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馆现场属地管理办法

新馆现场属地管理办法

附件九新馆现场属地管理办法第一条 目 的为保证福建科技馆展品安装及布展装修阶段施工安全、文明、优质、高效、有序地进行,规范现场管理,明确参建各方职责,特制订本机制。

第二条 定 义施工现场属地管理主要包括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临时设施、材料设备进出、成品保护、防火、防盗和人员准入等方面的管理和现场各专业之间作业工序安排、公共资源配置、接口界面协调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 基本原则为实现“统一管理、责任明确、协调共进”的目标,各展品安装及布展装修阶段施工现场管理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即在现场协调办统筹领导下,在甲方各项目部的具体协调下,以各展厅(馆)布展施工(标段)为单位实行施工现场整体管理职责,各承包商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管理职责。

第四条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福建省科技馆新馆展品安装及布展装修阶段施工现场管理,进入施工现场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照执行。

第五条 各承包商施工现场管理职责(一)土建承包商或布展施工单位的属地管理职责和义务在土建工程施工阶段,土建工程承包商为施工现场的属地管理单位。

当其展厅(馆)正式全部移交给布展施工单位后,属地管理单位为布展施工单位;当仅部分区域移交给布展施工单位时,属地管理单位可为土建工程承包商或布展施工单位,但其须由甲方项目部确定(只能为一家承包商)。

上述两单位,一旦成为属地管理单位,除了做好自身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成品保护、防火、防盗等工作外,还须承担以下职责和义务:1、负责对进入施工现场内的其他承包商(如展品安装、公共区装修等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的统一管理,包括提供配置合理、管理方便的施工、生活电源和水源接口等,按水电总消耗合理分摊和收取水电费用;建筑垃圾由属地单位统一清理,并按产生量进行分摊。

各项分摊比例由属地管理单位提出,经甲方各项目部核准后向各单位收取。

为满足施工进度和正常工作要求,如相关单位不及时缴纳各项费用,甲方各项目部有权从相关单位的进度款中扣除并直接划拨。

2、制定切实可行、合理的展品、材料运输和管理方案(由布展施工单位编制,并需与各承包商协商一致),经甲方各项目部批准后实施。

3、编制所辖展厅(馆)现场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和安排(由布展施工单位编制,并需与各承包商协商一致),经甲方各项目部批准后实施。

同时,负责施工现场内各承包商交叉作业的协调管理,其中包括场地分配、工序安排、作业顺序、公共资源配置、成品、半成品保护,安全防火等工作。

4、成立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综合管理小组,并负责施工现场内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和保安、防盗等工作。

小组人员名单须报甲方各项目部备案。

(1)负责各展厅(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主要设施、设备的配置,包括24小时的临时照明、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措施、现场防盗、防火设施的配置、建材、设备堆放区域的划分、垃圾清运管理、雨水、污水、渗漏水的排放以及现场定期清扫和冲洗、安全文明标识标牌的设置等工作。

(2)安全检查及巡查:一是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每天不少于一次);二是全天候巡查;三是对检查或巡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提醒并制止;当情况严重时或不排除时,属地管理单位须及时向现场协调办反映,以便采取措施和制止。

(3)在现场永久人行通道、临时通道和展厅(馆)入口设立保安日夜值守门岗,并建立进出本标段施工现场所有人员(人员须凭证进入)、材料、设备的清点、登记、准入、准出制度及台账。

5、确保用电安全。

在所属地盘均匀分布设置二级配电箱,为后续进场单位单位提供便利,展品安装单位只允许携带三级配电箱(电缆不超过50米)进入属地。

对于滥接电源等不规范、不安全用电行为,属地管理单位应及时、主动予以制止。

6、动火。

除按规定履行手续外,尚应征得相邻单位的同意。

(二)其他承包商的职责和义务在现场协调办的统一指挥下,其他承包商进入现场施工时,必须接受甲方各项目部以及属地管理单位的协调管理。

具体职责和义务如下:1、在现场协调办的统一管理下,在场地分配、工序安排、作业顺序、公共资源配置、成品、半成品保护、安全用电、防火等方面应严格执行甲方和施工现场制定的相关规定,并接受属地管理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如出现不符合相应规定要求的现象,甲方各项目部经核实后,有权责令其停工整顿。

2、按照福建省、福州市文明工地和《福州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福州工程建设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要求,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配置符合标准的施工设施,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文明措施。

遵守本办法规定的文明施工、安全保卫和成品保护等要求,并将本单位制定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措施和人员名单报属地管理单位备案,对本单位和所属员工出现的违规行为按要求接受相应的处罚。

3、在现场协调办统筹安排下,在甲方各项目部的具体负责下,遵守水电、卫生等相关管理规定,并定期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4、根据现场协调办的总体安排,根据自身工作要求,配合属地管理单位编制现场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和各工序衔接安排,并细化自身专业工序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做好与各专业的配合协调。

第六条 施工队伍准入制度(一)所有承包商必须遵守“进、退场有序,工完人、场清”的原则,实行施工队伍进场准入制度,并应严格遵守相关的现场管理规定。

(二)所有承包商正式进入场地施工前,均必须办理《设备安装(装修)单位进场施工许可单》(详见附件1-3),未办理《设备安装(装修)单位进场施工许可单》的,属地管理单位有权不准许其进场施工。

