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各地模拟默写真题和答案.pptx
高考语文各地模拟默写真题和答案.pptx
(3)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14、(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5、(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1、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2)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019 高考复习资料之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1、河北省邢台市 2018-2019 学年高三(上)期末测试 (1)庄子在《逍遥游》中先评价了列子的御风而行.接着指出
“
.
”.才能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
域.真正做到无所凭借。
2屈原《离骚》中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有
“
”。
10、山东省济南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1)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也认为应把别人当作自己修身养性的参
照.应该这样做“
.
”。
(2)庄子在《逍遥游》中先描述了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然后类比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
依赖性的句子是“
.
”。
(3) 昔日行走于高峻险拔的蜀道.人们步履艰难、神情惶恐.诚如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8、(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
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 湖 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3 《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4、(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烟斜雾横 雷霆乍惊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5、(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6、(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巴东
.
”两句深
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意义。
2屈原《离骚》中.“
.
”两句
以穿荷叶荷花制作的衣服来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向。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
“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
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8、 河北武邑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1)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诗人从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
驰椒丘且焉
止息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2、(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3、(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
书山有路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4、(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是“
.
”。
(3)李商隐《锦瑟》的尾联“
.
”承
前三联而来.抒发了无限怅恨之情。
4、山西省太原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 1)杜甫《登高》中. “
.
”道
3
书山有路
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传递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无限悲凉。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
象.“
(3)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25、(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6、(1)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2)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3)角
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7、(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之事”的原因,“
”一句表明了一个人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
4
书山有 路
出的原因。
(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形容楼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
,“ 满暖意.“
”一句形容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
(3)在 《 离 骚 》 中 , 面 对 世 俗 的 污 浊 不 堪 . 屈 原 失 意 彷 徨 . 走 投 无 路 . 但 他 坚 定 地 表 示 :
35、(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2)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
矣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36、(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37、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2)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书山有 路
1、(1).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3)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3、(1)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2)不畏浮云遮望眼 白缘身在最高层(3)此情可
度
2
书山有 路
44、(1)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此小大之辩也(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5、(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族秦者秦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一片神鸦社鼓
46、(1)剪不断.理还乱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47、(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覆压三百
余里.隔离天日。
48、(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呕哑嘲哳难为听 如听仙乐耳暂明 (3)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49、(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何必曾相识
32、(1)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33、(1)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3)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3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
3 ) 宋 濂 《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 节 选 )》 中 用
“
.
”两句描写了自己的衣饰和心
绪.表明自己求学时心中有快乐之事.故而不在意外在的物质匮乏。
5、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 届高三 2 月联考
1《琵琶行》中.白居易采用景物描写和听众反映来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琵琶女弹奏技 艺高
“
”. 饥 饿 的 路 人 也 不 会 接 受 ; 若
“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韩愈《师说》中.作者以孔子关于从师学习的言行为例加以论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
”两句。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9 届高三第一次毕业诊断及模拟测试 ( 1 )《论 语 》 中 告 诉 我 们 当 见 到 “ 贤” 和 “ 不贤 ” 时 . 我 们 应 该如 何去 做 的 句子 是
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的两句 是“
.
”。
3王之涣曾写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而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与之有 异
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2、山西省五地市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1《论语·为政》中.“
.
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
2 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两句 ”
”的境界。
(2)《 蜀 道 难 》 中 李 白 从 听 觉 角 度 生 动 描 写 蜀 道 中 水 流 湍 急 势 猛 的 诗 句 是 :
“.
”。
(3)郦道元在《三峡》中引用渔者歌词渲染三峡秋季凄凉氛围的语句是
:“
.
”。
7、湖南省岳阳市 2019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
19、(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且举世
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0、(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其负大舟也无力(2)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3)其出
人也远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1、(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步余马于兰皋兮
超的诗句是:“
.
”
2荀子在《劝学》中.用“
.
”
这两句话告诫人们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习收获更大。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真挚淳朴的诗句是
“
.
”
6、2019 年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做到宠辱不惊.是因为他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