者技艺高超。
例10:‚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 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 专注的目光。‛(李森祥《台阶》) ‚高高的台阶‛、‚摇来摇去‛的‚柳树枝‛和父亲‚专 注的目光‛叠加在一起,情景交融,呈现出丰富的内涵。‚高 高的台阶‛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专注的目光‛中传达出父 亲对地位的希翼,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人 物 形 象
那么,我们如何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