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大学动力工程_专业培养方案

天津大学动力工程_专业培养方案

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校级通过)
学科代码:085206 校内编号:2320180
一级学科: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作为天津大学首批四个“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之一,培养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拥有全国唯一的内燃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我国目前唯一中立的内燃机研究所-“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牵头我国21家内燃机以及汽车企业和高校组成的“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我国内燃机领域连续4个国家“973”项目,在我国发动机新技术领域发挥“不可替代”和“开拓和牵引”作用,是我国内燃机领域重要的基础理论创新、国内外学术交流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内外高校中规模最大、研究方向最全、产学研结合最紧密的内燃机科研机构。

同时,学科拥有“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全国唯一的地热研究培训中心。

联合20家企业和大学,牵头组建我国“地热能高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形成了以地热、太阳能、余热能高效利用为特色的发展格局,太阳能辐射板技术在全国50多万平米的建筑中得到应用。

学生毕业后能在热能利用、动力机械和动力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制造工厂、研究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所从事动力机械及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动力工程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并掌握一门外语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基本学习年限为2.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由核心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组成,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

必修环节包括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和实践教学课程,不少于7学分。

选修课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专业领域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不少于9学分.
五、专业实践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一般实行双导师制。

其中第一导师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为本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或管理经验责任心较强的技术专家。

实践课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实践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最好安排在企业,由企业导师直接指导完成相关实践工作。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一般应在第二至第三学期确定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具体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研究、工程管理等。

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

有关学位论文的其它要求参照《天津大学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暂行规定》执行。

系主任:分委会主席:
年月日年月日
学院公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