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遗传与变异PPT课件

第8章-遗传与变异PPT课件


.
15
突变
自发突变 环境因素的影响,DNA复制过
程的偶然错误等而导致,一般
频率较低,通常为10-6~10-9 。
诱变
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对生物体
的DNA进行直接作用,突变以
较高的频率产生。
.
16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表现形式)
(一)形态突变型 (二)营养缺陷型 (三)条件致死突变型 (四)抗性突变型 (五)其他突变型
示对链霉素的抗性和敏感性
.
22
其它突变类型
毒力、生产某种代谢产物的发酵能力的变 化等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突变类型一 般都不具有很明显或可直接检测到的表型,其 突变株的获得往往需要较大的工作量。
.
23
二、基因突变的规律(自发突变特点)
(一)不对应性 (二)稀有性
(三)独立性
(四)诱变性
(五)稳定性
菌生活必需。
.
12
核酸存在的七个水平及质粒
细胞水平:存在于细胞核或核质体,单核或多核
细胞核水平: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结构不同;核 外DNA
染色体水平: 倍性(真核)和染色体数
核酸水平:存在部分二倍体DNA或RNA,复合或裸 露,双链或单链
基因水平:具自主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分结 构基因和调节基因
表示方法:基因型,所需营养物的前三个
英文小写斜体字母表示:hisC(组氨酸缺陷型,
其中的大写字母C同一表型中不同基因的突
变),在具体使用时多用hisC-和hisC+,分别
表示缺陷型和野生型。 表型,同上,但第一个字母大写,且不用
斜体:HisC
.
19
影印平板(Replica plating)法. 是Lederberg夫妇在1952年建2立0
.
4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经典
实验
(一)转化实验 肺炎球菌的转化现象 (英国
Griffich1928年首次发现), 1944年美国Avery等人
进一步阐明了转化因子的本质。
(二)噬菌体的感染实验(Hershey和Chase
1952年用大肠杆菌进行了这类实验)
(三)病毒的拆开与重建实验(美国法朗克-康
密码子水平:信息单位,起始和终止
核苷酸水平:突变或交换单位,四种碱基
.
13
微生物的独特生物学特性:
(1)个体的体制极其简单;
(2)营养体一般都是单倍体;
(3)易于在成分简单的组合培养基上大量生长繁殖;
(4)繁殖速度快;
(5)易于积累不同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终产物;
(6)菌落形态特征的可见性和多样性;
(7)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群体中各个个体作用(morphological mutant)
造成形态改变的突变型。突变株和野生
型菌株均可生长,但可从形态特征上进行区
分。非选择性突变。如:菌落颜色变化、形
成芽孢缺陷菌株等。
细胞水平上的形态突变,突变株的检出
更加困难。
.
18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特点:在选择培养基(一般为基本培养基) 上不生长,负选择标记。
勒特1956年发表了这方面的结果)。
.
5
RⅡ
SⅢ SⅢ
SⅢ RⅡ
加热杀死
肺炎球菌的. 转化试验(一)
6
SⅢ
加热杀死
RⅡ
转化试验(二).第一节
7
转 化 因 子 本 质 的 阐 明
.
8
噬菌体感染实验
吸附
10分钟后 用捣碎器 使空壳脱离
离心
沉淀细胞进一步培 养后,可产生大量 完整的子代噬菌体
放射性32P85%在沉淀中,放射性35S75%在上清 液中
均一性;
(8)易于形成营养缺陷型;
(9)各种微生物一般都有相应的病毒;
(10)存在多种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原始有性生殖方式。
.
14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它是一 切生物变化的根源,连同基因转移、重组一 起提供了推动生物进化的遗传多变性。
突变:指DNA顺序上核苷酸发生置换或其 它顺序上的改变。
遗传型(genotype):决定生物表现型的
遗传因子。
.
2
表型是由遗传型所决定,但也和环境有
关。
适应或饰变(modification):相同遗传
型的生物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
表型。
特点:暂时性、不可遗传性、表现为全
部个体的行为。
.
3
Serretia marcescens25℃下培养时,产生深红 色的灵杆菌素,37℃下时,群体中所有细胞都不 产色素。重新降温至25℃,产色素能力又得到恢 复。
病毒的拆开与重建实验
.
10
二、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
真核生物
DNA分子与组蛋白结合构成染色体,每
条染色体有单一线性双链DNA分子。一个真
核生物细胞内有多条染色体(脉孢菌7条,
人23条)。高等生物中有2至多套染色体
(动物2倍,水稻4倍),真菌有双倍体,但
多数微生物是单倍体。真核细胞核物质外有
核膜包围,形成完整细胞核。
条件致死突变型(conditional lethal mutant)
在某一条件下具有致死效应,而在另一条件下 没有致死效应的突变型。常用的条件致死突变是温 度敏感突变,用ts(temperature sensi-tive) 表示,这类突变在高温下(如42℃)是致死的,但 可以在低温(如25~30℃)下得到这种突变。负选 择标记。
.
21
抗性突变型(resistant mutant)
基因突变使菌株对某种或某几种药物,特
别是抗生素,产生抗性。突变株可直接从抗性
平板上获得--在加有相应抗生素的平板上,只
有抗性突变能生长。所以很容易分离得到,正
选择标记。
表示方法:所抗药物的前三个小写斜体英
文字母加上“r”表示。strr 和 strs 分别表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菌种保藏
.
1
几个概念: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间不同个体不完 全相同。
遗传(inheritance)和变异(variation)是 生命的最本质特性之一。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可见的或可测 定的性状。
(六)可逆行
.
11
原核生物
DNA不与组蛋白结合,染色体仅由一条 DNA组成,DNA为共价闭合环状双链,一个 细胞内只有一条染色体(单倍体haploid)。 无核膜包围,只在细胞中央形成核区。
质粒(plasmid)
原核生物中,除染色体以外,能够自主
复制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它们携带少
量遗传基因,决定细胞的某些性状,并非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