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浮力是力学中应用性较强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次课是在学完
浮力知识的基础上对浮力知识进行的一次巩固性、系统性的复习。
浮力知识的抽象性、综合性较强,较多的用到了前面的知识,对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
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
探究实验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用浮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过
程与方法
将日常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探究、观察
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使用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对浮力知识获得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巩固性练习等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及公式;物体的浮沉条件。
四、教学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及公式的应用
五、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六、教学课时:1 课时七、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同学们看大屏幕:观察四幅图想一想,热气球、飞艇为什么能浮在空中,人、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因为他们受到了浮
力的作用,本节课我们对浮力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课件展示内容)
(让学生板书浮力示意图加深对浮力三要素的理解。
)
浮力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结合课件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明确当物体下表面不受液体压力时,此物体不受浮力,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下表面所受压力。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思考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后作答。
(课件展示以下内容)
1、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教师提问:浮力的计算方法有那些,应用最广泛的是哪一种?引导学生导出阿基米得原理及计算式。
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课件展示)
师进一步强调:浮力的大小、计算公式和应用范围及影响
因素。
(课件展示)
师生共同总结:浮力的计算方法(课件展示)
【典型例题】:1、(2015•乐山)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秤示数为6N,当物体浸
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是
4N,g=10N/kg。
求:
(1)物体的重力G;
(2 )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
(3))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V 和物体的密度ρ
进一步巩固浮力的计算方法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在什么情
况下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引导学生分析后小结。
物体的浮沉条件(课件展示)
【典型例题】:2、(2015•泰安)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则()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
密度
D.图中,盐水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盐水
对乙杯底的压强
通过例题进一步巩固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评测练习】
1、(2015•张家界)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得某物体重8.9N,现
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7.9N,则物体
所受到的浮力是N,该物体的体积是m³
2、(2015•福州)2015 年3 月19 日,我国首次用水下机器人在南海
3000 m 深的海底插上国旗。
若不计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
力,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
A.受到的重力逐渐减小
B.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渐减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增大
3、(2015•张家界)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变小,船体上浮一些
B.浮力变大,船体下沉一些
C.浮力不变,船体下沉一些
D.浮力不变,船体上浮一些
4、(2015•广西)把体积为2×10﹣3m3、重为12N 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g 取10N/kg)()
A.漂浮,F浮=20N B.漂浮,F浮=12N
C.沉底,F浮=20N D.沉底,F浮=12N。
5、(2015•青海)如果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密度分别为ρ 甲、ρ
的两杯盐水中,鸡蛋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所受的浮力乙
分别为F 甲、F 乙,下列判断正确是()
A.ρ甲<ρ乙 F 甲=F 乙
B.ρ甲<ρ乙 F 甲<F 乙
C.ρ甲>ρ乙F 甲=F 乙
D.ρ甲>ρ乙F 甲>F 乙
6、(2015•庆阳)将质量为3kg 的木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
如图所示,待木块静止时,其下表面距水面
0.06m(g=10N/kg),求:
(1))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
(2))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