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计算机文化基础I 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计算机的主机是指( C )A.CPU和运算器B.CPU和控制器C.CPU和存储器D.CPU和输入、输出设备2、十进制数58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B )A.111001 C.000111B.111010 D.0110013、断电后数据会丢失的存储器是( A )A.RAM C.硬盘B.ROM D.软盘4、在资源管理器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单击标有“+”的方框可以打开文件夹B.单击标有“–”的方框可以展开文件夹C.文件夹前标有“+”表示其中有子文件夹D.展开文件夹与打开文件夹是相同的操作5、菜单命令后面跟有省略号(┉),则表示系统在执行菜单命令时需要通过( B )询问用户,以获取更多信息A.文件 C.控制面板B.对话框 D.窗口6、WORD2003中字形、字体和字号的缺省设置是值( B )A.常规型、宋体、4号B.常规型、宋体、5号C.常规型、楷体、4号D.常规型、仿宋体、5号7、在WORD2003中要把多处同样的错误一次更正,正确的方法是( B )A.逐字查找然后更正B.使用编辑菜单的“替换”命令C.使用“撤销”和“恢复”命令D.使用“定位”命令8、每年元旦,某公司要发大量的内容相同的信,只是信中的称呼不一样,为了不做重复的编辑工作、提高效率,可用( A )功能实现A.邮件合并 C.信封和选项卡B.书签 D.复制9、Word2003中打开文档ABC,修改后另存为ABD,则文档( C )。
A.ABC是当前文档B.ABC和ABD都是当前文档C.文档ABC未修改被关闭D.ABC和ABD不都是当前文档10、在excel中,文字数据默认的对齐方式是( A )A.左对齐(字符型数据、文字数据)B.右对齐(数)型数据)C.居中对齐(逻辑性数据)D.两端对齐11、标识一个单元格的方法是( A )A.列标+行标 C.字母+数字B.行标+列标 D.行标+数字12、在EXCEL中系统默认的图表类型是( A )A.柱形图 C.面积图B.饼形图 D.折线图13、要在每一张幻灯片添加同一张图片,应该在( A )中进行操作。
A.母版视图B.普通视图C.幻灯片放映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14、电子邮件通常采用的协议是SMTP和( C )A.TCP/IP C.POP3B.HTTP D.RMTP15、下面的电子邮箱地址正确的是( B )A.bill--gate@microsoftB.michael@@D.@bill_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计算机本身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机器语言。
(对)2、要设置“飞越星空”为屏幕保护程序,应该使用“控制面板”的“显示”功能模块。
(对)3、在EXCEL2003中选定整个工作表的方法是单击左上角的行列坐标交叉点。
(对)4、编辑幻灯片时要更换幻灯片的版式,可通过工具菜单中相应的命令来实现。
(错)5、IP地址是一串难记忆的数字,于是人们发明了数据库系统给主机赋予一个用字母代表的名字,用于进行IP地址与名字之间的映射工作。
(错)三、操作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以下操作在考生文件夹内完成。
1. 建立文件夹AOL(2分);2. 建立应用软件“word”的快捷方式(2分);3. 新建空白文本文件ab.txt,并将文件属性设为只读(2分);4. 建立文本文件BOL的备份,并命名为COL.txt(4分)。
[操作题2]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素材文件“演示文稿的母版、配色方案和模板.doc”,通过以下操作要求,制作成一个文档并保存。
(样张效果见“演示文稿的母版、配色方案和模板.jpg”)1. 将第一行标题文字设置为三号、黑体、绿色、居中,段后间距为15磅。
(2分)2. 为正文段落添加项目符号(Wingding 255 红色)。
(2分)3. 将正文分为等宽的两栏,其栏宽设置为7厘米。
(2分)4. 进行相应的表格编辑:包括行列增减、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边框设置、文本格式和对齐方式。
(要求:粗线 2.5磅,细线0.5磅)(4分)[操作题3]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素材文件“树叶.doc”,通过以下操作要求,制作成一个文档并保存。
(样张效果见“树叶.jpg”)1. 将正文中所有文字“的”替换为红色“de”。
(2分)2. 设置正文加淡紫浅色棚架的底纹。
(2分)3. 设置艺术字标题“树叶”,华文行楷、36磅、紧密型环绕方式、居中;艺术字式样:第3行第1列。
(2分)4. 插入素材图片“shumu.jpg”,环绕方式:浮于文字上方并按样张版式排列。
(2分)5. 插入页眉“树叶,天然乐器”,绿色、四号、宋体、分散对齐。
(2分)[操作题4]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素材文件“职员登记表.xls”,通过以下操作要求,制作成一个文档并保存。
(样张效果见“职员登记表.jpg”)1. 将“开发部”各行移至“测试部”各行之前。
(2分)2. 标题格式:20号隶书,在A1:F1单元格区域合并居中。
(2分)3. 表头格式:楷体_GB2312,浅黄色底纹,深蓝色字体。
(2分)4. 按样张所示设置表格边框线。
(2分)5. 使用相关数据,在“职工表”中创建一个三维簇柱形图。
(2分)[操作题5]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素材文件“数据处理.xls”,通过以下操作要求,制作成一个文档并保存。
1. 使用Sheet1工作表的数据,利用函数或公式统计总成绩,结果放在相应的单元格中。
(2分)2. 使用Sheet2工作表的数据,以“总成绩”为主要关键字,降序排序。
