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建筑工程成本计划

第四章建筑工程成本计划

第四章建筑工程成本计划组员:张川江莫金红孙浩李海南官卢峰姜哲程飞鹏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总预算的一部分,它以货币形式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以及相应的成本降低水平和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的书面方案。

成本计划属于成本的事前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本的计划与控制,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指出有待加强控制和改进的领域,达到评价有关部门的业绩,增产节约,从而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成本计划的概念成本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总预算的一部分,它以货币形式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以及相应的成本降低水平和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的书面方案。

成本计划属于成本的事前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成本的计划与控制,分析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指出有待加强控制和改进的领域,达到评价有关部门的业绩,增产节约,从而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企业的整体预算从销售预算开始,最终流向预计收益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而成本计划是主要的中间环节。

所以做好成本计划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成本计划的内容成本计划(或预算)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费用预算。

它按生产费用要素以及生产费用用途反映企业生产耗费。

按生产要素反映可以编制材料费用预算、工资费用预算;按费用用途反映可以编制制造费用预算。

另一类是按产品品种编制,反映计划期各种产品的预计成本水平的产品成本计划。

产品成本计划一般主要包括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的作用1、成本计划是达到目标成本的一种程序,使职工明确成本方面的奋斗目标。

2、成本计划是推动企业实现责任成本制度和加强成本控制的有力手段。

3、成本计划是评价考核企业及部门成本业绩的标准尺度。

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1、制定成本计划的编制原则;成本计划编制方式有统一编制和分级编制。

统一编制以企业财会部门为核心,在其他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根据综合经营计划的要求,编出产品成本计划。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编制方法,主要适合于中小型企业或品种较少的企业。

分级编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是一种参与性的编制方式。

高层管理下达成本控制指标,下级单位在根据这一指标,按成本计划的要求,通过同级间,上级与下级间的沟通、协调,最后形成总体成本计划。

这一方式适合于企业集团和产品较多的企业。

2、收集资料;收集和整理资料是成本计划的基础工作。

主要要收集的资料有:(1)各项成本降低指标及有关的各项规定;(2)计划期企业的生产、物料供应、劳动工资和技术组织措施等计划;(3)计划期各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4)材料计划价格、各部门费用预算以及劳动工资率;(5)上期产品成本资料;(6)费用开支标准及有关规定。

3、预计和分析上年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确定生产和销售预算;4、成本指标的试算平衡;在对上期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计划期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增产节约的措施,进行反复测算,确定计划期的目标成本。

成本指标的试算平衡还要其他计划指标进行综合平衡,如产品材料计划和物资供应计划、成本计划和资金计划的互相衔接平衡。

5、编制成本计划。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计划内容有哪些?保证实现项目施工成本目标的管理计划。

包括成本预测、实施、分析、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计划变更等。

成本管理计划应以项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编制。

成本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⑴根据项目施工预算,制定施工成本目标;⑵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成本目标进行分解;⑶建立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管理制度;⑷采取合理的技术、组织和合同等措施,控制施工成本;⑸确定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制定必要的纠偏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

正确处理成本与进度、质量、安全和环境等目标之间的关系。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程序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应仅仅把它看作是几张计划表的编制,更重要的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决策过程,即选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优降低成本方案。

同时,通过成本计划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以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编制成本计划的程序,因项目的规模大小、管理要求不同而不同,大中型项目一般采用分级编制的方式,即先由各部门提出部门成本计划,再由项目经理部汇总编制全项目工程的成本计划;小型项目一般采用集中编制方式,即由项目经理部先编制各部门成本计划,再汇总编制全项目的成本计划。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编制的基本程序如下:(一)搜集和整理资料广泛搜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必要步骤。

所需搜集的资料也即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

这些资料主要包括:(1)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编制成本计划的规定(2)几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签订的承包合同及企业下达的成本降低额、降低率和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指标;(3)有关成本预测。

决策的资料;(4)施工项目的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5)施工组织设计(6)施工项目使用的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及其利用情况;(7)施工项目的材料消耗、物资供应、劳动工资及劳动效率等计划资料;(8)计划期内的物资消耗定额、劳动工时定额、费用定额等资料;(9)以往同类项目成本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资料;(10)同行业同类项目的成本、定额、技术经济指标资料及增产节约的经验和有效措施;(11)本企业的历史先进水平和当时的先进经验及采取的措施;(12)国外同类项目的先进成本水平情况等资料。

此外,还应深入分析当前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研究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和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为编制成本计划提供丰富具体和可靠的成本资料。

