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电影史学习要点(2)

中外电影史学习要点(2)

中外电影史学习要点前言世界电影史“入史”的评价标准,有四个方面因素:影片或事件的文献性;原创性;影响性;典型性。

第一章无声电影时期第一节早期无声电影1.1891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单人观看影片的“电影视镜”,并申请了专利。

2.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放映了10部影片,其中就有后来知名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贝贝的午餐》、《水浇园丁》等,标志着电影的诞生,3.视觉暂留原理: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 -0.4秒的时间。

4.电影生产至少涉及三个最基本的电影器械或设备:电影胶片、连续摄影机、活动放映机。

5.电影的摄影影像是留影在柔软的、和纸一样可随意卷曲的、半透明的赛璐珞底片上的,这种物质被叫做“胶片”。

6.国际通用的电影胶片规格是35毫米。

7.第一个想出连续摄影的是英国摄影家爱德华•慕布里奇。

8.赛璐珞胶卷的优点:柔软、感光性强;缺点:易着火、保存难。

9.爱迪生的影片几乎全是在一中叫做“黑玛丽”的摄影棚内拍摄的。

10.爱迪生的拍摄特点拍摄场地:几乎在摄影棚内拍摄;拍摄内容:记录剧院舞台上的表演动作或室内生活场景的片段。

11.卢米埃尔兄弟的拍摄特点和局限性拍摄场地:主要是户外(公园、花园、海滩和其他公共场所)拍摄内容:记录了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与人们关注的新闻事件。

局限性:手工作坊式的制片活动,将电影看成一种杂耍玩意儿,没有认识到电影作为媒介的巨大潜力。

12.比较《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的镜头运用。

(p14)13.1896年,梅里爱发现了“停机再拍”的奥秘,这个技术手段决定了蒙太奇手法的发明,也决定了电影进入叙事成为可能。

14.梅里爱的贡献与局限?(p16)贡献:(1)将电影和叙事联系起来,建立了故事片这一重要的电影形式。

(2)将戏剧演出的流程引到电影拍摄中来。

(3)发明特技:停机再拍、淡入淡出、叠化、渐隐。

局限:(1)局限于“舞台美学”,制约了电影叙事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2)将“停机再拍”看做魔术师的机巧,而不是电影叙事的要素。

15.布莱顿学派20世纪最初十年在英国的布莱顿(海滨城市),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摄影师们,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生活片段”,而不是像梅里爱那样,局限于传统的艺术观念,记录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

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在“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的口号下,逐渐形成了创作倾向较为一致的创作群体。

16.布莱顿学派的特点与突破?(1)把镜头投向底层民众和社会热点问题。

(2)开始了“分镜头”创作,创造性地运用“蒙太奇”手段,发现了电影独特的思维表达方式。

(3)交替使用特写和远景,或近景和远景镜头17.举例说明“两次再现”(P19)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同一件事。

18.1903年,埃德温•鲍特的巅峰之作《火车大劫案》,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表现匪徒暴力行为的西部片。

19.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创作了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叙事模式,拓展了“平行剪辑”和“交叉剪辑”,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第二节晚期无声电影1.德国表现主义的特点:(1)场面调度、摄影技巧——强调表现人的主观现实与心理感受。

(2)构图夸张失实、扭曲变形。

(3)表现主义所反映的是一种非理性的偏执狂或妄想狂式的心理变态。

代表作品:《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2.法国印象派的特点:(1)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创造氛围;(2)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3)追求造型美;(4)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3.法国超现实主义特点:(1)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着重表现病理状态而非“正常”状态,梦境和噩梦而非清醒状态。

他们往往迷恋于精神病、歇斯底里、和疯狂。

(2)将逻辑性打破,回避因果关系,彻底反抗理性。

代表作品:《一条安达鲁狗》(p35)4.爱森斯坦认为:“蒙太奇就是冲突”;通过蒙太奇的组接方法创造思想。

1923年,爱森斯坦提出“杂耍蒙太奇”的概念。

代表作品:《战舰波将金号》的重点片段“敖德萨阶梯”。

(p37)5.爱森斯坦强调“冲突”,普多夫金重视“联系”。

普多夫金提出“联系蒙太奇”,将不同物质表象但有内在含义联系的事物串联在一起,使影片更具有诗意和形象质感。

6.“电影眼睛派”是苏联十月革命后由吉加•维尔托夫创立的一个纪录电影流派。

代表作品:《带摄像机的人》。

第二章经典好莱坞时期1.镍币影院:1905年到1907年,美国电影工业的一个主要变化就是,影院的快速增加。

门票通常是一个五分钱的镍币,因此叫做镍币影院。

2.好莱坞建立的优势条件?发展策略?优势:(1)西部广袤多样的地貌既适合于表现国内外各种题材内容;(2)租金低,降低拍摄成本;(3)日照充足,便于制作人员有更长的时间拍摄;(4)西部神秘的传奇为好莱坞提供了特有的西部片题材。

发展策略:(1)题材:选择拍摄更长、情节更复杂、内容更丰富的叙事长篇;(2)受众定位:普通民众、低文化的草根阶层;(3)工业化、都市化:集中在大城市开设影院,形成新一代的托拉斯。

3.1927,华纳兄弟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4.好莱坞的三大制片制度:制片人制、分工制、明星制。

