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狂犬病及疫苗(药典)

狂犬病及疫苗(药典)


生产
五、中间产物 中间产物是从起始材料开始,通过一个或多个不同工艺如发酵、培养、分离 以及纯化,添加必要的稳定剂等各工艺过程所获得的产物。 检测 应对中间产物制备成半成品前进行关键项目的质控监测,如病毒滴度 、活菌数、抗原活性、蛋白质含量以及比活性指标的检测,并需考虑对后续 工艺阶段无法检测的项目,如纯度、残留物等进行检测。 中间产物贮存:温度通常为2~8℃
狂犬病及疫苗
制作者: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是狂犬病病毒 复制的主要部位。 人类感染狂犬病几乎全部继发于动物咬伤或抓挠。 世界大部分人类狂犬病的主要宿主是犬,绝大部分人类狂犬病的发生均源于 犬咬伤。同时,尽管猫不作为狂犬病病毒的宿主,但也是重要的病毒携带者 。 人类狂犬病可以表现为狂躁型或麻痹型。如果是狂躁型狂犬病,患者则在5天 内死亡,而麻痹型狂犬病,患者则在13天内死亡。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病死率100%。
如何制造狂犬病疫苗?
• • 狂犬病病毒毒株接种人二倍体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浓缩后,灭活病毒, 而后纯化制成。 前期工作:建立种子批系统 原始种子/细胞种子 ☆保管菌毒种 要有严格的登 记制度,建立 详细的总账和 分类账。 传代扩增至特定代次 主种子批/主细胞库 传代扩增至特定代次 工作种子批/工作细胞库 目的:保证疫苗生产的一致性。

接受3剂暴露前免疫方案之后,在实验室中持续暴露于高浓度狂犬病病毒的人 员应每6个月检测一次VNA水平,如果滴度不足,则应肌内或皮内注射一支疫 苗以加强。兽医和其他经常暴露于狂犬病动物或狂犬病病毒的人员同样应每2 年检测一次。
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cell culture rabies vaccines ,CCV)
分枝杆菌以及病毒。对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具有潜在毒性的外源物质,应对后 续工艺去除效果进行验证,残留物检测及限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常见添加剂:牛血清、人血白蛋白、抗生素、其他生物材料(转铁蛋白、胰 岛素、生长因子等)———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添加剂的使用,如果加入,要验证其残
留量是否符合规定。
生产
疫苗成品检测项目:一般包括鉴别、理化测定、纯度、效力、异常毒性检查 、无菌检查、细菌内毒素检查、佐剂及工艺杂质残留物检测等。
稳定性评价
稳定性研究结果目的:确定疫苗的保存条件及有效期,并证明在有效期内疫 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对大多数疫苗来说,效力试验是反映产品稳定性的主要参数。 对成品疫苗进行稳定性研究:热稳定性试验,于37 ℃放置28天后,应不低于 2.5IU/剂。 对中间产物进行稳定性研究:用于确定生产过程中各中间产物保存的条件。

贮存和运输
容器、环境和时间、疫苗应采用冷链运输 成品疫苗贮存温度:为2~8℃ 标签和说明书 疫苗的标签和说明书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疫苗的说明书应按照本版药典的相关要求载明相关信息。
“2-1-1”:广泛用于法国,该方案包括在第0天两次肌内注射1ml,然后在第 7天和第21天分别各注射一次。使用2-1-1程序可能最好限定于没有咬伤的暴 露,以及患者依从性非常差的情况。 “2-2-2-0-2”:前的泰国红十字会免疫方案包括分别在第0天、第3天、第7 天和第28天皮内注射两剂0.1ml。 “8-0-4-0-1-1”: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多部位皮内注射0.1ml,0(8剂) 、7(4剂)、28、90
狂犬病病毒是什么样的?
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性负链RNA。病毒的形状像一粒子弹,长度为200nm, 宽度为75nm。
病毒含有以下五种结构蛋白质: 病毒颗粒转录酶(L)、糖蛋白 (G)、核蛋白(N)、磷蛋白 (P)和基质蛋白(M)。 狂犬病病毒G蛋白是一种三聚体, 是诱导生成病毒中和抗体(virusneutralizing antibodies ,VNAs) 的主要抗原,并且可以诱导机体 产生对狂犬病病毒致命感染的免 疫性。
一、病毒培养物的制备 传代细胞培养 :将工作细胞库细胞按规定传代,同一种疫苗生产用的细胞扩 增应按相同的消化程序、分种扩增比率、培养时间进行传代。 二、病毒增殖和收获 接种病毒时应明确病毒感染滴度与细胞的最适比例,同一工作种子批按同一 MOI的量接种,以保证每批收获液病毒产量的一致性。 同一细胞批接种同一工作种子批病毒后培养,在不同时间的多个单次病毒收 获液经检验后可合并为一批病毒原液。
由于肌内注射费用昂贵,为缩减成本可以进行皮内注射。 除了打疫苗,需要联合使用RIG(HRIG或ERIG)

