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前勤教师工作考核细则前勤任课教师考核细则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明确岗位责任,增进改革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益,特制定以下考核方案:一、考核对象:全体前勤教师。
二、考核内容:本考核细则主要从每位教师的“德、勤、能、绩”四个方面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并以此作为教师评定职称和评优的标准。
三、考核办法:德、绩、勤三项为每个学期末考核,能每个月考核后到学期末取平均分计入教师考核成绩。
把四个方面相加为教师学期最终考核得分。
四、考核领导小组组长:王树春副组长:郝智勇、姜海鹏成员:罗相林、姜林、刘丽娟、柏松杉(一)师德 10分1、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服从工作安排,努力工作,教书育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
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实现专业成长。
3、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障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尊重同志,善待他人,同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支持和理解。
5、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
注重身教,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格,以优良的品德陶冶学生。
自觉抵制以教谋私的不良倾向,教风清正廉洁。
6、如以下情况发生,按下列标准减分:(1)严禁体罚和辱骂学生,由此造成恶劣影响的扣1分;(学生投诉、家长反映、造成流失,调查属实的)(2)上课期间教师做与课上无关或影响教师形象的事情每发现一次扣0.2分(3)正常上班时间教师在办公室杜绝闲谈、喧哗、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现象,每发生一次扣0.2分(4)工作时间穿拖鞋,衣冠不整或穿着打扮有损教师形象的,每人次扣0.2分。
(5)乱办班、乱收费、定购教辅资料等经核实属实每次扣2分。
(6除以上方面,有其它违背师德现象依据实际情况酌情扣分。
(二)出勤 10分1、自觉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按时上下课。
2、工作时间自觉维护办公秩序,不做影响他人工作的事情,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严格执行请假、销假制度,有事有病必须当天请假。
一天内由教务处批准,超过一天需向校长请示。
请假教师归校后,必须由本人及时向教务处销假。
不销假者按请假时间继续计算。
4、如以下情况发生,按下列标准减分:1)、除了每学期两天自然假外,每请一天事假扣0.5分,每请一天病假扣分0.3分。
旷工一天扣1分。
临时外出或早退等按时间折合成课节用每天扣除总分除以每天课时数再减分。
(注:婚丧假除外,事假超出7天,病假超出15天取消当年评优、评模、晋职资格)2)、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签到。
不准时签到者扣0.1分,代签者与签到人同时扣0.2分。
3)、无故缺课、空堂、抽查或因集会、活动、调课等其他公事找不到者,每发现一次扣0.5分。
4)、加强考核,教师的出勤由学校不定时检查记录和教师签到表为依据。
迟到、早退每次扣0.1分;迟到早退超过2节课,按半天计算,扣0.2分。
开会、集体劳动无故缺席者,每次扣0.5分。
5)、教师不在指定地点办公的或办公期间高声喧哗的,每人每次扣0.2分。
(三)工作能力 25分前勤教师一日工作常规一、到校:1、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教师应该提前10分钟到校,值周教师应提前20分钟到校。
2、教师要做到衣着整洁,仪表端正。
遇到学生问候,要用普通话(或双语)还礼。
3、指导学生打扫卫生,注意校园的各个死角。
4、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二、上课:1、上课铃一响,任课教师务必进教室。
2、课堂上严格执行《绍根二总校教学常规实施细则》。
3、上课教师一般不准接待来人、来电。
4、课堂气氛要民主和谐,不准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5、提倡素质教育,克服“满堂灌”。
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下课铃响后,绝不允许拖堂。
三、课间:1、空课时间,教师应在办公室办公,不得随意外出或在宿舍里,遇来访客人和家长,应主动热情接待。
2、教师在办公室内交谈内容应健康,不在办公室内教育或辅导学生。
3、办公桌上要保持整洁,不准将茶具、书籍、本子等乱堆在桌子上,离桌后应将办公椅归位,保持整洁与美观。
4、课间时,要多参与学生间的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有益身心的活动。
5、积极充分准备好下节课的教学用品,教学备课用书不能带入课堂。
四、午间:1、按时放学,组织好集队站队回到宿舍。
2、按时用膳,注意劳逸结合。
五、课外活动:1、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安排的课外活动,注意师生安全。
2、实行按年级分阶段清校,教师及时护送学生到校门口。
3、教师要及时参加年级组(教研组)集体备课或其他活动。
体现在功在课外、利在课堂。
六、办公: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准确掌握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明确铺垫知识及今后作用,备好课。
2、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应作好批改笔记。
3、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仔细摘抄记录。
4、积极参与同事之间的业务交流与讨论,并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教研论文或心得体会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一、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情况的分析,教学进度,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教学活动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及进度等。
(一)学校教学计划由业务校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开学前制定。
(二)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
该计划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学期教学总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和措施;上课进度安排。
二、备课教师的备课要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
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在“五备”的基础上,写出单元备课和课时教案。
“单元备课”、“课时教案”和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一)基本内容1、单元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单元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学生情况分析、课时划分等。
2、课时教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具、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反思与重建等。
教学过程是课时教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安排、时间分配等。
要特别注意预习环节的设计,特别注意上课伊始对上节内容的检查,特别注意预留较充分的课内练习和作业训练时间。
(二)基本要求1、单元备课要重点突出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及其重、难点。
2、课时教案要完整详实,注重实效。
要体现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科学性和教学改革的连续性。
通过设计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体现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写好该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建”。
3、教案要体现各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展示课、讲评课等),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突出实效性及学科特色。
不同的课型,其教案的编写既要上述的共性要求,也要有各自的特点。
4、不备课是失职行为,无教案不得上课,严禁抄袭别人教案,戒沿用旧教案,必须做到超周备课。
5、语文教师应有作文备课。
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按照现行教材进行备课。
三、上课(一)强化课堂教学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
上课前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准备好本节课需用的实验仪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及电化教学设备等。
上课前关闭手机等一切通讯工具。
课堂上,不得随意离开,不得抽烟,不得干私活,不得看闲书,不得与外界人员闲谈,并禁止外人进课堂干扰师生上课。
教师必须于上课铃响前2分钟到教室,准时授课,严禁迟到;下课铃响,及时下课,不得拖堂,确保学生的课间休息。
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
(二)组织教学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维持好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使所有学生集中精力、认真思考。
要严格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思维方法、解题思路的训练,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课型,必须做好课前预习或复习检查。
复习要紧扣教学内容,检查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适时做出公正的评价。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研究讨论问题,对学生多鼓励,严禁讽刺挖苦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写课堂笔记、及时复习、认真思考、正确读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堂作业。
(四)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理念,贯彻“多维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原则。
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要注意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模式,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教师衣着要整洁、朴素,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进入课堂;教学用语要简练、准确、有条理,要使用普通话;板书必须规范,严禁随意乱画,杜绝写错别字。
“三字一话”的训练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七)严禁将学生的自习课变成教师的讲授课,自习课要有辅导教师,维持好自习纪律。
(八)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上课。
四、作业的设置与批改(一)作业的设置: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各科作业从形式上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三种。
从时间上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要科学设置作业,把握好作业设置的质、量、度,坚决禁止以机械重复的作业题加重学习负担的错误做法。
课堂作业要确保课内完成,课外作业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2、作业的数量: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要科学合理,要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
要重视布置课外阅读、观察、采访、调查、实验等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
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效率上下功夫,严禁给学生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练习,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一、二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三、四年级每天的课外作业量一般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节假日一般不留或少留作业。
要切实保证小学生每天能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
学校要对各科作业量进行严格地检查和控制。
(二)作业的批改:1、教师批改要认真,书写要规范,严禁潦草和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