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指导
摘要: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把握好学习高中生物的预习—听课—巩固总结三个重要环节,是轻松学习高中生物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学习方法;高中生物;预习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物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学会实验操作技能和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简单的应用。

高中生物则是将生物知识逐渐理论化、系统化,揭示生命本质的现象。

学习的知识不但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更强调了探究能力的培养。

同时,将生物学知识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相联系。

随着高一新生入校,教师首先应该教给他们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学习知识。

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通过教师这一载体,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一定的技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单纯传授生物学知识更加有效。

一、让学生了解高中生物课程设置及特点
高中生物必修模块有3个:“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此外,理科生还要学习选修一和选修三两个模块。

生物学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只要我们细心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涉及生物的知识,我们都能用课堂中学会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在认知和探究活动中很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并能够尝试改进与创新实验;同时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非常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去应用。

二、让学生把握好学习生物的三个重要环节
进入高中阶段,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生物学的方法,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物学科的学习要把握好预习—听课—巩固总结这三个重要环节。

1.认真预习,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万事开头难,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划出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逐步培养学生概念图法预习。

学会分析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从内涵和外延上去理解。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的教材编写中也突显了预习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前的“本节聚焦”,自己能解答相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的差距。

预习时要善于提出问题,把教材中的内容归纳成一个个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听课。

如:预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节时,学生可归纳出以下问题:(1)“细胞呼吸”和“呼吸”是一样的吗?(2)人体吸入的氧气去哪了?呼出的二氧化碳是怎么产生的?等等,带着问题听课,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要求。

2.参与课堂,从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传统的高中课堂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被动式的“填鸭”,在
40分钟的时间里听完老师的讲解。

但是,随着高中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一定要适应,所以教授正确的“渔”是十分必要的。

(1)抓住一堂课的精髓。

一节课讲述的知识点不少,但每个知识点并不是同样重要。

所以在预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问题与同学相互探究讨论,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达成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的学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区分重点和非重点,以便把主干知识学习扎实。

(2)紧跟老师思路。

教师每堂课都精心设计,有清晰的思路。

紧跟教师的思路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系统性的把握,明确主次。

因此,听课时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怎样展开、突破重难点,怎样归纳总结。

如果上新课前能够切实进行好预习,则可以把自己预习的情况与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比较。

这样,就可以在听课时,明确老师的思路,这思路也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思路。

(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

在课堂中,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的真实过程中,不再以旁观者的身份
去观摩教师所教授的内容,相反,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究者,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订解决方案、修正方案、探讨不同方案的优缺点等一系列过程,从而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归纳巩固,从中再去发现新的问题
部分高中学生,课堂上感觉都听懂了,教材中的内容好像也全明白了,但是遇到习题及考试,就无从下手。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及时复习归纳总结。

归纳巩固应注意以下几点:(1)顺着教师的思路,回忆本节的知识点。

课后首先仔细回忆老师讲课的思路,这实质上是在强化存在自己头脑中的记忆表象的过程。

能回忆出来的,往往是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回忆不出的,常常是自己没有弄明白的,应该马上翻开书,好好将这部分内容看一看,将它弄懂。

尝试回忆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因为知识表象在头脑形成后在1~2小时内遗忘最快,所以尝试回忆不能拖得太久。

(2)独立完成作业。

布置作业、练习及考试,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对学生个别辅导改进教学;而对于学生来说,则可以用来复习和检测,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特别是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可以及时加以弥补和提高。

做作业时一定要独立完成,不可抄袭。

并及时更正错误,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

(3)做好总结和归纳。

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知识结构,以便我们能从整体上把握,从而加
深理解和灵活掌握。

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这样,就使我们能在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来对待知识,就好像我们站在山顶上看山下的景色,不但能看清所有景点,而且能看清各景点间的关系。

由于我们站在了新的高度上来看待知识,我们也就有了驾驭知识的能力。

从而可以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

上述是通过对高一新生学习生物学的方法的指导,高一新生要在实践中尽快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习惯,良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认真坚持下去就会见到成效。

正如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四十
一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