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
纬度低,海拔较高的山地
三、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温度(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
温度(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季节因素
举例
说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强调】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化与其组成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整体性原理可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涵义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图示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成因
分布
水平地域分异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沿东西方向延伸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即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强调】与垂直自然带相关知识的判断
(1)基带的判断: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是相同的。
(2)“带谱”多少的判断:取决于山地的海拔和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越高,纬度越低,“带谱”越多,反之则越少。
(3)阴坡、阳坡的判断:在垂直自然带中,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海拔低的为阴坡。
(4)雪线高低的判断:雪线的高低取决于温度和降水。
(5)南北半球的判断: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体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
四、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分差异、洋流四个因素,具体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分布实例
海陆分布
造成一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因为相应的纬度地带均为海洋
2.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3.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
4.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网络构建】
【重点剖析】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环境整体性概念的理解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及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如下图所示:
地形起伏
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虽地处西风带,但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水分差异
如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雨水,在荒漠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绿洲
洋流
寒、暖流性质不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如南美西岸的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延伸至赤道附近
【方法指导】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2017.5.23
本专题内容包括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表现;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从考查内容和形式上看,多以区域图、知识关联图、地理环境模式图为背景图,综合考查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结合某区域生态问题的产生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区域图或自然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特别是特殊地区自然带的形成等。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从考查能力看,注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南北方向
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和高纬地区
水平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沿平行于海岸线方向延伸
东西方向
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即主要以水分为基础
中纬度大陆地区
垂直地域分异
沿等高线方向延伸
垂直方向
水分条件,热量条件等组合的垂直变化
1.图形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强调】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考点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强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能产生新功能,即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并不是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如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再如平衡功能,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能清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