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教案15篇幼儿园托班教案幼儿园托班教案(一):托班公开课教案-漂亮的水果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喜欢美工活动的兴趣,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明白将“水果”贴在“篮子”里.2.体验亲子活动和帮忙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1、挂图第6号。
2、制作一棵画有树干和树枝的大树(面积是挂图的3~4倍)。
3、固体胶人手一份,树叶、蝴蝶、小鸟、苹果图片若干。
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1、欣赏挂图。
教师:“这是一棵很开心的大树,为什么开心?”(让幼儿猜猜)“因为它有许多朋友,说说都有哪些朋友?”2、从另一棵大树处发出哭声,引导幼儿倾听、寻找。
“这棵大树为什么哭呀?它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帮它找一找好吗?”启发幼儿自己发现和拾捡小图片。
3、请幼儿把“朋友”送到大树身边。
“大树和它的朋友怎样才能手拉手地在一齐呢?”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固体胶,将图片粘贴上去。
教师个别地指导幼儿将图片贴到大树身上。
4、教师:“这棵大树也找到朋友了,它很高兴,大树谢谢小朋友,小朋友要说什么呢?5、欣赏大树及其朋友,为大树找到朋友而快乐。
6、教师播放《大树妈妈》的音乐,请幼儿变成大树的朋友――蝴蝶、小鸟,与大树一齐唱歌跳舞5公开课教案兔子音乐会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2、大胆探索创编木偶小兔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3、享受游戏情景营造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潜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潜力。
4、尝试运用图形对小兔头饰进行创造性的装饰与表现。
活动准备1、需装饰的兔子头饰及装饰材料,糨糊、棉签、抹布等若干。
(用旅行背包装好)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节奏鲜明的劲舞音乐。
3、事先请一老师扮演兔姐姐。
4、活动室布置成大森林活动过程1、在《郊游》音乐中师幼出场幼儿随意坐下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
(幼儿自由做动作,如拍手、拍腿等)2、探索创编兔子的动作。
师讲故事,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师:“让我们都变成小兔,起来跳舞吧。
”“小小兔子变变变――”幼儿做出兔子的造型。
幼儿创编兔子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兔子舞。
师:“我们都已经变成了小兔子,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兔子舞吧!”老师请到的小兔就是领头人,请他到中间表演小兔的动作,其余小兔模仿他的动作。
”以“领头人”的方式,幼儿随音乐舞蹈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学的方式,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师:“刚才X小兔的动作个性有节奏,有精神。
”幼儿跟着学。
“X 小兔跳舞时笑的个性甜。
”幼儿跟着学。
兔姐姐用跳、蹦基本动作出场。
师:“你好,兔姐姐!”兔姐姐:“你好!小兔子们。
”师:“兔姐姐,你去哪里呀?”兔姐姐:“我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啊,你们看我正在练习。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带我们一齐去呀?”兔姐姐(做思考状):“行是行,但是你们学会兔子跳了吗?”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兔姐姐: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想我这样。
还要有节奏,瞧这样。
“示范:“前;后;前前前;;1;;;2;;3;;4。
”(跳;跳;跳跳跳;拍手;;拍手;拍手;拍手)幼儿自由练习。
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兔姐姐:“小兔子们跳的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
