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兹克建筑奖【上】1979▌普利兹克建筑奖【上】:普利兹克奖创办人杰伊和辛迪·普利兹克都相信,有意义的奖项不仅可以鼓励和推动公众更关注建筑物,并且会启发设计者更精彩的创意。
┇本奖项冠名源自芝加哥的普利兹克家族,他们拥有著名的凯悦酒店集团,旗下酒店遍布世界各地,并因此扬名海外。
他们还长期积极赞助各项教育、科学、医疗及文化活动。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1922年—1999年)和妻子辛迪共同创立。
长子汤姆士·普利兹克是凯悦基金会的现任主席,他解释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生活在摩天大楼诞生的地方,那里到处都是路易斯·沙里文、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密斯·凡德罗等建筑伟人设计的经典作品,因此我们对建筑的热爱不足为怪。
”┇普利兹克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上以及奖金方面都参照了诺贝尔奖,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奖金和一个正式的获奖证书,自1987年开始还增加了一枚铜质奖章。
在此之前,为每位获奖者颁发的是一座限量版的亨利·摩尔的雕塑。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设计系”近期将系统分享“普利兹克建筑奖1979—2015”,分上中下三个章节完成】普利兹克建筑奖1979—1990: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埃森曼称他为美国建筑界的“教父”。
于1906年7月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2005年1月25日去世。
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建筑。
他是《国际风格:1922年以来的建筑》(1932)一书的作者之一,也是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建筑部的主任(1932~1934、1946~1957),为让美国人熟悉现代欧洲建筑,他做了很大的努力。
他为自己设计的住宅「玻璃屋」(1949)给他带来了声誉。
这个建筑冲击了密斯·凡·德·罗(后来在设计西格拉姆大厦时是他的合作者)的影响与经典引喻之间的平衡。
在为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部(1982)所做的设计中,他的风格有了明显的转变,是引起争议的后现代的里程碑。
1979年约翰逊成为获得普立兹建筑奖的第一人。
关于作品选:Bank of America CenterAT&T Corporate HeadquartersCrystal Cathedral1980年路易斯·巴拉干Luis Barragán:┇路易斯·巴拉干1902年出生于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Guadalajara),1927年开始在家乡执业,1976年美国现代艺术美术馆(MoMA)举办了他的个人作品展。
1988年11月逝去。
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的30-60年代,当时正值现代建筑的黄金时期,也是国际式建筑最盛行的阶段。
巴拉干的成功,首先归功于他对现代建筑这一时代特征的回应,其次是他对国际式建筑的批判性认识。
┇获得普利兹克奖后的获奖发言中说:“有一些事情很另人担忧,现在许多关于建筑的书籍都放弃了一些深植在我的意识当中的基本语汇与基本概念的使用:美丽,灵感,魔幻的,着迷的,平和,宁静,私密,惊异。
虽然我意识到我并没有在我的作品中完全的体现他们,但是他们将是我创作道路上永不停息的指路明灯。
”关于作品选:Cuadra San CristobalBarragan HouseTorres de satélite1981年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詹姆斯.斯特林(1926一1992)出生在格拉斯哥、在利物浦接受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参军,曾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
1945~1950年在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学习。
1949年曾作为交换生赴美,50年代初期在伦敦开业,1956~1963年与詹姆斯·高恩合伙,两人合作设计了汉姆居民楼,这座建筑被认为是新野兽派的代表作品。
1959年,斯特林为莱斯特大学设计了工程楼,在这座大楼中,他非常注意对交通线的组织。
1971年起与威尔福德一起工作。
到70年代后期,斯特林的建筑风格已发展为所谓高科技。
他对德国斯图加特新州立美术馆(1977~1984)的设计是古典主义与几何抽象的的后现代派的结合体,这一设计被许多人认为是他最大的成就。
他死后英国皇家建筑学会设立了以他命名的斯特林奖。
┇虽然斯特林为我们留下的建筑作品并不算多,而且我们也只能从他现存的作品中去探究他在设计中构思和灵感的蛛丝马迹,但他在设计中对空间、形体客体以及感知,反馈主体之间的把握是十分恰当得体的,不少参观过斯图加特美术馆的人都会由衷的感叹,在其中参观漫步,就像是是欣赏由建筑师为你撰写的建筑诗篇,而这样的诗篇所叙述的每一页轻重缓急正是我们想要听到的一样。
关于作品选:Florey BuildingJames Stirling1982年凯文·洛奇Kevin Roche:┇凯文·洛奇(1922年6月14日-)是一位重要的美国当代建筑师。
凯文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948年移民美国。
1964年成为美国公民。
他去美国时,起意环球旅行10年,每年为不同的建筑师工作。
伊利诺理工学院的研究生课程成为他的第一站,当时,密斯正执教于斯。
1951年,他加入位于密歇根州Bloomfield Hills的沙里宁事务所。
他未来的合伙人詹·丁克路亦于同年加入。
自1954年至Eero 沙里宁1961年辞世,凯文·洛奇是其最主要的设计成员。
┇在《当代建筑家》杂志中,C. 史密斯这样评论洛奇:“他示范了根据特定情况进行特殊设计的方法,因而其设计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多样的风格”。
