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二 ppt课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二 ppt课件

• (2)B5培养基 是1968年由Galmborg等为培养大豆根细胞而设计的。其主 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这可能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从实 践得知有些植物在B5培养基上生长更适宜,如双子叶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
• (3)White培养基 是1943年由White为培养番茄根尖而设计的。1963年又 作了改良,称作White改良培养基,提高了MsSO4的浓度和增加了硼素。其 特点是无机机盐数量较低,适于生根培养。
• (4)Mg、S和Ca、Mg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又是激酶的活 化剂;S是含S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它们常以 MgSO4·7H20提供。用量为1—3mg/l较为适宜;Ca是构成 细胞壁的一种成分,Ca对细胞分裂、保护质膜不受破坏有 显著作用,常以CaCl2·2H2O提供。
微量元素: 指小于0.5mmol/L的元素,Fe,B,Mn,Cu,Mo,Co等。
第四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条件
知识目标:
• 掌握培养基配制、培养条件的控制
: 能力目标:
会配制培养基
Ⅰ 营养条件——培养基(culture medium)
A 概念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基质。在离体培养条 件下,不同种植物的组织对营养有不同的要求,甚至同一 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对营养的要求也不相同,只有满足 了它们各自的特殊要求,它们才能很好地生长。因此,没 有一种培养基能够适合一切类型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在建 立一项新的培养系统时,首先必须找到一合适的培养基, 培养才有可能成功。
养。
C 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可以分水、无机盐、有机物、 天然复合物、培养体的支持材料等五大类。
1水
• 是植物原生质体的组成成分,也是一切代谢过程 的介质和溶媒。它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物质。配制培养基母液时要用蒸馏水,以保持母 液及培养基成分的精确性,防止贮藏过程发霉变 质。大规模生产时可用自来水。但在少量研究上 尽量用蒸馏水,以防成分的变化引起不良效果。
• (2)P 是磷脂的主要成分。而磷脂又是原生质、细胞核的重要组 成部分。磷也是ATP、ADP等的组成成分。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中,向培养基内添加磷,不仅增加养分、提供能量,而且也促进 对N的吸收,增加蛋白质在植物体中的积累。常用的物质有 KH2P04或NaH2P04等。
• (3)K 对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以及氮素代谢等有密切 关系。K增加时,蛋白质合成增加,维管束、纤维组织发 达,对胚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浓度不易过大,一般为 1—3mg/L为好。制备培养基时,常以KCI、KN03等盐类提 供。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B 培养基的种类
• B,Mn,Zn,Cu,Mo,Co等,也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不可缺少的 元素,缺少这些物质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现象。
3 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
• 培养基中若只含有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常称为 基本培养基(basic medium)。
• 为不同的培养目的往往要加入一些有机物以利于 快速生长。
• (4)N6培养基 是1974年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 其特点是成分较简单,KNO3和(NH4)2SO4含量高。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 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
• (5)KM—8P培养基 它是1974年为原生质体培养而设计的。其特点是有机 成分较复杂,它包括了所有的单糖和维生素,广泛用于原生质融合的培
大量元素:指浓度大于0.5mmol/L的元素。其作用是:
• (1)N 是蛋白质、酶、叶绿素、维生素、核酸、磷脂、生物碱等 的组成成分,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在制备培养基时以NO3— N 和 NH4—N 两 种 形 式 供 应 。 大 多 数 培 养 基 既 含 有 N03—N 又 含 NH4—N。NH4—N对植物生长较为有利。供应的物质有KNO3、 NH4NO3等。有时,也添加氨基酸来补充氮素。
• 铁是一些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的组成成 分。同时,它又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培养基中的铁对 胚的形成、芽的分化和幼苗转绿有促进作用。
• 在制做培养基时不用Fe2SO4,和FeCl3(因其在pH值5.2以上, 易形成Fe(OH)3的不溶性沉淀),而用FeSO4·7H20和Na2—EDTA 结合成合物使用。
• 培养基的名称,一直根据沿用的习惯。多数以发明人的名字来命 名,如White培养基,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简称MS培养基), 也有对某些成分进行改良称作改良培养基。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培养基有几十种,常用的培养基及特点如下:
• (1)MS培养基 它是1962年由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细胞而设计的。 特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其养分的数量和 比例较合适,可满足植物的营养和生理需要。它的硝酸盐含量较其他培 养基为高,广泛地用于植物的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 良好。有些培养基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 培养基有许多种类,根据不同的植物和培养部位及不同的培养 目的需选用不同的培养基。
• 培养基的产生最早是Sacks(1680)和Knop(1681),他们对绿色 植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植物从土中主要是吸收无机盐 营养,设计出了由无机盐组成的Sacks和Knop溶液,至今仍在作 为基本的无机盐培养基得到广泛应用。以后根据不同目的进行改 良产生了多种培养基,White培养基在40年代用得较多,现在还 常用。而到60和70年代则大多采用MS等高浓度培养基,可以保证 培养材料对营养的需要,并能生长快、分化快,且由于浓度高, 在配制、消毒过程中某些成分有些出入,也不致影响培养基的离 子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