”示范:“前;后;前前前;蹦嚓;;蹦嚓&nbs蹦嚓;蹦嚓。
”(跳;跳;跳跳跳;踢腿;;并拢;;踢腿;;并拢;)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个动作,就能够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
再见!”(兔姐姐下)师带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4、引导幼儿大胆运用图形对小兔头饰进行创造性的装饰。
师:“小兔们真棒!这么快就把兔姐姐教给我们的动作学会了。
啊,我们立刻就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
对了,刚才兔姐姐对我说,我们去之前还得化化妆,不然就参加不了音乐会。
但是怎样化呢?哈!有了。
我请我的百宝袋帮帮忙!打开看看,哇,这是什么啊?小兔,但是这个小兔的脸怎样光光的,一点也不好看,我们再看看八宝袋里还有什么?幼儿用图形对小兔头饰进行装饰5、进一步熟练韵律动作,享受游戏情景的快乐。
师戴上头饰:“此刻,让我这个兔子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
但是天黑了,森林里可能会迷路,小兔千万不要掉队!”众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师:最之后到目的地了,瞧,熊熊的篝火都已燃起来了,让我们到大草地上找个位置,等待音乐会的开始吧。
”录音机传来有魔力的声音:“哈哈,亲爱的兔子朋友们,兔子音乐会立刻就要开始了,在这天的舞会中,我们将选出跳的最棒的木偶兔子,作为我们的小舞星,并为他戴上最美丽的花环。
好!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动起来、扭起来吧!”劲舞音乐响起,众幼儿表演创编的木偶兔子的各种舞蹈动作。
有魔力的音乐再次响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共舞.师:孩子们,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出场.;幼儿园托班教案(二):幼儿园托班健康领域教案:玩球在孩子的眼中,球是个十分搞笑的“东西”,他们喜欢玩球,也能玩出各种花样:轻轻碰一碰圆圆的皮球,它就会向前滚动,碰到东西又会反弹回来;花皮球能够像陀螺一样在原地旋转,球上的花纹变化多端,色彩斑斓;还能够用手拍球,力气越大,球就跳得越高……在玩球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手眼配合等潜力,教师要创设多种安全、有序的球类游戏,让孩子们自由玩耍。
一、婴幼儿行为分析●孩子们在玩“赶小猪”的游戏,只见琪琪翘着小屁股,两只小手抓着皮球一步一步向前推,但是皮球却不“听话”,总是滚到其他地方,琪琪只好一向跟在后面追,抓到皮球后,他紧紧地抱着皮球回到原地,又专心地推起来。
分析:托班孩子很喜欢玩滚球游戏,但他们手部的肌肉力量较弱,两臂用力不够均匀,控制球滚动方向的潜力较差,不能将球较准确地推到预定位置(方向),滚球时还常会出现手指将球挑起的现象。
由于球会向不同方向滚动,不易控制,这也激发了孩子们玩耍的兴趣。
●佳音戴着小白兔头饰,不停地从筐里抓起纸球向“大灰狼”使劲扔去,扔一个纸球嘴里就说一声“打你”,她发现有几个纸球没扔出去,就又重新捡回来,用力扔出去。
分析:不停地扔球和捡球是托班孩子乐意尝试的一种游戏方式,由于游戏中融入了故事情节和主角,使孩子很容易投入到游戏中。
重复扔球和捡球的活动不仅仅有利于促进孩子两臂肌肉力量的协调发展,锻炼幼儿手腕的关节,还能提高身体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敏性。
●亮亮把一只皮球夹在两腿中间,慢慢地向前挪动,没走几步,皮球就滚落到地上,他急忙跑过去抱起皮球准备再夹时,胖胖夹着纸球稳稳地从他身边走过。
他看了看胖胖夹的纸球,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皮球,立刻转身跑到放球的地方,选了一只与胖胖一样的纸球。
分析:活动中孩子不停地调换球,看似是一种“喜新厌旧”的行为表现,其实却反映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观察事物差别的意识和潜力,他们从中能发现各种大小不一、材质不一的球在活动中的不同玩法,并在不断调整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教师的支持行为1.在球类玩具中可放置一些像报纸那样比较柔软的纸,以及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的口袋等,让孩子动手制作纸球。
