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人民出版社版七年地理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广东人民出版社版七年地理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广东人民出版社版七年地理上册全册复习提纲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一、地球、地球运动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 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的构造包括地轴,南极和北极。

地轴是假想的轴,不存在。

4、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纬度的变化规律: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6、经度的划分:东西经的分界线为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西向向东各划分180度.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7、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经线),也是最长的纬线圈。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经线纬线比较(横纬竖经)8、地球自转:9、地球公转10、地球公转示意图A 节气:春分,3月21日,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B 节气: 夏至,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23.5°N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C 节气:秋分,9月23日,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D 节气:冬至,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23.5°S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出现极夜现象。

11、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 南北极圈以内(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 12、太阳直射的范围 :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北到北回归线,最南到南回归线)13、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赤道上有两次太阳直射) 14、五代的划分热带——有阳光直射; 北温带、南温带——四季分明;南寒带、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

二、地图的判读1、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3、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6、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是数字式 , 文字式线段式7、地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相对高度指某一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点之间的高度差。

8、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

9、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缓坡容易攀爬)10、鞍部(内有同心圆)陡崖(小线段)山谷(弯曲高突)山脊(弯曲低突)山顶(中间高,四周低)11、地图的选择去公园浏览——导游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交通图;确定某一国家的位置——世界政区图;确定中国的某一省的位置——中国政区图;确定某一市的位置——所在省的政区图;三、陆地海洋1、世界的海陆发布比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占29﹪,海洋占71﹪.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2、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简记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3、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4、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亚洲、大洋洲的岛屿部分。

24、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北冰洋5、大洲分界线:(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4)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5)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6、四大洋按顺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7、纬度最高且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北冰洋8、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太平洋9、呈S形的大洋:大西洋四、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2、大陆漂移假说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3、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1)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

(2)板块之间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表示板块碰撞挤压,通常形成高山;“”表示板块张裂拉伸,通常形成裂谷和海洋;(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4.世界上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两大火山地震带: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6、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地震。

7、太平洋、地中海在缩小;大西洋、红海在扩大;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升高;五、天气和气候8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阴晴、风雨、冷热等天气状况。

特点:多变的,不稳定的。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不同;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天气也不同。

)9指一个地方多年(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稳定。

10 描述天气的词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阴转多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山雨欲来风满楼;描述气候的词语:终年..高温多雨;四季..如春;清明时节..雨纷纷;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秋.高气爽;春.暖花开;11 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的程度越白,云层越厚,雨量越大。

12 风的强弱用风力表示,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13 空气污染程度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数量多少有关,用空气污染指数表示,指数越大,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14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单位摄氏度,用℃表示。

测定仪器是温度计。

一般一天选取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间进行测量。

通常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下午2点)。

19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20 气温的影响因素及气温的分布规律2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2根据单位时间降水量的多少,把降水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

23 降水的测量仪地:雨量器,单位毫米24 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回归线分两边,陆西岸降水亏陆东岸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部,距海远,气候干。

.影响气候的其它因素:①天津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因素;②夏季,青岛大连成为避暑胜地——海陆因素;③赤道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纬度因素;④我国黑龙江省北部漠河镇冬季严寒漫长——纬度因素;⑤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因素;⑥一山有四季;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因素;六、人口人种12.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4.人口的分布状况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中低纬度临海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

56、人口问题是指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7.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肤色、颜色、头发、头型、脸型)等,将人种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8.美洲印第安人和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9、肤色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极低地区逐渐变浅10.三大人种的分布七、语言宗教、聚落1.世界上共有3000多种语言,大约30﹪有文字,70﹪没有文字。

2.联合国工作使用的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

(汉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语联合国。

)3.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原因:英国历史上殖民扩张4.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5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6 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伊斯兰教在我国又被成为回教,以我国西北地区相对集中。

7.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8.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及宗教建筑10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一般来说是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11、聚落的形成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聚落多数形成于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①水源充足;②土壤肥沃;③地形平坦;④自然资源丰富;⑤交通便利;12、传统聚落应得到保护。

八、发展与合作1、世界上一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2、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俄、加、中、美、巴、澳、)3、人口数量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两印两巴孟加拉,中美日俄尼日利亚)期中亚洲国家有六个,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4、根据政治制度的不同,划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5、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大多位于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欧北大)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发展中国家多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亚非拉)6、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固,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好东西要分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