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pptx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pptx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
(一)草原生态环境问题
1、草原生态环境脆弱,草地资源严重退化
草原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直接造成旅游 环境容量有限,这就限制了草原旅游不能走大 众观光旅游线路。
内蒙古至今还保留着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 一味追求短期的利益,导致草地资源严重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
(三)旅游开发模式问题
不同的旅游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未来旅游发展方向、旅游收益 率和环保目标等。目前共有两种大类的旅游发展方式即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
观光旅游方式的特点是:短时期内人流量大,形成规模化发展;停留时间短, 一般1-2天;旅游附加值低,主要靠门票经济,旅游产业不能充分发展;对环境造 成的负面影响是集中式破坏。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
(二)草原旅游产品问题
2、开发方式简单,以观光为主,活动内容雷同,接待档次偏低
主要是因为:各地、各景区(点)各自为政,以资源为导向展开,忽略了游客 深层次需求,忽略了区域草原旅游开发的整体性,没有分级、分类进行,致使草 原旅游产品组合开发处于低水平状态。
总之,不恰当的旅游生产活动和旅游者行为,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 组成要素(主要是地貌、土壤、植被、水体、大气和动物)产生了破坏 或构成了威胁,出现了地貌破坏、水体富营养化、大气质量下降,表土 变薄,土壤板结,植物损伤等生态环境退化或破坏现象,进而使草原旅 游区整体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景观价 值。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
(二)草原旅游产品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内容不丰富,文化挖掘浅,吸引层次偏低
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产品体系不丰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吸引层次偏低。依托草原生态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开发的草原旅游产品大多为草 场观光、民族风情观光,但草原旅游资源与旅游文化的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草 原旅游产品出现大区域的同质化,缺乏明显的特色和突出的优势。旅游接待设施 和服务档次低,活动内容不丰富,文化含量少,民族特色简单雷同,旅游产品内 容显得单调,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感,地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此外,内蒙古水资源的缺乏、春季4-5 月来自蒙古的风沙等客观限制因素,不仅 制约着草原的发展、牧民的生存,也是制 约草原旅游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二、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
(一)发展草原度假,优化产品结构布局,支持蒙医养生度假产品
1、优先发展高档草原度假区
旅游资源优越,水资源丰富、对外交通方便的景区建 设高档度假村、开发主题活动,吸引高消费群体游客。
2、积极引导和发展牧民客栈
资源条件一般,交通条件便利、规模较小的草原可以 发展牧民客栈。
3、优化布局度假村与牧民客栈
合理设置高档度假村,优化配套草原牧民接待客栈, 在接待档次与空间组合上,形成功能错位,市场补பைடு நூலகம்的 整合发展态势。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草原旅游发展对草原旅游地及其中的植物、动物 产生干扰和胁迫。
草原旅游的负面影响威胁了草原动物的生存环境。 其次,旅游生产、旅游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和旅游者带入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草原环境。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
(一)草原生态环境问题
根据国家环保局统计资料:我国草原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内蒙古 自治区退化草原面积已占自治区草原面积31.77%。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
(一)草原生态环境问题
2、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草原各项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 响,是随游客数量增加而增加。
『2012年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论坛』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模式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2012.5
演讲者单位介绍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作为一个全国性旅游人才研发机构, 主要职能:
研究中国旅游人才需求特征与发展规律,为各级旅游部 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提供旅游人才的规划编制和政策咨询服 务;建立国家旅游人才信息库和国家旅游人才信息网,定期 发布全国旅游人才供需信息,为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事业 单位提供旅游人才信息服务;承担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事 业单位委托的高层次旅游人才开发与培训工作。
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景点和线路还不是很多,草原旅游资源也还 有待进一步开发,旅游产业化不够,没有形成旅游龙头企业。
致使旅游市场企业行为少,政府行为多,接待型旅游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旅 游市场营销的手段较少,能力较弱,旅游季节性影响相对较大,旅游对外宣传力 度不大,缺少地区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品牌效应。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前言
21世纪是以健康、放松为主要目和特征的休闲度假旅游时代。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草原旅游资源丰富,其草原旅游自20世纪90年 代发展至今,目前在国内和东亚具有一定知名度,已经树立了草原旅游的 品牌和形象。但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旅游总体上仍处于观光旅游发展 阶段,没有很好地充分地考虑现势的国民休闲度假新需求,草原旅游产业 发展方向亟待进行调整、提升。 内蒙古拥有草原和高原的自然优势,同时又具有多民族的文化优势,开 发高品质草原度假旅游产品,建设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是内蒙古旅游发展 的主要方向。
休闲度假方式的特点是:长期、均衡发展,人流量分散在各个季节和月份,单 次停留时间较长,一般为2-5天之间,旅游附加值高,旅游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
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较少。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
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
(四)其他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