(三)承包商在办理《设备安装(装修)单位进场施工许可单》前,应完成如下具体工作:1、已经编制《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2、已完成作业人员的入场教育;3、属地管理单位已对其进行了进场交底;4、与属地管理单位签订了关于进场施工配合安全管理等协议;5、与属地管理单位签订了关于临水、临电等相关协议;6、已将各自人员名单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交属地单位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综合管理小组备案。

7、监理单位已经审查通过了进场施工各项条件等。

第七条 施工场地交接制度为进一步明确工序交叉施工中的各方职责,各承包商在主要工序交接(如:公共区域土建与展品安装及布展装修、展品安装与布展装修工序的交接)时,对场地(含附带半成品、成品)实体和管理职责实行交接和验收制度。

具体要求如下:1、已按《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进行了质量验收,工程实体质量、空间位置和尺寸符合各专业设计和限界的要求。

2、属地管理单位合理安排各专业、各系统的施工顺序,尽量避免工序相互干扰。

凡下一道工序对上一道工序将产生损伤或污染的工程,上道工序施工单位应采取护包或护盖等措施。

一旦发生损伤或污染要及时通报原承包商,并经双方确定采取处理或清除措施。

3、在施工工序交替、作业场地移交中,移交双方要认真填写《场地交接单》(详见附件),做到现场对口交接、界面鉴定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移交手续完整。

《场地交接单》统一由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发放、管理、收集、保存,监理单位负责监督管理。

4、在工序交接中要做到人走场清,并按“半成品、成品保护制度”落实各方职责。

5、在多工序同时施工(如展品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和布展施工收口阶段)时,要明确各个阶段(主要工序)的主要责任单位,落实相关责任。

6、现场移交后,接收单位负有现场管理责任,并应制定现场管理规定和书面通知相关单位;场地四周一是必须设立隔离或警戒设施;二是必须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三是必要时设专人看守。

第八条 设备(或材料)进出场制度为合理利用空间及有序作业,各承包商应提前对进入现场的展品、设备安装条件进行检查,其展品、设备(或材料)进场需填报《设备(材料)进场许可单》(详见附件,并严格按指定场区存放、设明显标示、设专人看守和按约定时间归还场区等。

(一)各承包商应对运输道路进行筹划,并提前通知属地管理单位。

如需预留,则应通报相关承包商并取得一致意见。

(二)对不占用公共区场地的展品、设备(或材料)进场,由各承包商自行组织,直接而有序进入现场责任区域。

(三)展品、设备(或材料)如需运离施工现场,则须向属地管理单位出具书面报告(现场负责人签字并加盖项目经理部公章),明确离场原因、离场设备(或材料)规格及数量等。

(四)展厅(馆)内原则上不作为加工场。

如确需设加工场地的,则应由承包商向属地管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使用面积及时间,经属地管理单位审核后报甲方各项目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现场加工。

在施工现场加工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管理责任,谁施工谁负责场地清理”的原则。

现场加工场地应在《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中予以说明。

第九条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一)文明施工总体要求文明施工总体要求为: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分隔,并在施工现场挂牌施工;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道路畅通平整;施工现场排水畅通、无污染;工作人员佩卡上岗;工地现场材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等。

(二)现场管理组织属地管理单位全面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对进场施工的队伍签订“文明施工协议书”,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责任落到实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文明施工自觉性与责任性。

严格按照省、市文明施工要求及《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工程建设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的规定,并结合本展厅(馆)的实际情况,组织检查,并定期向各项目部、现场协调办汇报现场文明施工状况。

(三)抵押金制度为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对所有承包商实行抵押金制度,即各承包商进场前缴纳抵押金,甲方各项目部经现场协调办批准后,有权对管辖范围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处罚,收取的罚款作为考核奖励金,并主要用于奖励安全文明行为好的单位或个人(详见附件《展品、设备安装、布展装修阶段现场管理奖罚细则》(另制定))。

(四)现场管理具体要求1、各承包商在进场前向属地管理单位申报用水、用电计划和其他诸如材料堆放、人员安排、现场施工接口等有关内容,并向属地管理单位缴纳水电费保证金1万元(保证金在退场后返还)。

2、各承包商应执行国家、省市及甲方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法规、章程、文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制,落实防盗、防火、防水等工作。

3、承包商在施工前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

在施工过程中,应精心管理,各专业之间的工序、部位交接实行现场交接制度,工序衔接井然有序。

4、场地出入口美观大方,并实行封闭式管理。

5、施工现场布局合理,材料、物品、机具、成品、半成品等应严格按划定的位置堆放,并须堆放整齐和不随意改变。

6、施工废水须集中排入污水池,不得随地排放;液态废弃物要罐装,严禁污染地面,并必须堆放在属地管理单位指定的地点。

每日做到工完场清。

7、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后才能离场上路行驶。

8、各施工作业队伍设专人打扫各自的生活、生产区的环境卫生。

生活垃圾及施工垃圾要按现场指定的区域排放,并同时向属地管理单位交纳清理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