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

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四川*******设计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四月蒙顶山景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功能区地形测量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者: 审核者:编写单位意见:日期:目录一、概述 (1)(一) 任务来源 (1)1、测区概述 (1)2、工作量 (1)二、设计方案 (2)(一) 作业流程 (2)(二) 作业依据 (2)(三) 坐标与高程系统 (3)1、坐标系统 (3)2、高程系统 (3)(四) 平面控制测量 (3)(五)RTK地形测量 (5)(六)1:2000地形测绘 (6)1、基本等高距 (6)2、地形图精度要求 (6)3、数据采集及成图 (6)4、地形图图幅规格及命名 (6)5、图幅编号 (7)6、图根控制测量 (7)7、野外数据采集 (8)三、项目组织机构 (13)(一) 项目主要人员及岗位职责 (13)(二) 投入仪器及使用软件 (13)四、质量保证体系 (13)(一) 质量目标 (13)五、安全生产 (14)(一) 安全目标 (14)六、提交成果资料 (15)一、概述(一) 任务来源我单位受雅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于2015年4月承担蒙顶山永兴寺、红牌村、后盐村、徐沟村一寺三村,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的1:2000地形图测绘任务,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该项目,特制定本设计书,望在作业过程中认真执行。

1、测区概述雨城区为雅安市主城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衣江中游,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

地处东经102°51′~103°12′,北纬29°40′~30°14′,东西宽34公里,南北长63公里,地势呈南北长条形,西南高,东北低。

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34万人,测区地处雅安市雨城区东北方向,地形承东北向西南走势,该区属邛崃山脉二郎山支脉大相岭北坡。

测区内最高海拨1407米,最低海拨661米,气候温与,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具有雅安市雨城区多种植物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藏量大,森林覆盖率60%以上,农户以种茶为主。

2、工作量测区位于雅安市雨城区与名山区交汇处,测绘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1:2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核算工作量见下表:二、设计方案(一) 作业流程(二) 作业依据《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范围》(GB/T18314-2001);《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14912-20051);《质量检验技术规程》(GB/T 1020-2010);《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GB/T1001-2005)。

(三) 坐标与高程系统1、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四) 平面控制测量1、若甲方提供的控制测量能能够满足本次测绘要求则不再布设平面控制点,但在使用前需对其稳定性进行检验。

考虑到本项目甲方所提供的控制成果为图根点,等级低无法再次发展。

为提高本项目测图精度,全面控制测区范围布设、测量E级点8个。

E级控制点需绘点之记,点之记应有三个至明显方位物的距离,距离注记0、1m。

并在其基础上用网络RTK布设平面一级控制点与等外高程控制点。

2、 RTK平面一级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一次性全面布设。

3、 RTK平面一级控制点点位选择(1)控制点要尽量布设在村庄开阔的区域,便于安装接收设备与操作,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

(2)须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与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如大型建筑物等)(4)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她测量手段扩展与联测。

(5)地面基础稳固,易于标石的长期保存。

(6)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已有控制点,并应在点之记注明。

(7)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局部环境(地形、地貌、植被)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

4、 RTK平面一级控制点应控制到测区边界,分布基本均匀,控制点应选在视野开阔、基础稳固、能够长期保存的地方。

5、RTK平面一级控制点应埋设木桩并钉钉子表示,根据实际情况在硬化道路上可以使用路面镶嵌标志,镶嵌路面标志时需要在地面刻画方框。

6、 RTK 平面一级控制点按顺序编号,并在上方用红油漆印清点号。

7、RTK平面一级控制点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8、一级GPS观测时RTK卫星的状态符合下表规定:9、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要求:(1)RTK的流动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与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观测;(2)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3)每次观测之间流动站应重新初始化;(4)RTK平面控制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不应大于±2cm;(5)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脚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不少于20个,采样间隔2至5秒,各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应不大于4cm;(6)不同时段进行观测,每次测量的平面坐标中数作为最终结果。

(五)RTK地形测量在一级点的基础上,采用网络RTK测量形式布设图根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密度以满足地形图测量需要为原则。

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高差中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

RTK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六)1:2000地形测绘1、基本等高距基本等高距为1m。

