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3-08-21T14:25:51.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2期供稿作者:林琨梁佩珊[导读] 肺炎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的主要常见病,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林琨梁佩珊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人民医院 530100)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86例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86例患儿中男孩45例(52.3%),女孩41例(47.7%)。
年龄:小于1岁73例(占84.9%),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最多,46例(53.5%)。
病原以细菌感染为主。
86例病例中81例治愈(治愈率94.2% ),家长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好发于婴幼儿,易并发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以细菌感染为主,早期综合治疗是关键,有效的改善机体缺氧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特点治疗分析【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017-02 肺炎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的主要常见病,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5岁以下小儿死亡总数,肺炎占1/3-1/4。
[1]临床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症肺炎和重症肺炎。
轻症肺炎以呼吸系统症状、体征为主;重症肺炎除轻症肺炎表现外,合并其他系统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全身中毒症状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本文对我院2009年3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86例婴幼儿重症肺炎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线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2013年5月间我院共收治疗86例小儿重症肺炎。
均符合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断,诊为标准参考儿科学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⑴有呼吸系统受累表现;⑵全身中毒症状明显;⑶除发生呼吸系统改变处,可发生其他系统功能障碍:急性心力衰竭、心肌炎、中毒性脑病、急性呼吸衰竭、明显水电解质紊乱、中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DIC等。
1.1.1 性别及年龄构成:男孩45例,女孩41例。
年龄:~6个月患儿48例,7~12个月患儿25例,1~3岁患儿11例,3岁以上患儿2例。
1.1.2 基础病史:既往体健患儿49例,有基础疾病患儿37例。
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2例,中度以上贫血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或中枢协调障碍6例,营养不良8例,活动期佝偻病6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肝糖原累积症并心肌病1例;有5例患儿同时具以上2项。
1.1.3 病例临床特点:春冬季发病56例,夏秋季发病30例。
病程1天至1周。
所有病例均表现咳嗽、呼吸急促,双肺均可闻及中、小湿罗音和/或哮鸣音。
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紫绀者80例(93%)、合并心衰46例(53.5%)、合并周围循环障碍8例(9.3%)、合并呼衰6例(7%)、合并脑病2例(2.3%)。
54例患儿伴有发热,合并心肌损害41例,代谢性酸中毒50例,电解质紊乱14例,肝功能损害5例。
1.1.4 辅助检查:血液常规示:白细胞升高(12.0~22.0)×109/L者52例,中性粒细胞增加者56例,白细胞低于4.0×109/L者1例:血生化结果:钾<3.5 mmol/L者6例,>5.6 mmol/L者1例,钠<130 mmol/者8例,钙<2.0 mmol/L者7例,其中4例同时具有2项以上异常。
CRP升高76例。
病原学检查:48例进行痰培养,阳性16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6株、大肠埃希菌4株、阴沟肠杆菌1株、肺炎链球菌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65例,其中阳性28例。
胸部X线检查表现肺部有点状或小片状阴影82例(2例放弃治疗、2例因疗程短未能查)。
1.2 治疗方法:1.2.1 一般治疗:室内经常通风,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药如苯巴比妥(5 -8mg/kg/次)、10%水合氯醛(0.5ml /kg/次)或异丙嗪(0.5mg /kg/次);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上呼吸道分泌物,定期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饮食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同时予补钙。
1.2.2 抗感染治疗:1)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10-15mg/kg/d,分2次雾化吸入或静滴,或选用中成药炎琥宁静滴,1次/天;2)血WBC增高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RP阳性者,选用广谱抗菌素或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敏感抗菌素治疗;3)肺炎支原体感染者选用红霉素(20~30 mg /kg/d)或阿奇霉素(10 mg /kg/d)。
1.2.3 对症治疗:1)氧疗:凡有低氧血症者,有呼吸困难、喘憋、紫绀等立即给氧,本组患儿依我院条件,2011年6月以前的34例予面罩给氧(2-5L/分),2011年7月后41例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两组一般资料在性别、年龄结构、发病季节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5例因呼吸衰竭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2)有喘憋、肺部哮鸣音者予支气管解痉剂如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保证液体摄入以利于痰液排出;痰液多时雾化吸入小剂量肝素钠化痰,小婴儿辅以雾化后拍背吸痰处理。
3)并发心力衰竭者给予西地兰强心、呋塞米利尿、酚妥拉明扩管等。