(2分)3. 使用Sheet3工作表的数据,筛选出“成绩1”大于80且“成绩4”大于85的记录。
(2分)4. 使用Sheet4工作表的数据,在“课程安排统计表”中进行“求和”合并计算。
(2分)5. 使用Sheet5工作表的数据,以“课程名称”为分类字段,将“人数”和“课时”进行“求和”分类汇总。
(2分)[操作题6]在考生文件夹下的新建演示文稿“办公软件中级考试.ppt”,通过以下操作要求,制作成一个文档并保存。
(样张效果见“办公软件中级考试.jpg”)1. 应用模版“Cranyons”新建标题幻灯片,内容如样张。
(5分)2. 添加“标题和文本”新幻灯片,内容如样文。
(5分)B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内存储器的特点是( A )A.存储容量较小,速度快B.存储容量大,速度快C.存储容量较小,速度慢D.存储容量大,速度慢2、输入设备用于将程序和数据( B )A.输出到计算机的屏幕B.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C.输入到计算机的CPUD.输出到应用程序的窗口3、软件是什么之间的接口界面( D )A.应用程序与硬件B.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C.用户与操作系统D.用户与硬件4、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C )A.生成程序和管理程序B.运行程序C.存储程序和控制程序D.程序调试和程序输出5、中央处理单元(CPU)是指哪两个的合称( C )A.运算器和存储器B.存储器和控制器C.运算器和控制器D.运算器和输入输出设备6、存储器用来保存哪类的信息( B )A.程序本身B.程序和数据C.硬件相关D.操作系统本身7、外存的特点不包括( D )A.存储容量大B.价格较低C.断电后也能保存信息D.存取速度比内存快8、常用的外存不包括( B )A.硬盘 C.U盘B.键盘 D.光盘9、常用的输入设备不包括( D )A.键盘 C.CD-ROMB.鼠标 D.屏幕10、常用的输出设备不包括(C )A.音响设备 C.扫描仪B.绘图仪 D.刻录光驱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
11、应用软件不包括( B )A.文字处理软件 C.表格处理软件B.操作系统软件 D.绘图软件12、根据冯?诺依曼原理, 存储器用于存储( A )A.需要执行的程序和程序执行过程中需要的数据B.执行程序前的数据C.执行程序后的数据D.操作系统程序13、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的原因不包括( D )A.简化运算 C.逻辑性强B.容易实现 D.易于阅读理解14、汉字编码不包括( B )A.国标码 C.机内码B.流水码 D.输入码15、多媒体技术中不包括( C )A.视频技术 C.数据库技术B.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D.音频技术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对)2、微机系统的硬件资源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装置(错)3、运算器是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对)4、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前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外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信息形式(错)5、在计算机内部,只有程序是用二进制表示,其它是十进制表示(错)三、操作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操作题1]以下操作在考生文件夹内完成。
1. 在考生文件夹中建立文件夹AOL(2分);2. 查找c盘中所有主名以S起始、扩展名为sys的文件,并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的AOL文件夹里。
(2分);3. 新建空白BMP文件,文件名为test9.(2分);4. 在考生文件夹下建立名为“pbrush”的文件夹,并将开始程序附件文件夹中的“画图”快捷方式复制到pbrush文件夹中。
(4分)。
[操作题2]打开考生文件夹中素材目录下的“演示文稿的模板 1.doc”文件,参照“演示文稿的模板.jpg”进行编辑,并将结果以“演示文稿的模板 2.doc”为名保存到考生文件夹。
1.将第一行标题文字设置为三号、黑体、绿色、空心、居中,并添加灰色-15%底纹,段后间距为15磅。
(2分)2.为正文段落添加项目符号(Wingding 255 红色)。
(1分)3.将正文各段设置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字,左右无缩进,首行缩进0.8厘米,行间距1.5倍行距。
(2分)4.将正文分为等宽的两栏,其栏宽设置为7厘米。
(2分)5.进行相应的表格编辑:包括行列的增减、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边框的设置(要求:粗线2.25磅,细线0.5磅)、文本格式和对齐方式。
(3分)[操作题3]打开考生文件夹中素材目录下的“2_TEST1.doc”文件,参照“2_TEST1.jpg”编辑文档,完成后以“2_TEST2.doc”保存到考生文件夹中。
1.设置整篇文档页面纸张大小:A4;页边距:上、下 2.6厘米;左右: 3.2厘米。
(2分)2.将正文中所有文字“的”替换为红色“de”并加着重号。
(2分)3.设置艺术字标题“树叶”,华文行楷、36磅、紧密型环绕方式、居中;艺术字式样:第3行第1列,艺术字形状:右牛角形;阴影样式13。
(2分)4.插入图片“shumu.jpg”,环绕方式:浮于文字上方并按样式排列。
(2分)5.插入页眉“树叶,天然乐器”,绿色、四号、宋体、加粗、分散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