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的演变》优质课件

《汉字的演变》优质课件


1、甲骨文代表: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中 药店所售龙骨上发现。 2、金文代表:周宣王时铸造“毛公鼎上的铭文 3、大篆代表:“石鼓文”直径约三尺,上小下 大、顶圆底平像馒头似的十个鼓一样的石墩子) 4、小篆代表:《秦山刻石》 5、隶书:出土竹简 6、草书:毛泽东书法 7、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行书第一” 8、楷书四家—唐欧阳询(欧体),唐颜真卿(颜 体),唐柳公权(柳体),元赵孟兆(赵体)
象形:字形画出字义所表示的形状。
指事:一看就可以认识,观察能发现它的意义。
会意:并列两个以上的字来表示该字所指的事。
形声:用与字义所表事物有关的字来作形符,取与 字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跟它合成新字。
上形下声 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声下形 基


左形右声 材


左声右形 鸭


内形外声 闷


内声外形 病


汉字形体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 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三、课堂检测(8分) 请仔细观察右边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然后 思考:这个会徽蕴含了怎样的汉字之美?
四、课堂小结 汉字,我们从小就开始学它、用它。在日常生活 和学习中,我们用汉字来沟通交流,我们用汉字 来抒情写意。今天我们通过这一节课,给大家打 开了探究中国汉字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优美汉 字的一小部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汉字的演变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和文化,梳理并积累 汉字的起源、形体、构成等知识。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方法。 3、运用汉字构成的知识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 题,养成自觉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4、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弘扬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 梳理汉字的起源、构成、发展等知 识。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梳理探究的学习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去研究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梳理法、探究法。
四、自主探究(10分) 示例:美:羊大为美,原始社会过着狩猎的生
活,是游牧民族生活特征和审美习惯。
选:走在前面的人,才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被
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学生解释:舒 劣 舒—舍予是一种忘我精神,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 予,才会感到舒心的快乐。 劣: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 能力的人,其发现可能比别人差。
一、导入:猜字谜 (2分)
汉语文字国,有三个“兄弟”:
虽都是三笔,性格却不同。
大哥大张嘴,不管他人事; 己
二哥半张嘴,只管过去事; 已

老三闭着嘴,十点迟迟起。 巳
二、梳理探究 (12分)
(一)、探究汉字的起源

1、结绳记事: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 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 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商代 甲骨 龟甲、兽 字形大小高低不一,
后期 文 骨
字体方向不固定。
商周 金文
西周 秦 战国 汉代 东汉 汉魏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青铜器、 有了线条化、平直
石器
化的趋势。
石器
石器
笔画圆转、简化。
竹简、帛 字形略微宽扁。
帛、纸 笔画连绵,流畅。
帛、纸 笔画连绵

方正严整
仓颉,姓侯冈,号史皇氏,享年110岁,为轩辕黄 帝左史官。 我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我国官 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被后人尊为“造字 圣人” 、“文圣人”。


(二)、探究汉字的构成方式: 六书:许慎《说文解字》——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 木) 指事者 ,视而可识,察而可见。( 本 )末 会意者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林)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 材)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假借者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构字方法——象形、指示、会意、形声。 用字方法——转注、假借
2、介绍仓颉:
(1)、连线引出仓颉: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
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发明家
发明
蔡伦
地震仪
毕升
汉字
沈括
指南针
张衡

仓颉
活字印刷术
(2)、介绍仓颉创字的过程: 春秋元命苞》记载: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 图洛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 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