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我们有时会为这一天的行程做一些安排,但你知道你的身体在这24小时当中都在做什么吗?
1点:进入浅睡阶段,易醒
此时人体对疼痛最敏感,一些小隐患会表现出来。
比如:有人会因后背痛而醒来,可能是颈椎病发作或心脏病的前兆,不可轻易忽视。
消化道出血易在半夜0~2点发作,此时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加,加上胃部清空,加剧了消化道损伤。
有溃疡的人如出现心率加快、四肢冰冷、头晕目眩,甚至便血等表现,应尽快就医。
2点:肝脏紧张工作
这时是深睡眠期,大多数器官都在休息,肝脏却是最“兴奋”的时候,分解、排出一天的毒素。
不少加班的人要注意尽量不喝咖啡、茶等含咖啡因的饮料,饿了喝点小米粥,吃点水果。
避免情绪激动,工作两个小时放松半小时。
在深睡眠期醒来,会导致整体睡眠质量下降,因此睡前避免饮水过多,以免起夜。
3点:血压低,脉搏、呼吸次数少
若在凌晨被憋醒,要警惕心衰的可能。
少数糖尿病患者在凌晨3点左右,血糖逐渐升高,导致清晨空腹血糖高。
患者可少食多餐,不要吃得过饱;临睡前1小时左右加餐1次,少量摄入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比如:一杯牛奶、一小碗稀饭或几片面包等,有助于提高夜间胰岛素的分泌量和敏感性。
文章导读
4点:猝死、中风高发
此时人体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变慢,容易引发血栓。
夜晚迷走神经兴奋,如果熬夜太久,会导致血压波动大,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若出现呼吸不畅、肢体麻木、口角歪斜等症状,应想到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可能。
凌晨4点还是夜间低血糖的高发时刻,表现为出汗、心慌、做噩梦等。
胃不好的糖尿病患者睡醒后要留意自身感觉,可在睡前吃点可缓慢吸收的食品,如一杯酸奶、一份水果、几块饼干等。
5点:阳气升华,精神饱满
这时如果上厕所太过用力或外出剧烈晨练,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出血。
所以醒来不要急着起床,最好继续睡一会。
起床时先仰卧一会,睁大双眼,适应由睡至醒的交替过程。
然后搓热手掌“干洗脸”1分钟。
随后慢慢坐起,呈半卧位,用手指梳头100下,持续2~3分钟。
6点: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这时机体已经苏醒,不妨起床。
晨起先喝一杯温水,促进大肠兴奋。
可以适度晨练,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
高血压患者需在此时用药。
文章导读
7点:免疫力最强
起床梳洗完毕后,身体完全活动开了,这时吃早餐最合适。
8点:激素分泌旺盛
此时全身各种激素分泌旺盛,记忆力和工作效率非常高,可以整理一天的工作计划。
如果想通过锻炼达到减肥效果,那么早上8点这个时段锻炼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在吃饭前有一定运动量的锻炼,身体需要消耗很多能量,那时,燃烧的是脂肪,而不是糖分,因此可以达到快速减肥的效果,但运动时,记得要多喝些水。
9点:大脑兴奋,痛感降低
此时精力旺盛,对痛觉也不敏感,此时是体检、打针、手术的好时机。
上班族可以泡一杯花茶,提升精神。
文章导读
10点:精力充沛,工作积极
这时的创造力和工作动力非常强,甚至会忽略身体不适。
这段时间也是身体吸收的活跃阶段,水果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新陈代谢起到促进作用。
上班族可吃点水果,补充大脑所需能量。
但此时空气质量较差,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最好不要出门,可坐在窗前晒晒太阳。
11点:人体不易疲劳
此时几乎感觉不到工作的劳累,但仍要注意每工作50分钟,休息10分钟,离开电脑,到窗户前看看外面的绿树,做做伸展运动。
12点:精力十足,能量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