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一章略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来源于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
10lg 10lg1.74 2.4DI Q ===7.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 ,空气密度1.23/kg m 。
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解:2222,,,000,0p p D V e e I Dc D W IS W S p u S p cu S e e e c c S t p u e u u e e c ρρρ=======∆==8.在半自由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m 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dB ,(1)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2)求距声源5m 处的声压级。
解:(1) 按球面波考虑、解倍频程F=0.3治理前响度指数分别为N 1=18(sone ),N 2=50(sone ),N 3=55(sone ),N 4=50(sone ),N 5=30(sone )治理后N 1=10(sone ),N 2=23(sone ),N 3=29(sone ),N 4=23(sone ),N 5=22(sone )治理前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前=55+0.3⨯(18+50+55+50+30-55)=99.4(sone)治理后总响度max max =()i N N F N N +-∑后=29+0.3⨯(10+23+29+23+22-29)=52.4(sone)响度下降百分率为N -N99.4-52.4=100%=100%47%N 99.4η⨯⨯=后前前(1) 0.199.79.98.37.6 6.58.47.2110lg 1010lg(1010101010101010)101.6()pi n L p i L dB ===+++++++=∑查图2-12其工作4h ,在86dB (A )的噪声下工作2h ,问谁受到的危害大?解乙接受的等效声级为甲为82db(A),所以乙的危害大。
20.某工人在91dB (A )下工作1h ;在90dB (A )下工作3h ;在86dB (A )下工作2h ,其余时间在78dB (A )以下工作。
计算等效连续A 声级。
解解22.穿孔板厚4mm ,孔径8mm ,穿孔按正方形排列,孔距20mm ,穿孔板后留有100mm 厚的空气层,试求穿孔率和共振频率。
解23.有一个房间大小为25m ×10m ×5m,500Hz 时地面吸声系数为0.02,墙面吸声系数为0.04,平顶吸声系数为0.25,求平均吸声系数和总的吸声量。
解24.某混响室容积为953m ,各壁面均为混凝土,总面积为1282m ,计算对于250Hz 声音的混响时间。
设空气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30%。
解:见表2-5α=0.0014,每一m 的衰减系数25.、0.07和解:26.厚的玻-3,求该解1. 解2. 解3. 解正方形:2178.92000,44.72,4,178.9,0.0892000P a a cm P a cm S ====== 1:5矩形:224052000,20,26240,0.122000P b b cm P a cm S ===⨯=== 2:3矩形:218362000,18.3,(23)183,0.0922000P b b cm P a a cm S ===+=== 因此消声量以1:5矩形最大,以圆形最小,相差为()()00.12= 1.5'0.080'P L L S L P L S ϕαϕα==矩圆倍4. 解则22251(),2512502(),r mm R mm ==⨯=N 取值可为0,L 为0.68m 。
复合上下限频率如下:下限截止频率:5. 解(1). 流通面积()2220.10.00785144S d m ππ==⨯= (2). 设计同轴圆筒形共振腔,其内径为100mm ,外径为400mm ,共振腔长为()0.80,,0.8nSG l d G n l d S +==+取L=2mm 厚钢板,则开孔数为 (3).1.什么是答:核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其他辐射污染来源放电所致场源电晕放电,电力线(送配电线)高电压、大电流而引起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大地漏泄电流所造成辉光放电,放电管白炽灯、高压水银灯及其他放电管弧光放电,开关、电气铁道、放电管点火系统、发电机、整流装置……火花放电,电气设备、发动机、冷藏车、汽车整流器、发电机、放电管、点火系统……工频感应场源,大功率输电线、电气设备、电气铁道、无线电发射机、雷达……高电压、大电流的电力线场、电气设备、广播、电视与通风设备的振荡与发射系统射频辐射场源,高频加热设备、热合机、微波干燥机……工业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理疗机、治疗机医学用射频利用设备的工作电路与振荡系统家用电器,微波炉、电脑、电磁灶、电热毯……功率源为主……移动通信设备,手机、对讲机天线为主……建筑物反射,高层楼群以及大的金属构件墙壁、钢筋、吊车……2.电力系统、电气化铁道、电磁发射系统、电磁冶炼和电磁加热设备产生电磁污染的机理及特性是什么?试总结说明并加以比较。
(演讲)3.电磁波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天然辐射源的正常照射,由于技术发展是天然辐射源的照射增加,消费品的辐射,核工业造成的辐射,核爆炸沉降物对人群造成的辐射,医疗照射。
4.电磁辐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哪些?评价电磁辐射环境的指标(1)(2) (3)(4) 方法:5.(1(2(3(4作业人员直接进入强电磁辐射区的次数或工作时间。
