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四、真假试题(每题1分,10分)1.在含水系统中,水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或转移的方向和限度也可以通过系统中水的化学势来反映。
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最活跃的区域是根尖分生区。
3.氮、磷和钾被称为“肥料的三种元素”,因为它们比其他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更重要。
4.绿色植物的气孔白天开放,晚上关闭。
5.叶绿素分子吸收光后会发出荧光和磷光。
磷光比荧光持续时间长。
6.蓝光的能量大于黄光的能量(按光量子计算)。
7.活细胞中线粒体的大小和形状不断变化。
8.有氧呼吸也被称为线粒体呼吸,因为整个有氧呼吸过程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9.当植物中的有机物长距离运输时,有机物通常从高浓度区转移到低浓度区。
10.当进行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时,当培养基中含有高CTK/赤霉素时,可以诱导芽分化。
5.问答;(每个问题10分,40分)1.淹水后植物叶子枯萎或变黄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说长期无氧呼吸会对陆生植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3.光呼吸的生理意义是什么?4.什么是次生植物?它们在植物生活和人类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6.作文题:12分NO3 -进入植物后是如何运输的?细胞的哪些部分在哪些酶的催化下被还原成氨?参考答案首先,名词解释:1.渗透:水通过半透膜从高水势地区向低水势地区移动的行为。
2.生物固氮:微生物自发或与植物(或动物)共生生长的过程,通过体内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3.指单位土地面积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率。
它是衡量光合面积大小的一个指标。
在一定范围内,作物的高产与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但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则相反。
合理范围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作物的类型、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而变化。
4.它指的是不受氰化物抑制的呼吸。
CRR简称CRR。
它的电子转移途径不是细胞色素系统,而是泛醌通过某种途径转移到氧。
末端氧化酶是抗氰化物的(或可选择的)氧化酶,其P/o比为1。
465.来源是指植物生产和输出同化产物的部分或器官,主要指用于光合作用的叶子、发芽种子的乳汁等。
库是指植物吸收和消耗同化产物的部分或器官。
这些部分或器官生长旺盛,具有非常活跃的代谢活动,如生长点、发育中的幼叶、花朵、果实等。
6.一种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小分子水溶性蛋白质,可与ca2+结合。
当与Ca2+结合时,它可以激活一些关键酶,从而调节许多代谢活动。
它是影响细胞活动的第二信使。
二。
填空:1.气孔蒸腾,角质层蒸腾,皮孔蒸腾2。
质体,前质体,叶绿体3.3: 13: 14: 12: 14.不使用O2不完全有机物的不太正式的能量5。
次生植物物质异戊二烯乙酰辅酶a6.种皮限制;胚胎繁殖并不完美。
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
三、选择题:1 . C2 . a3 . a4 . D5 . b6 . D7 . b8 . d9 . C10 . C4,真或假;1.√ 2、× 3、× 4、× 5、√ 6、√ 7、√ 8、× 9、√ 10、×。
V.问答1.答:遭受水涝的植物反而表现出缺水,如萎蔫或发黄,因为土壤中充满水分和缺氧,这会削弱细胞呼吸,并在短时间内影响主动吸水。
长期淹水会导致根系缺氧呼吸,产生和积累更多的酒精,使根系中毒伤害和吸水困难,导致叶片萎蔫和变黄,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2.答:长期无氧呼吸会导致植物伤害和死亡。
