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前 言............................................................................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培训对象和目标 (2)5 基本要求 (3)6 培训内容 (4)7 培训方式 (4)8 培训组织与实施 (4)9 培训评价与改进 (5)10 培训档案管理 (6)附录A (规范性) 培训内容 (7)附录B (规范性) 培训课程满意度调查表 (11)儿童福利从业人员培训管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儿童福利从业人员的培训对象和目标、基本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组织与实施、培训评价与改进、培训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儿童福利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管理和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 010-2014 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MZ/T 058-2014 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财行[2016]540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儿童福利 Child welfare面向特定儿童特别是在家庭或其他社会机构中未能满足其需求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服务。
3.2困境儿童 Children in distress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3.3农村留守儿童 left-behind children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3.4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The fact that no one is raising childrenDB36/T 1341—2020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被撤销监护资格、被遣送(驱逐)出境情形之一的儿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被撤销监护资格、被遣送(驱逐)出境情形之一的儿童。
3.5儿童福利从业人员 Child welfare workers对儿童提供直接福利服务,以及促进儿童健全发展有关的家庭、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福利服务的工作人员。
3.6儿童主任 Children director在村(居)一级设立的具体负责村(居)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人。
3.7儿童督导员 Child Supervisor在乡镇(街道)一级设立的具体负责乡镇(街道)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的人。
3.8家庭监护人员 Family Guardians以法定监护、指定监护、遗嘱监护或约定监护方式确定,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3.9儿童福利机构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s经政府批准,为孤、弃等特殊儿童提供养育、医疗保健、康复、教育、安置等服务,并服务于社会儿童的社会福利服务组织。
3.10培训学时 Training hours培训时间计量单位,一学时为45min。
根据财行[2016]540号文件,每半天最多按4学时计算。
本文件的学时数量要求指的是一年培训所需学时。
4 培训对象和目标4.1 培训对象培训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儿童福利行政工作人员;——儿童福利机构管理人员;DB36/T 1341—2020——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人员;——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管理人员;——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服务人员;——家庭监护人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其他从事与儿童相关工作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
4.2 培训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目标:——掌握儿童福利、儿童保护相关政策和重点法律、法规及本岗位职责内容;——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人员还应掌握儿童生活照料和护理技术;——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服务人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还应熟悉未成年人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知识及实操技术。
5 基本要求5.1 培训机构5.1.1 承担儿童福利相关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群众团体,如民政部门、团委、妇联、关工委等。
5.1.2 具有儿童福利社会服务功能的企事业单位,如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
5.1.3 具有培训业务资质、具备培训条件的社会组织。
5.2 培训师资5.2.1 从事儿童福利工作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
5.2.2 从事社会工作、儿童相关专业教学的中级职称及以上的专家。
5.2.3 从事儿童福利领域研究的学者、专家。
5.2.4 有丰富的儿童福利工作技能经验的从业人员。
5.2.5 持有儿童福利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职业能力证书人员。
5.3 培训教材应对照培训目标要求、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要求,给授课教师和学员提供配套教材。
教材可包括专业书籍或电子文档、视频资料及教师授课讲义。
5.4 培训器材培训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器具,并符合以下要求:——符合相关产品国家质量安全标准;——教学设施应在每次培训前进行检查,经教师检查和实验操作,能实现正常操作,不存在安全隐患。
5.5 培训场地培训机构应能提供培训必要的教学场所、住宿场所和用餐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教学场地无安全隐患,空间大小足够容纳培训人数,室内设施能满足线上及线下教学要求;——学员住宿场地应符合公安、环保、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的规定;DB36/T 1341—2020——学员用餐场地应整洁有序,用餐后立即清洗、消毒。