(二)估算计划成本,即确定目标成本财务部门在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特别是在对基期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设计、施工等计划,按照工程项目应投入的物资、材料、劳动力、机械、能源及各种设施等等,结合计划期内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准备采取的各种增产节约措施,进行反复测算、修订、平衡后,估算生产费用支出的总水平,进而提出全项目的成本计划控制指标,最终确定目标成本。

确定目标成本以及把总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班组大多采用工作分解法。

工作分解法又称工程分解结构,在国外被简称为WBS (WorkBreakdownStructure),它的特点是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以本企业做出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为依据,以实际价格和计划的物资、材料、人工、机械等消耗量为基准,估算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费用,据以确定成本目标。

具体步骤是:首先把整个工程项目逐级分解为内容单一一,便于进行单位工料成本估算的小项或工序,然后按小项自下而上估算、汇总,从而得到整个工程项目的估算。

估算汇总后还要考虑风险系数与物价指数,对估算结果加以修正。

演绎成目标成本分解图利用上述wBs系统在进行成本估算时,工作划分的越细、越具体,价格的确定和工程量估计越容易,工作分解自上而下逐级展开,成本估算自下而上,将各级成本估算逐级累加,便得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估算。

在此基础上分级分类计算的工程项目的成本,既是投标报价的基础,又是成本控制的依据,也是和甲方工程项目预算作比较和进行盈利水平估计的基础。

成本估算的公式如下:估算可确认单x 历史基x 现在市场x 将来物价成本 = 位的数量础成本因素系数上涨系数式中“可确认单位的数量”是指钢材吨数,木材的立方米数,人工的工时数等等;“历史基础成本”是指基准年的单位成本;“现在市场因素系数”是指从基准年到现在的物价上涨指数。

(三)编制成本计划草案对大中型项目,经项目经理部批准下达成本计划指标后,各职能部门应充分发动群众进行认真的讨论,在总结上期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期计划指标,找出完成本期计划约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挖掘潜力、克服不利因素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计划任务的完成。

为了使指标真正落实,各部门应尽可能将指标分解落实下达到各班组及个人,使“得目标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得到充分讨论、反馈、再修订,使成本计划既能够切合实际,又成为群众共同奋斗的目标。

备职能部门亦应认真讨论项目经理部下达的费用控制指标,拟定具体实施的技术经济措施方案,编制各部门的费用预算。

(四)综合平衡,编制正式的成本计划在各职能部门上报了部门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后,项目经理部首先应结合各项技术经济措施,检查各计划和费用预算是否合理可行,并进行综合平衡,使各部门计划和费用预;算之间相互协调、衔接;其次,要从全局出发,在保证企业下达的成本降低任务或本项目“目标成本实现的情况下,以生产计划为中心,分析研究成本计划与生产计划、劳动工时计划、材料成本与物资供应计划、工资成本与工资基金计划、资金计划等的相互协调平衡。

经反复讨论多次综合平衡,最后确定的成本计划指标,即可作为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项目经理部正式编制的成本计划,上报企业有关部一后即可正式下达至各职能部门执行。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工作主要是在项目经理负责下,在成本预、决策基础上进行的。

编制中的关键前提——确定目标成本,这是成本计划的核心,是成本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

成本目标通常以项目成本总降低额和降低率来定量地表示。

项目成本目标的方向性、综合性和预测性,决定了必须选择科学的确定目标的方法。

(一)常用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在概、预算编制力量较强、定额比较完备的情况下,特别是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编制经验比较丰富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可由定额估算法产生。

所谓施工图预算,它是以施工图为依据,按照预算定额和规定的取费标准以及图纸工程量计算出项目成本,反映为完成施工项目建筑安装任务所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它是招标投标中计算标底的依据,评标的尺度,是控制项目成本支出、衡量成本节约或超支的标准,也是施工项目考核经营成果的基础。

施工预算是施工单位(各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定额编制的,作为施工单位内部经济核算的依据。

过去,通常以两算对比差额与技术组织措施带来的节约来估算计划成本的降低额,公式为:计划成本降低额=两算对比定额差,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节约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施工单位对这种定额估算法又作了其步骤如下:(1)根据已有的投标、预算资料,确定中标合同价与施工图预算的总价格施工图预算与施工预算的总价格差。

(2)根据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确定技术组织措施带来的项目节约数。

(3)对施工预算未能包容的项目,包括施工有关项目和管理费用项目,参照估算。

(4)对实际成本可能明显超出或低于定额的主要子项,按实际支出水平估算出其实际与定额水平之差。

(5)充分考虑不可预见因素、工期制约因素以及风险因素、市场价格波动因素,加以试算调整,得出一综合影响系施工项日降低成本计划(6)综合计算整个项目的目标成本降低额及降低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