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ppt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ppt
2.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②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 超过正常信用条件付款购买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准则》:
−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 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 现值为基础确定。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第五十六条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 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 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 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企业所得税法》 − 第四十七条 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
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 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1. 存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① 存货后续计量时的差异
➢ 存货的发出计价
《存货》准则 − 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第七十三条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
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 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 变更。
1. 存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① 存货后续计量时的差异
➢ 存货的期末计量
《存货》准则 − 第十五条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
要把原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销。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0 000
• 如果2009年将该批存货出售8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2 000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48 000 800 000
2.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① 固定资产的界定
《固定资产》准则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 000
• 2019年12月31日,假如该存货还未出售,可变现净值为84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6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60 000
• 2019年12月31日,假如该存货还未出售,可变现净值回升到94万元,此时
− 第五十七条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 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 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 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 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2.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① 固定资产的界定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 第二十一条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 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 设备、工具、器具等。
1. 存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① 存货初始计量时的差异
➢ 自制存货中借款费用的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第三十八条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
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 (一)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 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 (二)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 额的部分。
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第十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
除: −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案例分析(注意每年的纳税调整)
• 2019年12月31日时,存货的成本是100万元,可变现净值只有90万元,所
以2019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会计处理为: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 分析会计政策与税务政策的差异; • 解析会计、税法差异的表现形式; • 掌握会计、税法差异的处理方法; • 熟悉会计准则涉税问题的处理过程;
本差异分析; 2.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3. 无形资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5. 职工薪酬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6. 债务重组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7. 收入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8. 投资业务(金融工具)准则与税发的差异分析;
− 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 产:
−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 持有的;
−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使用寿命,是 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 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2.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① 固定资产的界定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②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第五十八条 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 •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
支出为计税基础;
2.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②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1. 存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① 存货初始计量时的差异
➢ 自制存货中借款费用的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 − 第四十六条 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
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 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 存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① 存货初始计量时的差异
➢ 接受投资存货的初始计量;
2. 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存货》准则 − 第十一条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
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 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1. 存货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① 存货初始计量时的差异
➢ 接受投资存货的初始计量;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第七十二条 存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成本: − (二)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
➢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准则》:
− 第九条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固定资产准则》解释:
−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 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 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 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