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综合练习一
1.婚姻家庭的社会职能主要包括()。
A.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职能B.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
C.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 D.教育职能
2.在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家庭中,()是三位一体的。
A.父权 B.夫权 C.亲权 D.家长权
3.原始社会中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是()。
A.群婚制 B.杂婚制
C.对偶婚制 D.交换婚制
4.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家庭是一个亲属团体 B.家庭须有共同经济
C.家庭成员一般是亲属 D.亲属未必是家庭成员
5.从广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经历了哪几种历史类型()。
A.杂婚制 B.群婚制
C.对偶婚制 D.一夫一妻制
6.下列哪些因素反映了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
A.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 B.人类的性本能
C.种的繁衍 D.血缘联系
7.在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制度下,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婚姻不自由 B.男尊女卑
C.夫权统治 D.近亲通婚
8.二战后,当代资产阶级国家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趋势是()。
A.亲属制度中的封建残余进一步被破除
B.夫妻的法律地位形式上渐趋平等
C.确立婚姻自由原则
D.离婚问题上,从限制离婚主义向自由离婚主义发展
9.与1950年婚姻法相比,现行婚姻法对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对基本原则的补充 B.对结婚条件的修改
C.扩大家庭关系的调整 D.离婚条款的修改和增补
10.下列关于对偶婚制的陈述中,正确的有()。
A.对偶婚制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式
B.这种婚姻仍然以女子为中心
C.在对偶婚制下,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D.在相当长时期内,对偶婚制是和群婚制同时并存的
11.经济基础对婚姻家庭制度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有:()。
A.婚姻家庭制度产生并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B.婚姻家庭制度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C.婚姻家庭制度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不同类型的社会,各有与其相适应的婚姻家庭制度
12.下列陈述中表明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的作用的有()。
A.自然选择规律推动原始社会婚姻家庭形式的变化
B.禁止一定范围的血亲结婚
C.男性生理上相对于女性的优势决定了奴隶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支配
D.根据人的生理发育程度确定法定婚龄
13.下列关于“一夫一妻制”的产生的陈述中,正确的有()。
A.它产生于原始社会崩溃,阶级社会形成过程中
B.由于私有经济因素的积累,男性取得支配地位
C.它的产生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
D.它一产生便具有婚姻不自由、男尊女卑、夫权统治等特点
14.下列关于婚姻的理解,正确的有()。
A.婚姻必须是两性的结合
B.长期共同生活即可成立婚姻
C.婚姻双方具有夫妻身份
D.婚姻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认可
15.将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和修正前比较,增补和修正的内容主要包括()。
A.增设了婚姻无效和撤销的制度
B.明确了夫妻约定财产制
C.增设了亲权制度
D.把判决离婚的理由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改为“夫妻关系破裂”
16.我国封建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包办强迫婚姻 B.一妻多夫
C.漠视子女利益 D.男尊女卑
17.阶级社会中,婚姻家庭制度主要由以下哪几种社会规范构成()。
A.法律规范 B.政治规范
C.道德规范 D.习惯
18.下列关于亚血缘群婚制的陈述中,正确的有()。
A.它排除了兄弟姊妹之间的两性关系
B.它又被称作普那路亚婚制
C.在这种婚制下,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D.氏族制度是从这种婚制中直接发生的
19.下列陈述中,关于婚姻家庭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有()。
A.它是婚姻家庭形态在上层建筑领域中的反映
B.它是由各种法律规范构成的
C.它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
D.经济基础决定婚姻家庭制度
20.下列陈述中,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A.它包含物质的社会关系
B.它包含思想的社会关系
C.它由各种行为规范构成
D.它仅由法律规范构成「」
21.欧洲中世纪各国的婚姻家庭法的主要渊源来自三个方面()。
A.习惯法 B.罗马法
C.普通法 D.寺院法
22.群婚制的主要形式有()。
A.杂婚制 B.血缘群婚制
C.普那路亚婚制 D.对偶婚制
23.古代社会通行的有偿婚,包括( )。
A.买卖婚 B.交换婚 C.劳役婚 D.赠与婚24.导致婚姻终止的原因是( )。
A.配偶自然死亡 B.配偶被宣告死亡
C.配偶被宣告失踪
D.双方离婚
25.依据《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不准与外国人结婚的有( )。
A.现役军人和公安人员
B.外交人员和机要人员
C.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员
D.其他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
26.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婚姻法》第21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
A尚在校接受高中教育的子女 B.尚在校接受大学教育的子女
C.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D没有生活来源的成年子女
27.为了保障一夫一妻制原则的贯彻实施,必须反对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
A.重婚
B.买卖婚姻
C.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
D.借婚姻索取财物
28.婚姻家庭方面的身份关系,是基于下列哪些原因而发生的( )。
A.出生
B.结婚
C.收养
D.寄养
29.某甲被宣告死亡,后又重新出现,法院撤销了死亡宣告,则会有下列哪些后果()。
A.如甲妻尚未结婚,夫妻关系人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
B.如甲妻再婚,则夫妻关系已不存在
C.如甲妻再婚后又离婚,夫妻关系可自行恢复
D.如甲妻再婚后配偶又死亡,夫妻关系不可自行恢复
30.下列我国古代律法中,对婚姻家庭相关法律问题有成文规定的是()。
A.《明律》
B.隋《开皇律》
C.《唐律》
D. 《宋刑统》
31.我国古代结婚程序中的"六礼"包括以下哪几项()。
A.纳采问名
B.纳吉纳征
C.请期亲迎
D.亲迎庙见
32.夫妻人身关系的内容包括()。
A.姓名权
B. 计划生育义务
C.婚姻住所决定权
D.人身权
33.依照我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在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或儿童,可以不受下列哪些条件的限制()。
A.收养人须年满30周岁
B.收养人须无子女
C.只能收养一名
D.收养人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4.中国古代社会通行的有偿婚,包括()。
A.赠与婚
B.交换婚
C.劳役婚
D.买卖婚
35.根据2003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下列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A.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B.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C.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
D.复员军人的伤残补助金
36.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在下列哪些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A.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B.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并且双方离婚的
C.双方结婚不到一年的
D.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并且双方离婚的
37.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因下列哪些情形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B.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8.财产关系方面的亲权包括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财产的()。
A.管理权
B.法定的代理权和同意权
C.收益权
D.特定情形下的处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