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法:1.1 了解建筑物的功能根据业主(用户)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置。
1.2 根据建筑物内所涉及到各智能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目络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及其它弱电子系统)的传输速率、带宽,接口等要求选择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如c级、D级,E级,F级或光缆)。
2 工作区设计办公(写字)楼工作区的服务面积根据办公要求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即用户终端较为密集的场所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62m进行估算。
第二种类型即通常的用户办公区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7~82m进行估算。
第三种类型即办公条件较宽敞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9~102m进行估算。
公寓、住宅工作区的服务区域可按房间(书房、起居室、卧室等)划分每房间可按1个工作区估算百货商场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02m,进行估算。
其它各种类型建筑物按用户性质与功能进行工作区面积的确定。
3.1 配线子系统设计所需的前期条件3.1.1 根据工程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的类型要求;3.1.2 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位置;3.1.3 一次性投资与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3.1.4 从FD至信息插座之间的缆线(水平电缆、光缆)长度应不大于90m的要求确定各层弱电间的位置。
3.2 信息插座数量的计算3.2.1 根据建筑物工程平面图,分别计算出各层(区)工作区总面积(其中不包含公共走廊、电梯厅,楼梯间、卫生间等面积)。
3.2.2 根据各层(区)工作区总面积及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计算出各层(区)工作区的数量。
W S S n n b =÷式中W n 为笫n 层(区)工作区的数量(取整数值);S n为n 层(区)工作区的总面积; S b 为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
3.2.3根据已选定的综合布线系统配置标准及各层(区)工作区的数量,计算出各层(区)信息插座的数量。
T n n T W =⨯∆式中n T 为第n 层(区)信息插座的数量;T ∆为一个工作区内信息插座的数量(最低配置为2个)。
pm n dn T T T =+式中pm T 为第n 层(区)支持语音(电话)的信息插座的数量; dn T 为第n 层(区)支持数据(计算机]的信息插座的数量;3.2.4 根据各层(区)信息插座的数量,计算出建筑物内信息插座的总数量。
T=1N n n T=∑式中T 为建筑物内信息点的总数量;N 为建筑物的层(区)数。
相关技术资料3.4配线子系统缆线选择配线子系统在通常情况下.水平电缆采用铜芯4对对绞电缆。
配线子系统在有高速率应用合.应采用光缆。
配线设备交叉连接的跳线应选用综合布线专用的插接软跳线.在电话应用时也可选用双芯跳线或3类1对电缆。
3.4配线子系统信息插座选用原则信息点应采用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或光缆插座。
信息插座面板的口数有单口,双口、四孔或多口等多种类型.可以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面板的口数(即类型)。
3.5配线子系统线路设计确定配线子系统缆线(水平电缆,光缆)的路由、根数、敷设方式及敷设要求。
3.6配线子系统缆线用量计算3.6.1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用量计算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1.根据弱电问及各信息插座的位置.计算出建筑物内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用量。
1)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的平均长度12()h h h L L L =+÷2⨯1.1+6式中h L 为建筑物内水平电缆的平均长度;1h L 为弱电问至最近信息插座水平电缆的长度; 2h L 为弱电问至最远信息插座水平电缆的长度;式中中的0.1为在电缆布放时预留长度量.一般按1O %冗余考虑; 6为在弱电问电缆预留长度.单位:m 。
2)建筑物内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的总长度hz h n L L =⨯T式中hz L 为建筑物内水平电缆的总长度。
2.根据建筑物内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的总长度,计算出配线子系统水平电缆的总用量。
305h hz X L =÷式中h X 为建筑物内配线子系统水平光缆的总用量(取整数值)。
单位:箱; 305为每箱电缆的长度.单位:m 。
3.6.2配线子系统水平光缆用量计算配线子系统水平光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见图配线子系统水平光缆各部分之问的相互关系1.根据弱电间及计算机插座的位置,计算出建筑物内配线子系统水平光缆的平均长度。
1(2)2(3~5)6fh fh fh L L L =+÷++式中fh L 为建筑物内水平光缆的平均长度; 1fh L 为弱电间至该层(区)最近光纤信息插座水平光缆的长度;2fh L 为弱电间至该层(区)最远光纤信息插座水平光缆的长度; 3~5为光缆布放中预留长度,单位:m 。