用餐场所、设施应满足卫生部门要求。
5.6 安全管理培训承办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如制定应急预案等。
承训单位还应成立培训期间的安全管理小组,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培训期间人员、场地、器材等安全管理工作。
5.7 培训经费按照当地财政部门培训经费管理规定或经费来源单位经费管理规定进行经费管理。
6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附录A的模块内容。
7 培训方式7.1 线下培训7.1.1 理论教学包含集中讲授、研讨等方式,开展面对面的理论知识培训。
7.1.2 实践教学包含情景模拟教学、工作场所实训、VR课堂等方式,开展模拟场景或在真实工作情景中开展教学。
7.2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的教育培训。
8 培训组织与实施8.1 培训前准备8.1.1 需求调研,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基本情况、具体培训内容及培训具体形式。
8.1.2 培训计划,可包括教学大纲、考核大纲、课程安排等。
8.1.3 培训资料准备,可包括授课讲义、PPT电子课件以及必要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技能操作器材清单及考核题库、试卷。
8.2 培训实施8.2.1 培训开班仪式培训机构可在开班前举办开班仪式。
8.2.2 培训过程培训过程应按照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学员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学员考勤、教学过程监督、学员考核等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DB36/T 1341—2020 8.3 培训考核8.3.1 考核内容应当根据培训目标对学员进行考核。
根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不同,设置不同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考核比例。
8.3.2 考核方式8.3.2.1 培训考试可以包含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主体或专业职业能力评价组织通过笔试、口试、技能操作、专项能力鉴定等方式衡量要评定学员通过培训学习后的能力和效果。
8.3.2.2 培训考查可以通过考查学员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论文等,检查培训学员掌握知技能的数量、质量和态度。
8.3.3 考核结果的运用8.3.3.1 培训考核结果应作为学员评优评先、培训班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培训不合格者,应重新进行培训。
8.3.3.2 培训承办方应对结果进行统计、存档,并向培训主办方、培训学员及培训教师进行反馈。
8.4 培训结业培训班课程结束可举行结业仪式,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公布评优评先结果,颁发相关证书。
9 培训评价与改进9.1 培训学员评价9.1.1 培训前的需求调研培训机构应在学员培训前对学员进行培训需求调研,提高培训课程安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9.1.2 培训后的满意度信息收集培训机构应收集学员满意信息,收集的基本方法可包括:——每半天发放培训课程(含线上线下课程)满意度调查表(按附录B执行);——定期或不定期回访培训对象,了解培训效果;——调查儿童福利机构的培训需求;——收集各类媒体的相关报道;——行业研究报告。
9.1.3 线上课程运营效率收集9.1.3.1 培训机构应收集学员线上课程的运行效率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活跃率、点击量和学习时长。
同时,保持对后台数据的持续监控。
学员在完成一定线上学时后,设置填写线上课程反馈评估表。
9.1.3.2 收集信息的方法应具有针对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并定期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9.2 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评价培训过程应接受业务主管部门或第三方评估机构等部门的评估。
DB36/T 1341—20209.3 分析评价9.3.1 培训机构应定期接受第三方评估机构及主办方等单位的评估。
9.3.2 培训机构根据收集的学员满意度信息、线上运营效率情况,审核提取有效评价信息。
9.3.3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9.3.4 得出分析评价报告。
9.4 改进培训机构应根据分析评价报告,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0 培训档案管理10.1 培训机构应制定相关制度,专人负责,规范档案管理。
10.2 培训机构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
10.3 档案的保存期限应不少于3年。
10.4 培训机构应将培训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按照统一的原则进行汇总、分类、组卷、储存,形成统一的档案,作为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
中各项记录的内容应真实、完整。
存入档案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培训通知或批复文件;——培训计划;——培训教师登记表;——学员登记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学员考核原始材料及情况登记表;——培训课程满意度调查表(此表为培训课程结束后的整体测评)。
DB36/T 1341—2020附 录 A(规范性)培训内容表A.1 儿童福利行政管理人员培训表A.2 儿童福利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表A.3 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人员培训DB36/T 1341—2020表A.3 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人员培训(续)表A.4 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管理人员表A.5 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服务人员DB36/T 1341—2020 表A.6 家庭监护人员培训表A.7 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DB36/T 1341—202010 表A.8 其他从事儿童相关工作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培训表A.9自闭症儿童(学龄前)干预专项职业能力培训DB36/T 1341—2020附 录 B(规范性)培训课程满意度调查表表B.1 培训课程满意度调查表培训时间: 年 月 日授课老师: 培训名称: 评价人:2.您认为本次培训课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3.请您对本次培训课程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