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专题精练(含答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1课《寻觅社会的真谛》专题精练(含答案)

第四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选择题
1.“络反腐”“海推直选”“阳光政府”等热词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态势。

这说明()。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制约
【解析】“热词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态势”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材料并未体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A项排除;材料也没有经济基础的信息,B项排除;D项“相互制约”表述错误。

【答案】C
2.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荣辱倒错,是当前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B.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C.以耻为荣、以廉为耻的错误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解析】该题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故舍A项取B项。

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项错误。

D项不合题意。

【答案】B
3.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

这说明()。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④实践是认识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4.鲁迅曾经说过: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

鲁迅的这一句话告诉我们()。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

鲁迅的这一句话主要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故选A。

B项本身说法不正确。

C、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5.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主要说明()。

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解析】“手推磨”、“蒸汽磨”是从生产力角度讲的,“封建主的社会”、“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说的,前者“产生”后者,故马克思的话强调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B项正确。

C项错误。

A、D两项和材料无关。

【答案】B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体现出()。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解析】A、B两项不符题意。

D项错误,没有区分社会意识的性质,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能起促进作用。

【答案】C
7.面对房地产市场回升、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形势,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

这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
D.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答案】A
8.国务院出重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哲学角度看()。

①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②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
③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④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对抗性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①不是哲理。

④观点不正确。

【答案】D
9.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

在我国近年来的多次重大灾害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创造了一个个自救和救援的奇迹。

这体现了()。

A.人民群众的认识就是真理
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民群众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贡献
【解析】广大人民群众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团结一心,开展自救和救援,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故B项正确。

A、C、D三项说法均错误。

【答案】B
10.“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的非零实数,一加到零前,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此观点()。

A.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D.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认为人民群众是“零”,实际上否定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故B项正确。

【答案】B
11.“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了________的思想()。

A.一切依靠群众 B.一切相信群众
C.一切为了群众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析】强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为了群众的体现。

【答案】C
12.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

”这段话()。

①把个人意志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②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③否定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④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近些年来,南京市政府十分关注民生,积极推进“温暖工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初步构建起城乡统筹、覆盖广泛、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各项帮扶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对于南京市政府的这些做法,正确的说法是()。

A.这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B.政府要把人民群众的一切事务都管理好
C.民生问题是政府一切工作的中心
D.求真务实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14.“你是弱势群体吗?”在一系列社会调查中,无伦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不少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

“弱势心态”是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冲击、紧张、不安等情绪而产生的心态。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解析】“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产生了“弱势心态”,由此可见,这说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答案】A
15.漫画《补漏》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
③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漫画表明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自觉维护群众利益,②③正确,①④虽正确,但不是漫画反映的主旨。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与以往侧重于经济领域改革不同,“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行政体制改革等内容都明确写入相关篇章,体现出了统筹兼顾的改革布局。

尽管前进的方向已然清晰,但经过30余年的不断推进,改革从易到难、由表及里,由增量向存量一步步推进。

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和深化改革开放。

【答案】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改革开放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17.材料一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得不到起码的知识。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讲话中强调:“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