4)感染中毒症状重、严重喘憋、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患儿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5)有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予及时纠正。
1.3统计学处理: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组病例中有81例治愈(治愈率94.2%),其中无基础疾病的49例均治愈(治愈率100%),有基础疾病的37例患儿中32例肺炎治愈(治愈率86.5%),家长放弃治疗3例(基础疾病分别为重度营养不良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复杂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肝糖原累积症伴心肌病),死亡2例(1例为呼吸循环衰竭及急性肺水肿于入院1小时死亡、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
应用NCPAP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优于面罩给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
所有进行NCPAP氧疗的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
表两种氧疗方法症状体征缓解比较3 讨论从本组资料来看,肺炎并发心衰最为常见,86例重症肺炎患儿中有心衰46例合并心衰。
重症肺炎多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导致缺氧性心肌损害,本组心肌损害41例。
年龄小及患有基础疾病是导致重症肺炎的重要因素,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1岁以下婴儿在重症肺炎中占较大比例,本组资料占84.8%。
在本组患儿中,有37例患有基础疾病,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性不良、贫血等多见,这些基础疾病可使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疾病易加重且进展快,特别是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肺血流增多,易合并心衰成为重症肺炎。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小儿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大多由细菌引起[3-4],虽然本组资料痰培养阳性率偏低,仅33.3%,但CRP阳性率高,提示细菌仍是肺炎的重要病原。
从本组资料也可以看出,肺炎支原体也成为引起小儿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原,近几年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儿科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5-6]。
在治疗上,积极的抗感染及保持呼吸道通畅、液体、营养、各脏器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7]。
同时给予必要的监护,如心电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检测等,以便于更好的了解病情变化。
喘憋严重患儿应积极给予平喘药物,因喘憋多发生于小婴儿,为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多予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减少炎症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微循环,降低颅内压,可短疗程使用;镇静、氧疗为治疗重症肺炎的必要及有效措施,该组患儿均给予镇静、给氧。
镇静药物可使患儿安静,减少耗氧量,减轻心肺负担。
及时有效的改善机体缺氧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本组资料显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可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并能缩短住院时间,效果优于面罩给氧组,且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肺部感染时,由于支气管肺泡炎症致肺的通气、换气障碍最终引起低张性缺氧,重症可发展成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更易发生。
此时普通的给氧方式改善低氧血症的效果有限,恰当的CPAP通过在呼气末给肺泡提供适当的压力,促进肺泡扩张,从而使功能残气量得到增加,从而提高氧合及减少肺内分流;与此同时,CPAP还能通过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改善心肌的氧合能力,有效减慢心率,使心室舒张时间得到延长;另一方面,通过心肌耗氧量的减少,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亦可达到治疗心力衰竭的目的[8]。
小结:小儿重症肺炎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婴儿及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发病急、变化快,病情进展迅速,细菌感染多见,积极抗感染及早期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有效的改善机体缺氧是治疗的重要措施,及时采用NCPAP可提高氧疗效果,迅速纠正低氧血症,缩短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减少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74-1178.[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74-275.[3]Shann F. Etiology of severe pneumonia in children in developingcountries[J]. Pediatr InfectDis J, 1986, 5 (2) : 247-252 [4]刘秀云,江载芳.小儿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31例病原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12):749-750.[5]王应建,刘洁,方芳,等.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微生物分布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3):184-187.[6]Tamura A,Matsubara K,Tanaka T,et al.Methylprednisolone pulsetherapy for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J].J Infect.2008;57(3):223-228.[7]胡皓夫.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23 (6) : 408-410.[8]耿立建.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2):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