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辩证关系及一些可靠性重要概念和问题

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辩证关系及一些可靠性重要概念和问题

安全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结课论文
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
专业: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学号:*********
课时:一至八周周日一二节
可靠性与安全性辩证关系及一些可靠性重要概念
摘要:可靠性是规定任务过程中不发生不能完成规定功能故障的概率,而维修性是故障以后通过维修而恢复规定功能的概率,安全性是不发生机毁人亡事故的概率,这3个指标内涵的主体没有重叠。

而可用性则是在具有一定保障资源的前提下可靠性与维修性两者的综合指标,保障性实质上是突出强调完备保障资源的可用性指标。

因此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乃是互相独立的3个基本指标。

由于可靠性、维修性都是产品使用效能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将可靠性与维修性综合而成可用性,可获得适用于可修系统的广义指标。

有时为了强调某方面的要求,提出新名称的指标。

例如为突出强调保障资源完备性而提出保障性指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此改变新指标与原指标之间原有的从属关系,因而将新指标就此从原指标中分立出去视做独立指标是错误的。

关键词: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安全性、辩证关系
我很高兴能在能在我大三之际接触到这样一门让我打心底感到有作用的公选课,安全技术是一门大学问,上网搜索了一下不少高校都有安全技术这门学科。

可以说安全技术是伴随着事故和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大而产生的,没有对人类生命财产的重视就不会产生这门科学技术。

经过这门课的教育,我了解到安全技术可以应用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微不足道的细节,大到一个重要工程项目,比如说我们所了解的民用核工程项目、大型民用客机项目、重大水利水电项目等。

作为可靠性工程科班学生我很幸运有机会去学习一些产
品、项目、工程等系统可靠性如何评估、如何设计系统可靠性和如何分析系统产生故障的原因等这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也希望在这方面有所发展,一方面出于自己的热爱,一方面出于对国内这方面科班出身的人才较少的考虑,想必在不久的将来可靠性的观念会在社会中形成普遍的意识。

一、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辩证关系
然而可靠性技术和安全性技术到底如何可以扯上关系呢,这两个概念有什么样的辩证关系呢?下面让我一一说明。

我们首先从二者的定义着手解释,通俗的讲,可靠性就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不出现故障或者能够保持正常工作的概率,也就是说可靠性高的产品出现故障的机率小点,平均运行时间长点。

安全性技术,就我的理解是人们应用世界的普遍规律和客观真理来保证人类社会中各种活动、事件不对人类或者自然界造成伤害的技术。

其次,可靠性技术和安全性技术它们各自使用的领域也是不同的,据我所知,可靠性工程是一门探“因”究“理”:分析出事情(故障)发生原因及机理并保证产品或系统不出故障和尽量少出故障的技术。

而安全性技术是研究怎样避免人的伤亡的技术。

再次,产品或系统具有可靠性是其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可靠性解决的是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强“质”保“安”,提高产品质量,尽可能保障产品安全性,它并不能彻底的防止安全事故的产生,也就是可靠不一定安全,但安全一定可靠。

由此可见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关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靠性更加重要一点。

有美国人预言:今后只有那些具有高可靠性指标的产品
和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

日本人预言:今后产品竞争的焦点是可靠性。

以上就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二、一些可靠性重要概念
可靠性: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又称狭义可靠性。

维修性:已经失效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修复到正常工作的能力
可用性:在规定的维护修理使用条件下,产品在执行任务期间某一时刻处于良好状态的能力,它是狭义可靠性和维修性的综合,又称有效性。

保障性:保障性实际和可用性有着本质的联系,只是我们突出强调了维修人员、设备、技术的重要性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的重要的名词而已。

综合看来这些指标无非就是为了评估和保障产品和系统的使用性能。

上面已经论述的有可靠性、维修性、可用性、保障性、安全性。

从本质意义上看,可靠性是规定任务过程中不发生不能完成规定功能故障的概率,而维修性是故障以后通过维修而恢复规定功能的概率,安全性是不发生机毁人亡事故的概率,这3个指标内涵的主体没有重叠。

而可用性则是在具有一定保障资源的前提下可靠性与维修性两者的综合指标,保障性实质上是突出强调完备保障资源的可用性指标。

因此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乃是互相独立的3个基本指标。

由于可靠性、维修性都是产品使用效能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将可靠性与维修
性综合而成可用性,可获得适用于可修系统的广义指标。

有时为了强调某方面的要求,提出新名称的指标。

例如为突出强调保障资源完备性而提出保障性指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此改变新指标与原指标之间原有的从属关系,因而将新指标就此从原指标中分立出去视做独立指标是错误的。

二、总结
随着蒸汽时代和电器时代的匆匆离去,人类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然而这并不意问着我们的生活也摆脱了安全问题的威胁,恰恰相反,安全问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的增加了。

因为信息化时代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方便,同时由于组成产品的部件从过去简单少数变成了现在的复杂多数,并且我们的产品大多依赖于电气、电子、程序、编码等容易出现故障的高精尖技术。

但是,在困难面前人类并没出现萎缩退步的现象,反而我们会迎难而上,迎接新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各种难题。

以上我只讨论了工程技术领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并且阐释了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辩证关系,然而这些内容是最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我未来的路还很长,我相信保持一颗热爱知识,热爱世界和勇于实现自我的心,前路虽长但梦想不断。

参考资料
[1] 陈洪根,可靠性工程课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3年9月。

[2] 周正伐,《可靠性工程技术问答200例》,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年5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