此外,他称洛奇和丁克路:“在以政府、教育和商业机构为业主的当代美国建筑师中,他们是最大胆和善于创新的。
”洛奇坚信:建筑师不应该落入僵硬的设计框架中。
他拒绝别人给其作品贴标签或分类。
“建筑艺术是我们留给历史的印记,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法作出结论的艺术。
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在未完全理解建筑的本质之前不能专横的将它强归为某类艺术,而关于艺术谈的过多也将危险的将它混同于流行的时髦。
艺术的产生是艰难的,它源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思考,而绝非简单的接受或赞美。
”关于作品选:College Life Insurance Company HeadquartersThe Ford Foundation1983年贝聿铭Ieoh Ming Pei:┇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的建筑师。
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自哈佛大学毕业后,1948年加入地产商齐氏威奈公司,担任建筑部总监一职。
1955年,贝聿铭取得齐氏集团的协议成立I.M. Pei & Associates联合事务所,经两度更名后成为Pei Cobb Freed & Partners联合事务所。
贝聿铭个人所获的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院金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9年第一届日本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及年雷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2009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等等。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如果说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话, 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 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
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 向人们表明, 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 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 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关于作品选:Louvre MuseumMuseum of Islamic Art1984年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理查德·迈耶,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
1934年,理查德·迈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东北部的城市纽华克,曾就学于纽约州伊萨卡城康奈尔大学。
早年曾在纽约的S.O.M建筑事务所和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过许多大学的教职。
1963年,迈耶在纽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
1970年,理查德·迈耶和迈克尔·格雷夫斯、查尔斯·加斯米、彼得·艾森曼及约翰·海杜克等五人,由于理念相同,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见解也相近,所以他们便一同将作品集结出书,而由于其风格特殊,故人称纽约五人组。
而他们的作品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既便是建筑物的外观多半是光滑且纯白,有着现代主义雕塑风格,因此他们亦被称为白色派。
“白色是一种极好的色彩,能将建筑和当地的环境很好地分隔开。
像瓷器有完美的界面一样,白色也能使建筑在灰暗的天空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风格特征。
雪白是我作品中的一个最大的特征,用它可以阐明建筑学理念并强调视觉影像的功能。
白色也是在光与影、空旷与实体展示中最好的鉴赏,因此从传统意义上说,白色是纯洁、透明和完美的象征。
”关于作品选:Jubilee churchGetty Center1985年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汉斯·霍莱因,1934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从他早期求学期间,他表现出绘画天份。
但他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全世界公私收藏。
2014年4月24日在维也纳去世,享年80岁。
他除了建筑师外曾被形容为艺术家、老师、作家以及家俱与银器设计师。
汉斯·霍莱因的设计是“一个建筑师的空间感与金匠的工艺技术结合制造出的精巧艺术气氛”。
汉斯·霍莱因知道怎样对不同的事物进行不同的处理。
维也纳人喜欢戏剧,因为它不同于其它艺术,戏剧处于现实和幻觉的交叉点上。
汉斯·霍莱因认为,所有的建筑,事实上包括我们的全部生活,最终证明都只是一场舞台上的表演而已。
“建筑是一种由建筑物来实现的精神上的秩序……建筑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这种需求首先并不是体现在建立保护性的屋顶,而是体现在创造神圣的建筑和预示人活动的焦点——城市的兴起。
一切建筑都是有宗教意义的。
”关于作品选:Vulcania MuseumHaas Haus1986年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戈特弗里德·玻姆是德国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