首先,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蛋白变性。
其次,由于每摩尔葡萄糖的无氧呼吸消耗的能量很少,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百分之几(约8%),植物需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因此,植物中的营养物质消耗过多。
第三,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该过程的中间产物形成的许多物质不能继续合成。
作物因涝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无氧呼吸持续时间太长。
3.答:①回收碳。
乙醇酸中四分之三的碳可以通过C2碳氧化环回收(2个乙醇酸转化为1个羟基乙酸,释放1个CO2)。
(2)维持C3光合碳减排循环的运行。
当叶片气孔关闭或外界CO2浓度较低时,光呼吸释放的CO2可被C3途径重新利用,维持光合碳还原环的运转。
(3)防止强光对光合机构的损害。
在强光下,光反应中形成的同化力将超过CO2同化的需要,从而导致叶绿体NADPH/NADP和ATP/ADP比值增加。
同时,光激发的高能电子会转移到O2,形成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会对光合膜和光合机构产生有害影响,而光呼吸作用可以消耗同化力和高能电子,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形成,从而保护叶绿体,避免或减少强光对光合机构的伤害。
474.答:来源于植物初级代谢产物的物质,如糖、脂肪和氨基酸,如藻类、酸和生物碱,被称为次级物质。
它们储存在液泡和细胞壁中,通常是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然而,一些次级生物是植物所必需的,如植物激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木质素等。
,这使植物具有一定的颜色和香味,以吸引昆虫或动物帮助授粉和促进物种的繁殖。
有些具有控制天敌的功能。
一些次级生物是重要的药物和工业原料,如酸等。
第六,作文题;答:植物吸收一氧化氮后,可以减少根或枝叶中的一氧化氮。
根、枝和叶的减少比例因不同植物和环境条件而异。
苍耳在根中没有硝酸盐还原,根吸收的NO3可以通过共生体径向运输。
也就是说,根表皮内皮层中的薄壁细胞导管通过根流或蒸腾流从根运输到枝和叶,被还原成氨,然后通过酶催化形成氨基酸和蛋白质。
在光合细胞中,硝酸盐在硝酸还原酶的催化下在细胞质中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叶绿体中在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催化下还原成氨。
在作物中,根中减少的硝酸盐量按以下顺序减少。
大麦>向日葵>玉米>燕麦。
当硝酸盐供应不同时,同一植物有不同的还原位点。
植物生理学测试问答15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8分)1.水临界期。
2.诱导酶。
3.红色水滴。
4.巴斯德效应。
5.三重反应。
6.可逆性二。
填空(每张0.5分,10分)1.在甲、乙相邻处有活的植物细胞,甲细胞有4个=-10巴和4个=+6巴;对于电池b,水应该从一个电池流到另一个电池,因为电池a的水势是,而电池b的水势是。
2.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需要三种元素的参与,即。
3.叶绿素a吸收的红光比叶绿素b更偏向,而蓝紫色光偏向更大。
4.光呼吸的底物是指光呼吸中底物的形成和氧化分别发生在、和这三个细胞器中。
5.在电子转移过程中,NADH+H+脱氢向UQ的电子转移反应受到抑制,而Cyt.b向Cyt.c的电子转移反应受到抑制;Cyt.a.a3转化为O2的反应受到抑制。
6.种子萌发的必要外部条件是、和。
此外,除了上述条件外,一些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刺激。
48三、选择题(每题1分,10分)1.随地吐痰是由于高温高湿的环境。
甲、乙由蒸腾拉力引起,丙由根系生理活动引起,丁由土壤水分过多引起,二。
植物根系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转运到植物的地上部分。
韧皮部B、质外体C、木质部D和合生体3。
C4植物CO2固定的初始产物是。
