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板重要测试点

主板重要测试点

主板重要测试点.1 主板总线本节主要介绍主板的总线分类、总线的作用。

读者在使用测试点时,能认识AB、DB、CB 代表的含义就达到学习本节的目的了。

3.1.1 主板总线的分类1.按总线功能分(1)地址总线(AB):用来传递地址信息。

(2)数据总线(DB):用来传递数据信息。

(3)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送各种控制信号。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是用来传送地址信息的信号线,其特点如下:地址信号一般都由CPU 发出,当采用DMA(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内存访问)方式访问内存和I/O 设备时,地址信号也可以由DMA 控制器发生,并被送往各个有关的内存单元或I/O 接口,实现CPU 对内存或I/O 设备的寻址(在PC 中,内存和I/O 设备的寻址都是采用统一编址方式进行的),即采用单向传输。

CPU 能够直接寻找内存地址的范围是由地址线的数目(由于一条地址总线一次传送一位二进制数的地址,故也叫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的,即PC 系统中所能安装内存容量上限由CPU 的地址总线的数目决定。

(2)数据总线DB(Data Bus)是用来传送数据信息的信号线,这些数据信息可以是原始数据或程序。

数据总线来往于CPU、内存和I/O 设备之间,其特点如下:双向传输,三态控制。

既可以由CPU 送往内存或I/O 设备,也可以由内存或I/O 设备送往CPU。

数据总线的数目称为数据宽度(由于一条数据线一次可传送一位二进制数,故也称位数),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 一次传输的数据量,它决定了CPU 的类型与档次。

(3)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是用来传送控制信息的信号线,这些控制信息包括CPU 对内存和I/O 接口的读写信号、I/O 接口对CPU 提出的中断请求或DMA 请求信号、CPU 对这些I/O 接口回答与响应的信号、I/O 接口的各种工作状态信号以及其他各种功能控制信号。

控制总线来往于CPU、内存和I/O 设备之间,其特点是:有单向、双向、双态等多种形态,是总线中最复杂、最灵活、功能最强的,其数量、种类、定义随机型不同而不同。

2.按总线的层次结构分(1)CPU 总线:包括CPU 地址线(CAB)、CPU 数据线(CDB)和CPU 控制线(CCD)(用来连接CPU 和控制芯片)。

(2)存储器总线:包括存储器地址线(MAB)、存储器数据线(MDB)和存储器控制线(MCD),用来连接内存控制器(北桥)和内存。

(3)系统总线:也称为I/O 通道总线或I/O 扩展总线,包括系统地址线(SAB),系统数据线(SDB)和系统控制线(SCD),用来与I/O 扩展槽上的各种扩展卡相连接。

(4)外部总线(外围芯片总线):用来连接各种外设控制芯片,如主板上的I/O 控制器(如硬盘接口控制器、软盘驱动控制器、串行/并行接口控制器等)和键盘控制器,包括外部地址线(XAB)、外部数据线(XMB)和外部控制线(XCB)。

3.1.2 主板总线的性能指标1.总线主要的技术指标(1)总线的带宽(总线数据传输速率)总线的带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送的数据量,即每秒钟传送MB 的最大稳态数据传输率。

与总线带宽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是总线的位宽和总线的工作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线的带宽=总线的工作频率×总线的位宽。

(2)总线的位宽总线的位宽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或数据总线的位数,即32 位、64 位等总线宽度的概念。

总线的位宽越宽,每秒钟数据传输率越大,总线的带宽越宽。

(3)总线的工作频率总线的工作时钟频率以MHz 为单位,工作频率越高,总线工作速度越快,总线带宽越宽。

3.1.3 主板重要测试点概述主板重要测试点就如同人身上的穴位一样,可以通过重要测试点简单地判断故障位置,因此学习主板重要测试点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缩小故障范围,尽快达到快速解决故障的目的。

3.2 主板ATX 电源接口重要测试点3.2.1 主板ATX20 针电源接口定义主板ATX20 针电源接口引脚定义如图3-1 所示。

图3-1 ATX20 针电源接口引脚定义1:3.3V(橙色)提供+3.3V 电压。

2:3.3V(橙色)提供+3.3V 电压。

3:GND 地线(黑色)。

4:5V(红色)提供+5V 电压。

5:GND 地线(黑色)。

6:5V(红色)提供+5V 电压。

7:GND 地线(黑色)。

8:POK(灰色),Power OK,指示电源正常工作(PW_OK 和POK 表示意义相同)。

9:5VSB(紫色)提供+5V(Stand by,简写SB,表示待命电压)电压,供电源启动电路用。

(注:在电路图中5VSB 常表示为5V_SB 或+5VSB。

)10:12V(黄色)提供+12V 电压。

11:3.3V(橙色)提供+3.3V 电压。

12:-12V(蓝色)提供-12V 电压。

13:GND 地线(黑色)。

14:PSON(绿色)电源启动信号,低电平,电源开启;高电平,电源关闭。

15:GND 地线(黑色)。

16:GND 地线(黑色)。

17:GND 地线(黑色)。

18:-5V(白色)提供-5V 电压。

19:5V(红色)提供+5V 电压。

20:5V(红色)提供+5V 电压。

注意:在测量A TX 电源接口对地阻值时,需断电测量。

常用测试点有:橙色3.3V、红色5V、黄色12V、紫色5VSB,若测得对地阻值不低于20Ω则为正常,有的主板14Ω也为正常值。

若对地阻值低于20Ω或有的低于14Ω可判断主板负载有短路。

若测得主板ATX电源接口对地阻值不正常通常不能通电,否则会烧坏主板上的芯片。

3.2.2 主板ATX24 针电源接口定义及实物图(如图3-2 和图3-3 所示)图3-2 主板ATX24 针电源接口引脚定义ATX 电源24 针与20 针定义基本一致,24 针电源接口是在20 针的基础上增加了后面4 个引脚,分别为黄色12V、红色5V、橙色3.3V 和地线。