教师可引导孩子把纸捏成球状(教师协助用透明胶贴好);也可请孩子将剩余的纸或散落在地上的纸捡起来,装在口袋里,扎紧口袋做成球,供孩子们踢着玩。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玩的需求,又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构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2.带给各种玩球活动中的辅助物,如纸棒、灌了水的可乐瓶、球网、大灰狼的纸板、圈等,所有的工具及材料务必是光滑的、安全的,大小、长短、高矮要适合此年龄段的孩子,摆放位置要便于孩子取放。
工具的配置要有大有小,颜色上要有差异,能帮忙孩子构成大小匹配和色彩辨别的意识。
3.在玩球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用心地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孩子一齐探索各种球的玩法,经常和孩子一齐交流“你喜欢什么球”“你会怎样玩球”等,也可借助身体部位或各种材料来设置障碍物,增加玩球的难度,体验球的不同玩法和一球多玩的乐趣。
4.为了让孩子尽情地玩球,教师还能够设置一些游戏情境(如赶小猪、小兔打大灰狼等),带给一些头饰,引导孩子投入到主角中,用球作为工具,透过扔、滚、抱、踢、推、拍、投等动作练习,提高孩子玩球的兴趣并发展技能。
5.在场地上放置各种大小不一、材质不一的球。
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平行游戏的特点,因此各种球的数量要充足,以满足所有孩子玩球的需要。
三、活动推荐1.冬季不要在水泥地或结冰时玩球,避免摔倒受伤。
夏季可在阴凉处进行玩球游戏,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
提醒孩子在活动中、活动后适量喝水,活动中关注出汗多的孩子并及时帮其擦汗。
2.玩球时教师要巡回观察指导,当孩子出现危险动作时要及时引导、劝阻。
活动中教师不要将要求强加于孩子,以顺应孩子为宜,持续孩子快乐的情绪和活动的兴趣。
3.在孩子兴趣消退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带给新的材料,透过示范和启发等方式激发孩子产生新的玩球兴趣,鼓励孩子们玩出新花样,并在快乐的情绪中敢于尝试难度更高的玩球游戏。
4.游戏中教师不要忽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如物归原处、不在地上爬、不用手中的物品攻击同伴等。
为了便于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在放置球的筐上可用图片或照片给予提示,帮忙孩子在游戏后能主动将球放回原处。
5.可透过“家园之窗”或其他方式,向家长宣传亲子玩球的益处和作用,并推荐多种游戏方法,指导家长和孩子一齐玩球,共同感受其中的乐趣。
◆材料准备:晴朗的天气里,在场地上放置各种大小各异、材料不同的球类及一些辅助物品,如篮球架、球拍、纸棒等。
在另一片场地可设置一些障碍物,如独木桥、拱形的山洞等,让孩子尽情玩耍。
◆观察要点:孩子喜欢玩哪一类球(羊角球、大小充气球、小足球、实心软球等);玩球时出现哪些动作(扔、滚、抛、踢、推、拍等);玩球时的动作是否协调;是否有与同伴一齐玩的意向(模仿别人玩、和别人一齐玩)。
附:游戏活动举例活动一:滚皮球◆材料准备:大纸箱、小滑梯、皮球或纸球。
◆观察要点:孩子是否能较准确地将球滚进纸箱内;孩子在活动中有没有产生新的玩法和行为表现。
活动二:传球◆材料准备:皮球一只。
◆观察要点:孩子对传球活动是否感兴趣;偏爱哪一种传球方式;孩子之间是否有语言交流;孩子在活动中有没有产生新的玩法和行为表现。
附:小群众活动举例玩皮球◆活动目标愿意摸摸、说说、玩玩皮球,初步感知皮球的特征,体验玩球的快乐。
◆活动准备三种颜色(红、黄、绿)不同触感和大小的皮球,布袋。
◆活动过程1.感知皮球的特征:引发孩子对皮球的兴趣,观察皮球的特征。
2.玩皮球:引导孩子滚皮球、抛皮球、钻山洞(多样玩法)。
3.念儿歌:欣赏儿歌,尝试边念儿歌边玩球。
4.结束:送皮球“回家”。
幼儿园托班教案(三):托班音乐活动《猫和老鼠》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透过游戏,辨别感受两种强弱不同的音乐。
2、幼儿投入情景表演,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模仿律动,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透过游戏,辨别感受两种强弱不同的音乐难点:幼儿投入情景表演,进行模仿律动物质准备:鼠妈妈、老猫的头饰,蛋糕盒子,请配班老师表演猫,两段强弱不同的音乐经验准备:幼儿明白“小老鼠上灯台”的故事,并会玩相应的律动游戏活动过程:流程:引题――小老鼠拿蛋糕――结束一、引题教师带领幼儿玩《小老鼠上灯台》律动游戏,请幼儿和老师一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