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PWM直流斩波电路分析及测试
.实验目的
1.掌握Buck—Boost 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特点与电路组成。
2.熟悉Buck—Boost 变换器连续与不连续工作模式的工作波形图。
3.掌握Buck—Boost 变换器的调试方法。
.实验内容
1.连接实验线路,构成一个实用的Buck—Boost 变换器。
2.调节占空比,测出电感电流i L 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状态时的占空比D,并与理论值相比较。
3.将电感L 增大一倍,测出i L 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状态时的占空比D,并与理论值相比较。
4.测出连续与不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V ce、V D、V L、i L、i C、i D等波形。
5.测出直流电压增益M=V O/V S与占空比D的函数关系。
6.测试输入、输出滤波环节分别对输入电流i S与输出电流i O影响。
三.实验线路
四.实验设备和仪器
1.MCL-08直流斩波及开关电源实验挂箱
2.万用表
3. 双踪示波器
五.实验方法
1.检查PWM信号发生器与驱动电路工作是否正常连接有关线路,观察信号发生器输出与驱动电路的输出波形是否正常,如有异常现象,则先设法排除故障。
2.电感L=1.48mH,电感电流i L 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状态时的占空比D测试
将“ 16”与“ 18”、“ 21”与“ 4”、“ 22”与“ 5”、“ 19”与“ 6”、“ 1”与“ 4”、“ 9”与
“ 12”相连,即按照以下表格连线。
合上开关S1与S2、S3、S4,用示波器观察“ 7”与“ 13”(即i L)之间波形,然后调节RP1使i L处于连续与不连续的临界状态,记录这时候的占空比 D 与工作周期T。
3.L=1.48mH,测出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工作状态时的V be (“5”~“6”)、V ce(“4”~“6”)、V D(“9”~“8”)、
i L(“7”~“13”)、i C(“ 6”~“ 7”)、i D(“ 8”~“ 7”)等波形调节RP1,使i L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工作状态,用示波器测出GTR基-射极电压V be与集- 射极电压V ce;二极管VD阴极与阳极之间电压V D;电感L3 两端电压V L;电感电流i L;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 C以及二极管电流i D等波形。
4.L=1.48mH,测出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V ce、V D、i L、i C、i D等波形
调节RP1左旋到底,使i L 处于连续工作状态,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上述波形。
5.L=1.48mH,测出不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V ce、V D、i L、i C、i D等波形
调节RP1右旋到底,使i L 处于不连续工作状态,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上述波形。
6.L=3.07mH,i L 处于连续与不连续临界状态时的占空比D测试
将开关S2断开,观察i L波形,调节RP1,使i L 处于连续与不连续的临界状态,记录这时候的占空比D与工
作周期T。
7.L=3.07mH,测出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V ce、V D、i L、i C、i D等波形
调节RP1,使i L 处于连续工作状态,测试方法同前。
8.L=3.07mH,测出不连续工作状态时的V be、V ce、V D、i L、i C、i D等波形
9.测出M=V O/V S与占空比D的函数关系
(1)L=1.48mH,占空比 D 从最小到最大范围内,测试5~6个D数据,以及与此对应的输出电压V O 。
(占空比D用示波器观察, V O、V S用万用表测量,V s(V cc ~“ 14” )、V o(“12”~“ 15”)【红色为临界时的数值】
10.输入滤波器功能测试(断开电源S1 开关再接线)有与没有输入滤波器时,电源电流(即15~14两端)波形测试(用示波器AC 档观察)。
11.输出滤波器功能测试 (断开电源 S 1 开关再接线 ) 有与没有输出滤波器时,输出电流纹波测试(“ 12”~
“ 15”) (用示波器 AC 档观察)。
五.实验结果
1.分别在 L=1.48mH 与 3.07mH 条件下 ,列出 i L 连续与不连续临界状态时的占空比 L=1.48mH :D=0.68,T=133us ,R=300Ω。
理论τLC =(1-D )2/2=0.0512 ;实际 τ LC =L/RT=0.0371 。
L=3.07mH :D=0.60,T=133us ,R=300Ω。
理论τLC =(1-D )2/2=0.0800 ;实际 τ LC =L/RT=0.0741 。
1-2
)
L=1.48mH
时,i L 连续:
D
ce
D,并与理论值相比较。
2.画出不同 L ,连续、临界与断续时的 V be 、V ce 、 V D 、 i L 、 i C 、i D 等波形。
(1-1 )L=1.48mH 时,i L 临界:
V be V
i L
ce D
C D
(
1-3 )
L=1.48mH时,
i L断续:
V be V
(2-1 )L=3.07mH时,i L临界:
i L
i L i C i D
ce V D i L i C i D
2-2 )L=3.07mH时,i L连续:
V V
i L
ce D
i i
C
2-3 )L=3.07mH时,i L断续:
V V
D
ce D
i i
i L C D
3.根据不同的L 值,按所测的D,V O值计算出M值,列出表格,并画出曲线。
连续工作状态时的直流电压增益表达式为M=D/(1-D ),请在同一图上画出该曲线,并在图上注明连续工作与断续工作区间。
D
0.180.340.410.530.600.680.710.750.83
Vo(V)-8.32-15.43-18.82-22.26-25.24-29.06-29.91-33.45-33.50 M|=|Vo/Vs|0.555 1.029 1.255 1.484 1.683 1.937 1.994 2.23 2.3
D0.160.230.370.450.500.600.680.750.83 Vo(V)-6.15-9.18-12.58-14.83-16.84-19.19-26.96-31.16-33.84 |M|=|Vo/Vs|0.410.6120.8390.989 1.123 1.279 1.797 2.077 2.256
4.试对Buck-Boost 变换器的优缺点作一评述。
优点:电路简单;可通过简单地调节调节RP1以改变电感上的电压,升压、降压功能都可实现,环路稳定性更直接简单。
缺点:以buck 变换器方式工作时,输入输出之间没有隔离,而且只有一个输出。
以boost(非隔离)反激式变换器工作时,存在最大输出功率的限制。
5.试说明输入、输出滤波器在该变换中起何作用?
能分别减小输入、输出电流的波动,使电流更平稳。
6.实验的收获、体会与改进意见。
这个实验的电路相对比较简单,经过实验,了解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查看了其不同工作状态下连续与不连续的波形;对占空比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Buck-Boost 变换器的特性以及如何改善其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并从对各电压、电流波形的观察中加深了对斩波电路的认识。
要提前做好实验预习才能让实验过程更顺利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