6为在弱电间缆线水平光缆预留长度,单位:m 。
2.根据建筑物内配线子系统水平光缆的平均长度,计算出配线子系统水平光缆的总用量。
fhz fh d L L T =⨯式中fhz L 为建筑物内配线子系统水平光缆的总用量: d T 为建筑物内光纤信息插座的总数量。
3.7楼层配线设备_FD 类型及容量的确定3.7.1 FD 配线设备的类型FD 配线设备可由IDC 配线模块、RJ45配线模块和光纤配线模块三大类型组成,在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IDC 支持语音配线,RJ45或光纤连接器件(ST 、SC)支持数据配线,也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工程造价情况而定。
1.IDC 配线模块IDC (110)配线模块通常用于支持语音配线。
IDC 配线模块的基本单元规格一般为100对卡接端子,由4个25对为一组组成。
采用5对卡接模块时,1个规格为100对基本单元的IDC配线模块在至水平电缆侧可接20根4对对绞电缆(即可支持20个信息插座)。
采用4对卡接模块时,1个规格为100对基本单元的IDC配线架在至水平电缆侧可接24根4对对绞电缆(即可支持24个信息插座)。
1个规格为100对基本单元的IDC配线模块在干线电缆侧可接1根100对对绞电缆或2根50对对绞电缆或4根25对对绞电缆。
2.RJ45配线模块RJ45配线模块通常用于支持数据配线。
RJ45配线模块的基本单元规格为24口,在至水平(或干线)电缆侧每个端口可扭根4对对绞电缆(即可支持1个信息插座)。
3.光纤配线连接盘光纤配线连接盘用于支持数据配线。
光纤配线连接盘的基本单元规格为24口,每口可接1芯光纤的单工连接器。
在至水平光缆侧每2口可支持1个双工或2个单工光纤插座。
4.支持语音FD配线设备的配置方案支持语音FD配线设备的配置方案有二大类型:支持语音FD配线设备采用IDC配线模块:支持语音FD配线设备采用IDC配线模块和RJ45配线模块。
1)支持语音FD配线设备采用IDC配线模块有二种方案.2)支持语音FD配线设备次啊用IDC配线模块和RJ45配线模块方案5.支持数据FD配线设备的配置方案支持数据FD配线设备的配置方案有二大类型:支持数据FD配线设备采用RJ45配线模块;支持数据FD配线设备采用光纤配线连接盘。
1)支持数据FD配线设备采用RJ45配线模块有5中方案,这五种为2)支持数据FD配线设备采用光纤配线连接盘有两种方案,这二种方案为3.7.2 IDC 型FD 配线模块容量的确定IDC 型FD 配线模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1. 至水平电缆侧支持语音FD 的IDC 型基本单元(100对)数量 20(24)hipn pn M T =÷式中hipn M 为第n 层(区)楼层配线设备FD 至水平电缆侧支持语音IDC 的基本单元数量(取整数值);pn T 为第n 层(区)的电话插座数量;20(24)为采用4(5)对卡接模块时,1个规格为100对基本单元的IDC 模块可支持20(24)个电话插座及水平电缆的卡接。
2. 至干线电缆侧支持语音FD 的IDC 型基本单元(100对)数量 100bipn pn M T D =⨯÷式中bipn M 为第n 层(区)楼层配线设备FD 至干线电缆侧支持语音IDC 型基本单元数量(取整数值);D 为每个语音信息点传输使用电缆对数,取D=1语音干线电缆的总对数pn T D ⨯也可考虑一定的冗余,一般可为10%。
3. FD 的IDC 型配线架的总容量(总对数)()100in hipn bipn P M M =+⨯式中in P 为第n 层(区)楼层配线设备FD 支持语音(电话)IDC 的总容量。
3.7.3 支持数据和电话FD 的RJ45型配线模块容量(24口模块)的确定RJ45型FD 配线模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详见图1. 至水平电缆侧FD 的RJ45型基本单元(24口RJ45模块)数量 2424hrdn dn hrpn pn M T M T =÷=÷式中hrdn M 、hrpnM 为第n 层(区)楼层配线设备FD 至水平电缆侧支持数据和电话RJ45的基本单元数量(取整数值)。
2. 至HUB 侧FD 的RJ45型基本单元数量()24rn hrdn brdn hrpn P M M M =++⨯式中rn P 为第n 层(区)楼层配线设备FD 支持数据和电话RJ45的总容量。
3.7.4 支持数据FD 的光线配线模块容量的确定光线型FD 配线模块各部分之间的关心为1. 至TO 侧光纤FD 的基本(12口双工连接器)数量12htn dn M T =÷式中htn M 为第n 层(区)楼层配线设备FD 至TO 侧支持数据光纤配线架的基本单位数量(取整数值);dnT 为第n 层(区)的光线插座(双工)的数量。
2. 至BD 侧光纤FD 的基本单元数量btn htnM M =式中btn M 为第n 层(区)楼层配线设备FD 至BD 侧支持数据光纤配线模块(双工)的基本单元数量(取整数值)。
3. FD 的光纤配线模块总容量()12(24)tn htn btn P M M =+⨯式中tn P 为第n 层(区)楼层配线设备FD 支持数据双工(电工)光纤配线架的总容量。
5设备问及弱电问设计5.1确定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程控电话交换机机房的关系; 5.2确定弱电问与网络设备系统及其他弱电系统的关系; 5.3确定设备问及弱电问的位置及大小;5.4向相关专业提出设备问及弱电问的工艺要求(如环境、消防、安防、楼板荷载,层高、门窗、接地等要求)。
6管理设计6.1对设备间,弱电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 施.按一定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宜符合下列规定。
6.1.1规模较大的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规模较小的综合布线系统宜按图纸资料进行管理。
6.1.1综合布线的每条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均应给定唯一的标志。
标志中可包括名称、颜色、编号,字符串或其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