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员试题/航空气象;总计162道试题,选择题64道,术语题26道,判断题26道,问答题46道。
一、选择题1、平流层是从( A )到55公里左右的大气层。
A.对流层顶B.行星边界C. 地表面D.外层2、航空器爬升中遇到冻雨时,可认为(B)A、上层云中温度在冰点以上,云下温度在冰点以下B、上层云中温度在冰点以下,云下温度在冰点以上C、上层云中温度在冰点以下,云下温度在冰点以下D:上层云中温度在冰点以上,云下温度在冰点以上3、如果飞行中发生湿雪形式的降水则(A)A、飞行高度的温度在冰点以上B、飞行高度以上云层温度在冰点以上C、地面温度在冰点以下D、地面温度在冰点以上4、飞行中遇到冰粒表明(A)A、航空器周围有雷暴活动B、在较高高度上有锋区C、在较高高度上有急流D、在较高高度上有风切变5、在( C )区域飞行,虽然无积雨云的影响,但可产生比较强烈的颠簸。
A、锋面气旋B、热低压C、温度梯度很大的D、热带气旋6、如在飞行高度上遇到强烈紊流,飞机脱离办法是(C )A、增大空速B、减小空速C、改变高度D、不予理会7、对流性不稳定或不稳定的关键在于( B )。
A.对流凝结高度B.湿度的垂直分布C.温度随高度的变化D:气压随高度的变化8、空气( B )与飞机尾迹有重大关系,空气()越大,越有利于飞机尾迹的形成。
A:温度,温度B:湿度,湿度C:密度,密度D:流动,流动方向改变9、积冰种类有明冰、雾淞、毛冰和霜四种。
其中( A )对飞行的危害较大,能够改变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
A:明冰B:雾淞C:毛冰D:霜10、气象学规定,以距离地面( D )高度处的空气温度作为衡量各地气温的标准。
A.0米B.0.5米C.1米D.1.5米11、水平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的( B )。
A.水平距离B.最大水平距离C.最小水平距离D.位置12、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取( B )为用于航空气象保障的风数据平均期。
A.1分钟B.2分钟C.5分钟D.10分钟13、对现代飞机来说,30米距离内超过( B )的风切变,为飞行危险气象。
A.3米/秒B.4米/秒C.5米/秒D.6米/秒14、积冰强度的大小与( D )有关。
A.低云量B.空气密度C.降水量D.云中含水量15、( C )对起飞落地均有利。
A.风切变B.顺风C.逆风(逆侧风) D.侧风16、最常发生积冰的云中温度范围为( B )。
A.O℃以下B.-2~-10℃C.0~-15℃D.-lO℃以下17、飞机积冰强度与气象条件和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有关,主要与( D )因素有关。
A.云中过冷水含量B.过冷水滴的大小C.飞行速度及飞机积冰部位的曲率半径D.以上全对18、飞机在空中遭雷雨的危害程度和时间长短与飞机通过( D )有关。
A.该雷暴区的大小B.该雷暴区的部位C.该雷暴区的强度D.以上全对19、在( B )高度上飞行常遇到高云和积雨云。
A.7000米B.对流层顶以下C.10000米D.对流层顶以上20、对流层是地球大气的最低层,其下边界为地面或海面,地界(高度)随纬度、季节等因素而变,( A )A、在低纬地区平均为17-18公里,中纬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B、冬季对流层高度大于夏季;C、最初20公里以下,气温基本均匀;D、层内气流平稳、对流微弱,而且水汽极少。
21、辐射雾是指地面辐射冷却使贴地层变冷而形成的雾。
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是(D)A、晴朗的夜间,有强烈的地面有效辐射;B、近地面气层水汽含量充沛,有稳定的温度层结。
;C、低层有微风和一定强度的湍流;D、以上全对。
22、飞机与空气相对运动时作用在飞行表面的(A)的合力称为飞机的空气动力。
A、压力和切向力B、升力C、阻力D、侧力23、为了便于研究,一般将空气动力沿平行和垂直于飞机的运动方向分成()。
A、压力B、切向力C、升力和阻力D、侧力24、大气很干燥的春季,如有强大的冷空气南下,中国西北、华北地区常产生危害飞行的天气现象是()。
A:大风和沙尘暴天气B:强降水C:雾D:云中积冰25、当预计进入急流轴时,航空器驾驶员应当采取的动作是(A )A:从急流轴的一侧保持平飞以小于30度的角度进入B;从急流轴的下方以大角度爬高进入C:在水平方向上以大角度快速加入D:从急流轴的上方以大角度进入26、单个微下击暴流的估计维持时间是(D )。
A:从下冲气流撞击地面到消散需要5小时B:从下冲气流撞击地面到消散需要10小时C:从下冲气流撞击地面到消散需要15小时D:从下冲气流撞击地面到消散很少超过15分钟27、VOLMET的含义是( C )A:传真图B:重要天气预告图C:对空天气广播D:天气图28、飞机在有侧风起飞时,会产生附加的空气动力,使两翼面上升力不同,造成使飞机向( B )旋转的力,飞机无法平衡。
A.顺风方向B.逆风方向C.向上D.向下29、一般情况下,气温随平均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大气边界层,温度垂直梯度平均为( )。
A.1.3℃/100米B.2.4℃/100米C.0.6℃/10米D.0.1℃/100米30、近地面层逆温主要由( B )引起。
A.动力原因B.热力原因C.湍流原因D.下沉原因31、( A )是大气热量输送的重要形式。
A.平流B.对流C.热传导D.辐射32、在( B )层次中,温度受地面增热和冷却的影响很大。
A.对流层下层B.行星边界层C.低层D.1KM 以下33、行星边界层(摩擦层)即:自地平面至( B )高度。
