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岩石学3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国际地科联(IUGS)推 荐的侵入岩分类图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正 长 岩
(据D.L. Reid,1996) (根据赖兴运等,2000)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正 长 岩
矿物组合:碱性长石+辉石+橄榄石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 一、一般特征 第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
很少,仅占全部岩浆岩之0.6 %, 岩体不大 一、一般特征 1. 化学成分: (1) SiO2 53- 66 %, 属于硅酸饱和岩石 (2) (K2O+Na2O) 高,可达8-12 %,一般为9 % ± (3) = 3.3-9 属于中性岩类,钙碱性—碱性岩石
>90%
深成岩 浅成岩 喷出岩
中粗粒/似 橄榄岩 斑状结构 辉岩 细粒/斑状 苦橄玢岩
结构 金伯利岩 班状/玻璃 苦橄岩 质/隐晶质 科马提岩
钙 基性岩 45-53 无或很少
碱性 中性岩 53-66 <5%
酸性岩 >66 >20%
斜长石为 斜长石为 钾长石为 钾长石>
主
主
主
斜长石
主要为辉
石,可有
黑云母为
角闪石, 角闪石为主,次为黑 主,次为
黑云母, 云母,辉石,15-40% 角闪石,
橄榄石,
10-15 %
<90%
辉长岩 闪长岩 正长岩 花岗岩
辉绿岩 闪长玢岩 正长斑岩 花岗斑岩
玄武岩 安山岩 粗面岩 流纹岩
碱性 碱性岩 53-66
无 钾长石为 主,含似
长石
碱性辉石 和碱性角
闪石, <40%
霞石正长 岩
二 长 岩
(图据《岩石与矿物图鉴》,克里斯.佩伦特著,朱静江译,1996 ) (根据赖兴运等,2000)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二长岩
(MacKenzie等,1982)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4. 正长斑岩 (syenite porphyry)——浅成岩 呈小岩体、深成岩边部或者脉岩 矿物成分与正长岩相似 斑状结构 斑晶—— Or, 或者Am, Py ,Bi 基质——细粒-微粒,隐晶质 若无斑晶,则为微粒结构——微晶正长岩
2. 矿物成分: 浅色硅铝质矿物占优势,暗色矿物少,颜色比闪长岩浅, 一般为浅灰色,浅肉红色,色率<20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 一、一般特征
正长岩—粗面岩类的位置
Hale Waihona Puke 岩石系列 岩石类型 Si O2含 量 (%) 石英含量
长石种类和含量
超基性岩 <45 无
一般无长 石
橄榄石, 暗色矿物种类和含量 辉石,
(MacKenzie等,1982)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2. 二长岩 (monzonite) Or Pl, Pl自形程度好——向闪长岩辉长岩过渡 Q< 5% 暗色矿物含量稍高,30 %
3. 碱性正长岩(alkali syenite) (K2O+Na2O) 高 长石几乎都是碱性长石 暗色矿物——是碱性暗色矿物, 碱性Py,碱性 Am
块状、斑杂状构造 (3) 矿物: 主要矿物—— Or + Pl (碱性长石+中性斜长石) 次要矿物——Am, Bi, Py——三者之和约20%, Q < 5% 副 矿 物 —— 种类多,磁铁矿,锆石,磷灰石等 (4) 进一步命名:
含Am ——角闪正长岩 含Bi ——黑云母正长岩 含Py ——辉石正长岩
岩浆岩岩石学
第一章 总 论 第二章 各 论
二章 各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各论主要内容
第一节 橄榄岩—苦橄岩类(超基性岩) 第二节 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 第三节 闪长岩—安山岩类(中性岩) 第四节 花岗岩—流纹岩类(酸性岩)
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 第五节 正长岩—粗面岩类 第六节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第七节 脉岩类 第八节 火山碎屑岩类
3. 粗面安山岩 (粗安岩,trachyandesite)—相当 于二长岩 是向安山岩过渡,几乎不含Q的斑状岩石 , Or Pl 与粗面岩区别:除了含Or斑晶外,还有Pl和暗色矿 物斑晶
霞石正长 斑岩
响岩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二、侵入岩的主 要类型
主要类型包括:
深成岩—— 正长岩,石英正长岩, 二长岩,碱性正长岩
浅成岩——正长斑岩, 石英正长斑岩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1. 正长岩 (syenite)——深成岩
(1) 颜色:灰色—红色之间,如褐色,浅肉红色,浅灰 色, (2) 结构构造:中粗粒结构,似斑状,碱性长石构成斑 晶
暗色矿物的特殊形态:碱性的Py, Am,呈较长的长柱状、 针柱状、纤维状,是手标本鉴定之重要特征 可以含有霞石<5 %. Na[AlSiO4], 六方晶系,六方短柱状或厚板状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国际地科联(IUGS)推 荐的侵入岩分类图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三、喷出岩的主要类型
三、喷出岩的主要类型
1. 粗面岩 (trachyte)——成分相同于正长岩 (1) 中等浅色,灰-绿-黄-红 (2) 结构:斑状结构,表面粗糙,基质为隐晶质
块状构造,气孔构造 (3) 矿物成分与侵入岩相似,区别是长石为高温透长 石,也可以有正长石,斜长石
斑晶——透长石,或者Am, Py ,Bi (含量<20%) 基质——也是暗色矿物和长石,隐晶质
(4) 若含有少量Q斑晶——石英粗面岩——向酸性过 渡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三、喷出岩的主要类型
2. 碱性粗面岩 (alkali trachyte)—成分相同于碱 性正长岩 含有碱性暗色矿物——霓辉石,霓石等 长石主要是碱性长石(正长石,钠长石,透长石, 似长石),基本无Pl,
五节 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二、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5) 手标本上如何识别Or与Pl Or —— 钾长石,浅肉红色,卡氏双晶,阶梯状断
口 Pl —— 斜长石,灰白色,黄白色,聚片双晶细而密
集, 自形程度高
(6) 如果Q增加,达到5-20 %,则称为石英正长岩 是向花岗岩类过渡 (见分类三角图)
(7) 正长岩次生变化 Am, Py ,Bi —— 绿泥石化,绿帘石化 长石类 —— 高岭土化,碳酸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