A.草酰乙酸b .甘油酸磷酸c .果糖-6-磷酸d .核酮糖二磷酸4.甘薯块根、水果和蔬菜在冬天变甜是酶促淀粉降解成糖的结果。
α-α-淀粉酶β-β-淀粉酶cα和β-淀粉酶d淀粉磷酸化酶脱落酸、赤霉素和类胡萝卜素都是由单位组成的。
异戊二烯乙,氨基酸丙,不饱和脂肪酸丁,甲基花酸6。
向日葵的取向属于锻炼。
趋光性b,趋光性c,趋光性d,光敏性7。
在温带地区,秋天开花的植物通常是植物。
A.日本b .长日c .短日d .绝对长日8.小麦分蘖期的生长中心是。
A.腋芽叶根叶鞘9。
植物细胞分化的第一步是。
细胞分裂,合成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细胞分裂素,生产生成极性10.甘薯块根、水果和蔬菜在冬天变甜是酶促淀粉降解成糖的结果。
α-α-淀粉酶β-β-淀粉酶cα和β-淀粉酶d淀粉磷酸化酶四、真假问题: (每题1分,10分)1.如果有一个完全饱和的细胞,当它被放入细胞液体浓度低50倍的溶液中时,它的体积不会改变。
2.固氮菌在含有15NH3的培养基中培养,固氮能力立即停止。
3.RuBP羧化酶/加氧酶是一种双向酶。
在大气氧浓度条件下,降低CO2浓度会促进加氧酶的活性,而提高CO2浓度会促进羧化酶的活性。
4.当植物气孔在白天开放时,CO2被PEP羧化酶羧化,苹果酸形成并储存在液泡中。
5.细胞质中的NADH+H+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内膜,而NADH上的电子可以49通过穿梭进入电子传输链。
6.β-淀粉酶可用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切断α-1,4-葡萄糖苷键。
这种酶也被称为内切淀粉酶。
7.任何除草剂对杂草的毒性都是相对的。
没有除草剂是绝对有毒或无毒的。
8.植物生长温度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与植物生命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点和最低温度点不同步,后者对高低温变化的耐受性更强。
9.植物生长是协调的。
营养器官生长得越旺盛,生殖器官发育得越好。
10.光敏色素通过酶的活性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化。
5.问答;(40分)1.植物叶片水势日变化简述(8分)2.固氮酶的特性是什么?简述生物固氮的机理。
(12分)3.根据光合作用碳同化的不同方式,高等植物可分为哪三类?(13分)4.在啤酒生产中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无发芽大麦种子的制糖过程?为什么?(7分)6.作文题:12分空气污染对植物造成损害的症状是什么?空气污染对植物的生理和生化过程有什么影响?提高植物对空气污染抵抗力的方法是什么?参考答案首先,名词解释:1.植物对水不是特别敏感。
作物水分的关键期是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时期。
2.也被称为适应性酶。
指最初不包含在植物中的酶,但可以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产生。
例如,水稻幼苗本来没有硝酸还原酶,但是如果在硝酸盐溶液中培养,酶可以在体内产生。
3.20世纪40年代,绿藻和红藻被用作研究不同光波的光合效率的材料。
发现当光波大于680 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吸收,但量子产率急剧下降。
这种现象被称为红点。
4.分子氧抑制发酵的现象,或分子氧抑制乙醇发酵的现象。
巴斯德首先在酵母中发现了这一现象。
5.乙烯能抑制黄化豌豆幼苗上胚轴的伸长生长。
促进其增厚生长;上胚轴失去了负生长特性,向侧面生长。
这三种反应被称为“三重反应”,是植物对乙烯的特殊反应。
6.回避:植物以各种方式设置一些障碍,以避免或减少逆境对植物组织的影响。
植物不需要在能量或新陈代谢方面对逆境做出反应。
这叫做回避。
二。
填空:50植物生理学测试及答案1名词解释(每个问题2分,XXXX时代d土壤45(3)脱落酸含量增加(4)生长停止并进入休眠状态(5)保护物质增加抗性增强的可能原因:⑴温度的逐渐降低是植物进入休眠的主要条件之一。
(2)长日照和短日照促进休眠,长日照防止休眠(3)光强:秋季光强强,抗寒性强:秋季光强弱,抗寒性弱(4)土壤含水量高,抗寒性差不要过多,提高抗寒性5]土壤养分充足,增强抗寒性不足,抗寒性降低3.答:⑴光合作用所需的腺苷二磷酸和腺苷二磷酸+与呼吸所需的腺苷二磷酸和腺苷二磷酸+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