A.0.5—1.0公里B.1.0~2.0公里C.2.0—2.5公里D.3.0公里34、大气静力学方程,表示大气在垂直方向上,所受力达到平衡时,( B )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A.气温B.气压C.水汽D.密度35、计算标准大气中,3公里、5.5公里以及11公里高度处的气压值分别是( C )。
A.700hPa、400hPa、300hPa B.850hPa、500hPa、300hPa C.700hPa、500hPa、250hPa D.850hPa、400hPa、250hPa36、地转风的风速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密度及( C )。
A.纬度的高底B.垂直气压梯度力的大小C.地转参数D.摩擦力37、( D )与地转风的偏差,称为地转偏差,即偏差风。
A.梯度风B,热成风C.高层风D.实际风38、风压定律即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 B ),高压在( )。
A.前后B.左右C.右左D.后前39、位温是将任意高度上的空气块按干绝热过程移到( D )时具有的温度。
A.地面B.500百帕C.850百帕D.1000百帕40、抬升凝结高度反映了( C )高度,也反映了凝结层厚度的大小。
A.云的厚度 B. 云顶C.云底D.气块容积最小41、状态曲线是指将不同的绝热过程上升的空气块在T—lnp图上( A )所得的曲线。
A.联结各点温度D.沿干绝热曲线联接各点C.联结各点露点D.沿湿绝热曲线联结各点42、在不稳定层结下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B )。
A.连续性降水B.阵性降水C.层状云D.雾43、在相同的层结条件下,不稳定能量的大小与( A )有关。
A.空气湿度B.空气密度C.空气温度D.自由对流高度44、湍流的产生和强弱与( B )因子有关。
A.物理B.热力和动力C.重力D.下沉气流45、在飞机作等速水平飞行时,飞机要受到(A )力的作用。
A:推力和重力B:地转偏心力C:阻力D:气压梯度力46、副热带高压是由于对流层上层空气辐合、聚积而形成,是常年存在、稳定少动的( B )。
A.热高压B.深厚系统C.浅薄系统D.冷高压47、当温度升高和气压降低时,( D ),飞机加速较慢,因而当增加到离地所需要的速度时,飞机沿跑道已滑跑很长一段时间。
A.阻力加大B.推力加大C.阻力减小D.推力减小48、低碎云的云高受近地面层( D )影响。
A.温度B.露点C.地形D.湿度49、空中切变线和低涡是指出现在( A )上的中低层天气系统。
A.850百帕或700百帕B.500百帕C.925百帕D.400百帕50、( C )易造成飞机积冰。
A.降水B.降雪C.过冷却水滴 D. 湿度大51、降水产生的( A )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
A.碎雨云B.卷云C.层云D.高云52、通常,风沙形成时强风要达到( C )。
A.30米/秒B.20米/秒C.10米/秒D.一定的风速53、急流区经常颠簸的区域主要位于( B )。
A.靠高压一侧B.靠低压一侧(北侧) C.急流轴上方D.急流轴上54、雷暴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C )。
A.中、低空有切变线B.冷空气势力强C.不稳定能量D.地面有锋面存在55、雷暴云的外流气流有时可以超过雷暴云前方( A ),飞机一定要远离雷暴云。
A.20~30公里B.15公里C.30公里以上D.10公里56、大风是由( D )原因造成的。
A.寒潮B.热带气旋C.雷雨D.以上均正确57、大风达到或超过(A )是危险天气。
A:17米/秒B:5米/秒C:10米/秒D:33米/秒58、在高空天气图上,一个空三角旗和实三角旗分别表示风速为( B )和()米/秒。
A.10、20B.20、50C.20、40D.15、359、低空逆温层中,发生风切变的必要条件是( B )。
A:气温直减率要大于零B:近地面静风或微风,逆温层以上通常有大于15米/秒的强风C:逆温层上下边界风速不应有突变D:逆温层上层风速很小60、在北半球的(B ),天气系统一般是自西向东移动的。
A:极地地区B:温带地区C:热带地区D:赤道附近61、ICAO 建议采用的风切变强度标准,一般切变层厚度取( C )米作为标准参数,用于计算的风速为()分钟的平均风速。
A:15,2 B:20,10 C:30,2 D:40,1062、辐射逆温引起的低空风切变的强度较雷暴和锋面引起的()得多,也比超低空急流引起的风切变稍( A )些。
A:弱,弱B:强,弱C:弱,强D:强,强二、判断题1、飞机航向受风的影响,常通过由空速、地速和风三个矢量构成的航行速度三角形来讨论。
正确2、风速对不同空速的飞机的影响是不同的,高速飞行时受风的影响相对较大错,高速飞行受风的影响相对较小3、低云对飞行的影响不仅是因为云所在高度低,而且还因为云底结构复杂。
(正确)4、在飞行活动中所谓“机场关闭”,就气象条件而言,主要是以风和能见度为标准。
错,主要是以低云底高度和能见度为标准5、梯度风是地转风的一种特例。
错,地转风是梯度风的一种特例。
6、积冰能改变飞机空气动力特性。
(正确)7、气压高度表是一个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它是根据气压随高度递增的规律来显示飞行高度。
错,根据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8、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应尽量在逆风条件下进行,因为这样可以使离地速度和着陆速度减小,能缩短飞机起飞滑跑距离和着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