• •

怎样进行暴露前免疫?
• 所有可能接触狂犬病病毒的高风险职业,如兽医、猎人、设陷阱捕兽者、抓 犬员、邮件投递者、业余洞窟探勘者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预防性接种狂犬 病疫苗。

标准美国三剂注射方案:肌内注射,0、7、21或28。
• 人二倍体细胞疫苗(可以避免对动物蛋白的过敏)——MRC-5人胚成纤维细 胞 Vero 细胞疫苗——Vero的传代非洲绿猴肾细胞 纯化的鸡胚细胞培养疫苗——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 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乳鼠肾细胞系(BHK-21) 纯化鸭胚细胞培养疫苗——鸭胚 恒河猴二倍体细胞培养疫苗——恒河猴胚肺成纤维细胞
狂犬病疫苗最重要的免疫应答就是病毒包膜G蛋白相关抗体的产生。
不幸被疯狗咬了如何打疫苗?
• “5针法”:美国和WHO推荐的暴露后免疫程序是在第0天应用狂犬病免疫球 蛋白(rabies immunoglobulin,RIG),然后分别在第0天、第3天、第7天、 第14天和第28天应用CCV;只在三角肌的位置肌内注射1ml疫苗。
☆种子批的检定 项目至少应包括 鉴别(血清学、 全病毒或部分特 征性序列测序)、 外源因子、病毒 表型、遗传稳定 性等。
病毒性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
选择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应基于风险效益的综合评估,包括细胞的种属及组 织来源、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扩增病毒的稳定性、细胞的特性及全面检定 的可行性、细胞对制品的安全性、生产工艺的便利性以及下游纯化工艺能够 去除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和达到的安全水平等。
☆多次收获的病毒培养液,如出现单瓶细胞污染,则与该瓶有关的任何一次病
毒收获液均不得用于生产。
生产
三、病毒灭活 试剂: β-丙内酯。 ☆灭活程序一经结束应立即取样进行灭活验证试验,否则应将样品置—70℃ 及以下暂存并尽快进行灭活验证试验。 ☆对同一批病毒原液分装于多个容器的,应按容器分别取样进行验证,不得 采用合并样品进行验证。 四、抗原纯化 Vero细胞的狂犬病疫苗:在灭活后采用柱色谱法进行纯化。 应对纯化工艺过程进行验证,并设立抗原纯度、免疫活性、残留物限度等质 量控制标准,具体要求一经确立不得随意改变。
• • • • •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以病原微生物或其组成成分、代谢产物为起始材 料,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用于预防、治疗人类相应 疾病的生物制品。
类型: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 程重组蛋白疫苗、其他类疫苗 灭活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培养、繁殖,用理化方法 灭活后制成的疫苗。Eg:狂犬病疫苗
半成品、成品
原液 按照批准的配方将稀释液(磷酸盐缓冲生 理氯化钠溶液)、稳定剂(人血白蛋白)、 赋形剂(麦芽糖)等配制成均一混合的半 成品。 半成品 通过分装设备分装至最终容器后,贴签 和包装后为成品
成品
半成品、成品
半成品检测:依据生产工艺和疫苗特性设定检测项目,如无菌检查、细菌内 毒素检查、残留有机溶剂( β-丙内酯)等项目检测。
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通常包括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和连续传代细胞。
人二倍体细胞(MRC-5) 细胞检定:①细胞鉴别②外源因子③內源因子④成瘤性⑤致瘤性
生产用培养液
病毒疫苗生产用细胞培养液:材料应该成分明确,并验证生产用细胞的适应 性。
☆疫苗生产用培养基中不得使用人血清。 ☆使用生物源性材料,应检测外源性因子污染,包括细菌和真菌、支原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