图3-3 主板ATX24 针电源接口实物图3.2.3 主板辅助4 针电源定义4 针电源接口主要为CPU 供电电路供电,有两个地线和两个供电引脚(黄色12V),如图3-4 所示。

图3-4 ATX4 针电源接口3.2.4 主板辅助8 针电源定义8 针的电源接口与4 针的电源接口定义基本一致,同样,黄色12V 为主板的CPU 供电电路供电。

4 针与8 针的黄色12V 对地阻值一般不低于20Ω为正常,有的主板14Ω也为正常数值。

图3-5 ATX8 针电源接口.3 主板CPU 重要测试点及CPU 假负载的使用方法3.3.1 Intel 478 针假负载478 针CPU 假负载正、底面图如图3-6 和图3-7 所示。

图3-6 478 针CPU 假负载正面图图3-7 478 针CPU 假负载底面图478 针CPU 工作条件(各CPU 的工作条件即为CPU 的重要测试点,可通过在假负载上测CPU 的工作条件来判断CPU 的故障范围):(1)核心供电为1.1V~1.85V(对于建基975 主板0.9V 也正常)。

(2)时钟信号电压:0.45V(一般只要核心供电正常,可直接装上CPU 测试)。

(3)复位信号电压:1.5V(在按RST 键时有1.5V—0V—1.5V 的电压跳变,则为正常)。

(4)PG 信号电压:1.5V。

3.3.2 Intel 775 针CPU 假负载(如图3-8 和图3-9 所示)图3-8 775 针CPU 假负载正面图图3-9 775 针CPU 假负载底面图775 针CPU 工作条件:(1)核心供电为1.1V~1.5V,参考电压为1.2V。

(2)时钟信号电压:0.3V~0.7V。

(3)复位信号电压:1.2V(在按RST 键时有1.2V—0V—1.2V 的电压跳变,则为正常)。

(4)PG 信号电压:1.2V。

3.3.3 AMD 462 针CPU 假负载(如图3-10 所示)462 针CPU 工作条件:(1)核心供电:1.45V~1.75V。

(2)时钟信号电压:1.1V~1.8V。

(3)复位信号电压:1.5V(在按RST 键时有1.5V—0V—1.5V 的电压跳变为正常)。

(4)PG 信号电压:2.5V~5V 高电平有效。

图3-10 AMD 462 针CPU 假负载正面图3.3.4 AMD 754 针CPU 假负载(如图3-11 和图3-12 所示)754 针CPU 工作条件:(1)核心供电为1.1V~1.65V。

(2)时钟信号电压:0.2V~0.6V。

(3)复位信号电压:1.2V~1.5V(在按RST 键时有1.5V—0V—1.5V 的电压跳变为正常)。

(4)PG 信号电压:1.5V~2.5V 高电平有效。

图3-11 AMD 754 针CPU 假负载正面图图3-12 AMD 754 针CPU 假负载底面图.3.5 AMD 939 针CPU 假负载(如图3-13 和图3-14 所示)图3-13 AMD 939 针CPU 假负载正面图图3-14 AMD 939 针CPU 假负载底面图939 针CPU 工作条件:(1)核心供电为1.2~1.5V。

(2)时钟信号电压:0.2V~0.6V。

(3)复位信号电压:1.2V~1.5V(在按RST 键时有1.5V—0V—1.5V 的电压跳变,则为正常)。

(4)PG 信号电压:1.5V。

3.3.6 AMD 940 针CPU 假负载(如图3-15 和图3-16 所示)图3-15 AMD 940 针CPU 假负载正面图图3-16 AMD 940 针CPU 假负载底面图940 针CPU 工作条件:(1)核心供电为1.2V~1.5V。

(2)时钟信号电压:0.2V~0.7V。

(3)复位信号电压:1.8V(在点RST 键时有1.8V—0V—1.8V 的电压跳变为正常)。

(4)PG 信号电压:1.8V。

3.3.7 AMD AM2+(940 针)CPU 假负载(如图3-17 和图3-18 所示)AM2+ CPU 工作条件:(1)核心供电为1.2V~1.5V,总线电压为VTT 1.2V。

(2)时钟信号电压:0.2V~0.6V。

(3)复位信号电压:1.2V~1.5V 或2.5V。

(4)PG 信号电压:1.2V~2.5V 高电平有效。

图3-17 AMD AM2+ CPU 假负载正面图图3-18 AMD AM2+ CPU 假负载底面图3.4 主板内存重要测试点3.4.1 SDR 内存重要测试点(如图3-19 所示)图3-19 SDRAM 内存测试点①供电:168 脚,3.3V。

②时钟:42 脚、79 脚、125 脚、163 脚,工作电压1.1V~1.6V。

③系统管理总线:82 脚和83 脚对地阻值一般为600Ω左右为正常值(测量82 脚与83脚时,对地阻值必须一致),连接南桥与时钟芯片(工作电压3.3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