5.五大三小:五大:派拉蒙、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雷电华。

三小:环球、哥伦比亚、联艺6.经典好莱坞叙事的基本特征:(1)戏剧化的故事结构(2)类型化的人物形象(3)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4)大团圆结局7.约翰•福特被称为“西部片之王”,代表作品《关山飞渡》。

8.巴斯特•基顿被称为“冷面笑匠”,无声喜剧大师。

基顿自导自演的追逐式“残忍喜剧”《将军号》(1926)曾被评为世界十大电影之一。

9.经典好莱坞时期得以迅速发展的条件?经济: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工业极速扩张;经济大萧条,为美国梦创造条件。

法律:在专利权之争的过程中,关于电影版权的法律不断完善。

技术:录音技术与录像技术的结合,顺利完成从无声到有声过渡;经过格里菲斯、鲍特等开创并拓展了蒙太奇的叙事,剪辑手段更加成熟。

地理:好莱坞租金低、阳光充沛,为拍摄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第三章现实主义电影思潮1.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乐观主义时期和黑色时期。

2.雷内▪克莱尔拍摄的《幕间休息》是先锋运动时期达达主义代表作品。

3.让•雷诺阿是法国诗意现实现实主义大师,擅长贵族题材。

4.让•雷诺阿的贡献:(1)运用了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叙事手法,为电影语言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用长焦距镜头来拍摄(使近景和远景同样清晰),对奥逊·威尔斯拍摄《公民凯恩》产生了重要影响。

5.“迦本神话”:演员让•迦本,善演工人,创造了一种悲剧命运的小人物形象,表现了这一时期宿命论主题和悲观主义情调。

6.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特点:内容:关注法国现实,表现普通人的悲剧性命运。

手法:1.利用明暗结合的照明,细腻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场景;2.自然主义和个人风格;3.煽情的视觉形象;4.生活化的表演和诗意的对话。

7.书法派电影:在法西斯政权统治意大利时期,一些正直的电影工作者为了拒绝拍摄庸俗的商业片和反动宣传片,转向改编过去的文学作品,这些影片讲究技巧,手法细腻,但远离现实,不动感情,故称“书法派”。

8.“白色电话片”:一种以豪华生活环境为背景、专事描写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意大利影片,流行于法西斯政权统治意大利的年代。

因富有家庭使用白色电话而得名。

9.罗伯特·罗西里尼拍摄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10.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一)道德立场主要表现了人类对于生存的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1.反对战争,以及侵入他们国家的那种致命的政治混乱。

2.反对饥饿。

3.反对贫困。

从人道主义高度对普通人的生活进行审视,批判了不公正的社会结构,以及被社会所扭曲的人的基本关系。

(二)美学取向1.以“真实论”为基点。

2.揭露法西斯虚妄的假面。

3.反对风靡意大利银幕的“白色电话电影”和情爱片。

这些影片沉溺于无休止的情爱游戏,回避现实问题,无视民众疾苦。

(三)叙事创新1.纪录性:用纪录片的拍摄电影主要表现: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2.对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3.叙事特征:“去戏剧化”的叙事处理:情节松散,无因无果,高潮低调化,强调事件的偶然性、多义性。

第五章新浪潮1.“新浪潮”:指1958—1964年期间,在法国影坛上突然涌现出一批从创作观念、叙事方式、表现方式和制作方式均有所创新的青年导演,它的作品在欧洲重要国际电影节上频频获奖,对以后的电影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法国电影”新浪潮。

2.《电影手册》杂志创办于1951年,其主编安德烈•巴赞被称为“法国新浪潮电影之父”。

3.美国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在《电影史:简介》中把“新浪潮”导演分为两大类:“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

4.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制作特点:(1)经费少;(2)非职业演员;(3)以导演个人风格为主;(4)大量采用实景拍摄;(5)非情节化、非故事化;(6)制作周期短。

第六章新好莱坞时期1.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征(1)叙事结构打破传统电影戏剧式线性叙事模式,时空转换更加灵活,不再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而寻求开放式结构,社会意义与批判精神更强。

(2)角色设定人物不再定型化,而是性格复杂多变的圆形人物,善恶不再泾渭分明、简单对立的人物评判标准。

人物立体化与心理化增加了影片的层次与深度。

(3)镜头语言与综合技巧的创新重视陌生化和间离效果。

各种视角和速度的镜头变幻无常,镜头关系时常跳接,强化了视觉冲击力。

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增加了哲理内涵。

2.新好莱坞电影产生背景:(1)社会、政治背景:60年代美国社会动荡与社会危机:反共高潮、政治刺杀、民权运动、越南战争。

(2)经济背景:反垄断(派拉蒙判决),大制片厂开始瓦解,独立制片开始大量涌现。

(3)科学技术:电视的普及。

60年代中期,美国90%以上的家庭都使用电视。

(4)文化冲击: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民族电影兴起3.结合新旧好莱坞电影的发展过程,思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第七章新德国电影1.1962年,在第8届德国短片节上,一批来自慕尼黑的青年导演共同签署了《奥伯豪森宣言》,标志着新德国电影运动兴起。

2.“德国女性四部曲”:《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洛拉》、《维罗尼卡•弗斯的欲望》。

3.维姆•文德斯的旅行三部曲:《爱丽丝漫游城市》、《错误的运动》、《时间的旅程》。

第八章中国电影1.1905年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

2.1909年,美籍俄国人本杰明·布拉斯基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外资制片公司:亚细亚影片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