6.若一线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其接触连续波和脉冲波的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分别是多少?(以《工作地点微波辐射强度卫生限值》标准(GB10346-89)要求计算。
)解:接触连续波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 脉冲波的容许辐射平均功率密度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 第五章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1.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主要有哪些?答:(1)天然辐射源(天然本底辐射)包括宇宙辐射,地球内放射性物质,人体内放射性物质。
400400266.67/6P uw cmd t ===200200233.33/6P uw cmd t ===(2)人工辐射源包括核试验放射性污染,核能、放射性同位素生产,核材料贮存、运输,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核设施退役。
2.辐射对人体的作用和危害是什么?答:辐射对对人体的作用有(1)躯体效应:辐照对受照者本身的有害效应;是由于人体普通细胞受损引起的;只影响到受照者个人本身。
(2)遗传效应:辐射引起人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是生殖细胞受损伤引起的有害效应;影响到受照者后代的身体缺陷。
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1)急性放射病:由大剂量急性照射引起,多为意外核事故、核战争造成。
主要是慢性放射病和长期小剂量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多属于随机效应。
慢性放射病是由于多次照射、长期累积的结果。
危害取决于受辐射时间和辐射量(23.HE=∑即5.6.7.8.9.10.答:(1)辐射防护原则:辐射实践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限制个人剂量当量。
(2)基本限值:职业照射,公众照射。
(3)导出限值:(4)管理限值:11.放射性评价方法和基本标准有哪些?简述它们的基本概念。
答:放射性评价方法: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顺序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
评价辐射环境的指标(1)关键居民组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当量(2)集体剂量当量(3)剂量当量负担和集体剂量当量负担(4)每基本单元所产生的集体剂量当量。
环境放射性防护基本标准:(1)我国现已发布实施的辐射环境管理的专项法规、标准等计50多项。
(2)对于核设施(军、民)、核技术应用和伴生矿物资源开发,除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的基本原则外,着重强调辐射环境管理的特殊要求。
(3)我国强制性执行的关于辐射防护国家标准及规定可参见有关标准。
12.天然及人工辐射对人体的总剂量是多少?如何构成?(用于固化15.16.17.18.放射性气体处理有哪些方法?存在什么问题?答:(1)放射性粉尘的处理机械式除尘器:去除粒径大于60μm的粉尘颗粒。
湿式除尘器:去除粒径10~60μm的粉尘颗粒;净化气粉尘浓度≯100mg/m3。
过滤式除尘器:去除粉尘粒径小于10μm;净化气粉尘浓度为1~2mg/m3。
电除尘器:微米粒径颗粒物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
(2)放射性气溶胶的处理广泛用于核设施内的干式过滤器;有效捕集粒径<0.3μm放射性气溶胶粒子;去除效率>99.97%;一次使用失效后即行废弃;在HEPA 过滤器之前要安装预过滤器,以除去废气中的大颗粒固体。
(3)放射性气体的处理活性炭滞留床:对85Kr 、133Xe 有良好吸附选择性液体吸收装置:使用致冷剂吸收溶解度较高的惰性气体。
低温分馏装置:对85Kr 的回收率大于99%。
贮存衰变:对短寿命放射性核素有效、经济去除。
(4)碘同位素的处理碘同位素(131I 、129I )是放射性废气中主要的挥发性放射性核素;活性炭既能吸附元素碘(I2),又能吸附有机碘(如CH3I);从湿空气中去除有机碘,活性炭须用碘化钾或三乙烯二胺(TEDA)浸渍处理。
(5)废气的排放排19. 20.回收21.化剂。
表面更好地接触。
22.一件工具被放射性沾污,测得计数为1.56×106粒子数/(1000 ),经擦洗去污后,计数为6.15×104粒子数/(1000)问去污系数和去污率是多少?这件工具能否拿回车间使用?[控制水平小于30000粒子数/(1000)]。
解:去污系数DF 去污率DE 23.简述一种去污新技术。
开发去污新技术的意义是什么?(演讲)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六章热污染及其控制βββ22min cm π⋅⋅22min cm π⋅⋅22min cm π⋅⋅6041.561025.376.1510i A DF A ⨯===⨯1.理解热环境的概念及其热量来源。
答:热环境又称环境热特性,是提供给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活动的生存空间的温度环境。
热量来源(1)自然热环境:主要热源是太阳热特性取决于环境接收太阳辐射的情况;与环境中大气同地表间的热交换有关;受气象条件的影响(2)人工热环境:房屋、火炉、机械、化学等设施人类为防御、缓和外界环境剧烈的热特性变化而创造的更适于生存的热环境;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都是在人工热环境中进行的。
2.简述热污染的概念和类型。
答: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排放出的废热造成的环境热化,损害环境质量,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增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