2、地形图精度要求3、数据采集及成图以RTK为主进行野外数据采集,使用南方CASS成图软件编辑成图,地形图数据格式为DWG。

4、地形图图幅规格及命名50cm×50cm正方形自由分幅,分幅时保证图角坐标为50m的倍数。

所有图名为“×××项目地形图”。

5、图幅编号本次测量图幅编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统一编号:(1)(2)(3)……,编号注在图名的下方。

6、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点的布设采用动态GPS(VRS)平滑测设图根控制点,即自动观测个数不少于10个观测值并取平均值作为定位结果。

(2) 图根点测量1)为了保证1:2000数字化地形图的精度。

在现有控制点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 GPS( RTK)测量,设图根点若干个。

图根点编号为KZ1-KZ209,为GPS (RTK)实施测量,图根点标志以“钢钉”为主,部分采用“木桩”与“刻十字”,详见图根控制点成果表。

2)采用GPS ( RTK)方法测量时,首先选择一个地势高,开阔无遮挡的地方架设基准站, 基准站设置成功后,使用仪器自带软件对已知点平差成果求取转换七参数。

再对原有控制点进行测量,平面坐标(X、Y、H)与原有成果比较,精度可靠的情况下再进行测量。

3)测量时,在窄带固定解状态下对每一个图根控制点测量两个时段,若两时段测量结果点位较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图根控制点的最终成果,否则进行重测。

作业主要技术参数为:同步观测健康卫星数≥5;PDOP<6;卫星截止高度角≥15°;数据采样率10秒;测量时段长≥3分种。

图根高程采用GPS拟合方法测定。

测量时,在窄带固定解状态下对每一个图根控制点测量两个时段,各测回测定值最大较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3cm),则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最终高程成果,否则进行重测。

7、野外数据采集(1)基本要求1)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0、01m。

2)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3)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4)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2)数据采用方法地形图内容的测绘与取舍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经行全要素测绘,并着重显示与本次设计有关的要素。

外业数据的采集对居民地、工业区、独立地物、管线及垣栅、道路、水系、土质地貌、植被等各种地物地貌要素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

并且尽可能用仪器直接进行采集数据,在无法观测到的地形点、地物点、采用方向交会法、边长交会法进行处理,地类、地物、等其它属性则采用实地调绘再内业录入的方法,各要素的表示方法与取舍原则根据本项目《技术设计书》、《规范》与《图式》执行。

1)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RTK技术采集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簙。

2)在居民区或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与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序号。

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顺序号,以便内业进行数据删除。

数据采集时,地物点、地形点测距的最大长度应不超过200米,应遵守“瞧不清不测”的原则。

(3) 数据处理将RTK手簙记录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后,将数据格式转换为南方CASS软件数据DWG格式,利用软件展绘野外采集数据点号(即观测顺序号或编码)。

(4)图形编辑对照野外绘制的草图,利用展绘到计算机软件上的点号(或编码)进行地形图的编辑,根据相应图式、规范与设计书要求对地物进行分层、编码。

(5)埋石要求本测区GPS网点均应设置固定标志,标石顶面中心设置中心标志;在平坦地区,GPS点点位选择与墩标埋设须同时满足水准测量的有关要求。

(6)地形测量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测绘方法、要求,以及内容取舍按《工程测量规范》第四章执行,独立地物能按比例尺表示之,应实测外廓,填绘符号;不能按比例尺表示之,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准确表示其点位;高程注记点每格不得小于10个;等高线之计曲线必须标注高程。

1)碎部测量主要技术要求:1、居民地就是地形图之重要地物要素,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按实地轮廓准确测绘。

房屋以墙基为准,并按建筑材料与质量分类,房屋一般不综合,应分间表示,临时性建筑物可舍去。

房屋与建筑物轮廓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在图上小于0、6mm可用直线连接。

图上6 mm²以下之天井可不表示。

2、独立地物就是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指示目标之重要标志,必须准确测绘与按规定之符号正确地加以表示。

3、永久性电力线、通讯线均需表示,电杆、电塔位置必须实测,同一条杆上有多种线路时,表示其主要线路,图面上各种线路之走向应连贯、类别分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