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师生关系愉快课堂氛围
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程影初中语文内容摘要: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
关键词:和谐愉快师生关系课堂氛围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等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然而,我们的学生面对父母殷切的期望,沉重的升学压力,激烈社会的竞争,早已经出师未捷身先“疲”了,大有“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悲凉。
于是,课堂学习也成为了一种负担,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倦甚至抵触的情绪。
针对这种教学目标与教学现实的矛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应当努力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认为教师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也不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而且要着力解决学生“为什么而学、将会怎样去学”的问题。
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从而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这势必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之相适应。
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营造愉快课堂氛围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
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行以实现。
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
学生是活生生的,都是有个性的,充满着情感的,而且潜在着智慧,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顺其天性而育之,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这种氛围把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让他们带着一种热烈的情感来参加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情不自禁地想学。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影响着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师生关系不好,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
师生关系好,课堂气氛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
三、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充分了解学生期望中的教师形象。
学生与所喜爱的教师相处,可以形成学习的良好心境,这种心境能够激发起积极的认识、意志等活动,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
可见,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起着重要作用。
教学之初,我对学生期望中的教师形象进行了调查,多数学生希望自己的语文老师能够是课堂内的老师,课堂外的朋友;能够严格要求学生,但不缺乏幽默感;多讲一些课外的有趣的故事,以吸引学生;能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能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等等。
从这些建议中可以看出,学生渴望与教师建立一种相对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1、教师的语言要有吸引力,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从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希望老师讲课要有情趣的占了多数。
2、教师要多一点微笑。
学生希望教师常有笑容,“我们最不喜欢老师一天到晚板着脸孔上课。
”这是很多学生的反映。
教师的微笑就是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情感交流。
正如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身上产生的那种高涨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而“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他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啊!”(《和教师的谈话》26页)有人把教师的面部表情、体态、手势、步态等非言词性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手段,称为教师的“第二语言”或“体态语言”。
3、要运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学习。
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除了教师本身语言的魅力以外,还要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方法。
例如,当学习古文时,比较枯燥无谓,就应该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情绪高涨时,趁机让他们多讨论多吸收知识。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绪使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心理定势,使自己与学生期望中的教师形象相符合。
4、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主动接近,与他们交朋友,走进教室、宿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真诚倾听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对学生真诚相待,悉心指导,让他们自己体会,去寻找答案。
只有建立起这种移情性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教师以设身处地的态度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真真切切地了解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活动。
5、教师要用欣赏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想要别人尊重你,就要自己首先尊重别人。
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也是一个互相尊重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对学生的态
度:变冷若冰霜的命令为满腔热忱的引导,变包办代替的灌输为循循善诱的启发,变严厉的惩罚为充满真情的鼓励。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像长辈对晚辈的严格之爱,有像朋友间的真诚之爱,有像母子间的真情之爱。
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课堂上提倡“无错原则”,允许学生犯错误,认可错误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变错误为教育的契机,使学生从错误中有所领悟。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只有教师用欣赏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学生才会讲真话,抒真情,显露思维的“原生态”,从而营造出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使教师的乐教与学生的乐学互相促进。
四、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入手,让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
初三学习相对枯燥乏味,为了点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我大多是采用“利诱教学法”,我平时对学习上要求很严,告诉他们只要每次成绩取得名次,就奖励他们看电影。
由于平时他们学得时间太多,玩的时间少,这样一说,学生很希望考好来放松一下,他们就会很奋力拼搏。
当然教师说出的话一定要负责。
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一定要兑现诺言。
五、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在学生心中树立地位,一方面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要为人师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师的“学不可以已”、“学而不厌”的求知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实践证明,最有成效的教师是那些不断增长他所教学科和有关方面知识的人,学生最钦佩、最愿效仿和追随的榜样是品学兼优的教师。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让师生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旦学生爱上学习,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不竭的源泉。
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爱”,恰恰需要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愉快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课堂看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才会在广阔的知识世界里自由地翱翔。
参考书目: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郭根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傅道春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