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基础专业说课
课 程 设 计 思 路
理论与实践结合,长、短期作业结合; 综合性表现训练和创意能力训练相结 合进行课程设计
以艺术感受、素质和个性培养的综合 训练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并根据所需知识点的 层次将课程分解为若干具有递进关系 的课题教学模块,进行课程设计与教 学
以力求在有限的课时内为学生打下对 未来学习更有用的造型基础,进行课 程设计与训练
课 程设计
课程标准 ● 本课程融入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符合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提倡模块式训练,从课题的设置到教学目标的实施都遵循个性培养。建立师生间 的相互包容和默契,提倡创造性思维,拓展素描、色彩的宽泛性。
课 程设计
课程标准
●本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分为“传统描绘 性教学模块、素描、色彩拓展教学模块、 专业适用素描、色彩模块”三个知识模 块。
2
网络学习资源
3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 制定课程内容
1
4 5
教学PPT学习资源 优秀作业欣赏评析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
校内实训设施一览 :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
校内实训设施一览 :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
校内实训设施一览 :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
由教师、学生共同对学生的作业和学习 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过程化
创新思维的表达
课程内容
课程难点
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 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单元2为例,设计素描、色彩自然形态解析(16课时)要求学生从被 动写生到主动表现,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解析课题。 通过结构分析、单元提炼、分割形态等方法,研究外部形态和内部 结构的丰富性,使学生获得理性分析的方法和经验,探寻形态构成原理; 训练学生不仅从外部观察物象形态,而且能够从内部探索形体结构的表 现,培养学生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训练学生对形式要素的感 悟和提炼能力,最后达到对于纯粹的形态图形语言的主动表现。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设计素描、 色彩基本知 识及表现规 律、形式语 言要素 1.如何将设计意念 贯穿于素描、色彩 表现中; 2.设计意识的培养
对事物观察、 分析、表现的 能力;创意能 力 1.观察、理解物象 的认识 能力 2.对事物严谨的分 析能力 3.自学能力
独立思考、解 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严谨的工作态 度和团队协作、刻 苦钻研、开拓创新 的精神
• 现代化多媒体教 学手段的运用, 可以拓宽学生的 视野,强化教学 效果
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取“示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课题训练,掌握技能。
2、参观专业展览及学术活动,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艺术素养。 3、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 丰富学生的专业视野。
课程教学团队
1.自然形态写生(8课时) 讲授:客观世界具有无穷无尽的丰富信息,以自然为起 点,解决观察方法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把握客观对象。 作业:5张16K写生小稿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
2.自然形态解析 (8课时) 讲授:从具象客观 再现到抽象主观创 造的过程,提高学 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和严谨的逻辑分析 能力。 作业:1张4K解 析——变体作业, 材料不限
课 程 目标与定 位
将课程安排在大一上下两个学期进行。
设计素描 风景写生
基础素描 基础色彩 三大构成
本课程安排在第 一学年上学期
本课程安排在第 一学年下学期
本课程安排在第 一学年下期
课 程设计
课程设计思路
紧紧围绕艺术设计工作过程和职业岗 位群工作的需要,以“如何看、如何 想、如何表现”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 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
艺术设计系 L/O/G/O 张凌翾
我们的教学团队由专职教师和其他外聘教师(职业艺术家)组成。教学 团队有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近几年一直注重自身素质、学历和专业职能的 培养。
专职 教师
外聘 教师
职业 艺术家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
学习资源选用
•本课程的使用教材建议选用: 《风景速写》李敏 范明亮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色彩静物》范明亮 周仲莉 李敏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色彩风景写生》范明亮 张剑锋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示范性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新概念素描》董重恂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 程设计
课程特色
厚基础——构建宽厚的符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 的设计素描、色彩理论教学体系 强实践——构建循序渐进的、科学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培养教学体系 重市场——注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适时调整 与更新教学内容,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宽途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拓宽实践能力 培养途径
厚基础,强实践 重市场,宽途径
审 美 鉴 赏 徒 手 表 现 创 意 思 维
基本 知识
造型 能力
课 程 目 标
基本 素质
创意 思维 能力
基本 技能
语言 表达 能力
课程目标与定位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为 培养设计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基础素质和专业基础技能而开设的。
平面设计 专业
产品设计 专业
环境艺术 专业
教学方法和手段
交互
• 短期作业为主、长 期为辅,课堂教学 为主、课外练习为 辅的交互式训练, 提高色彩表现的速 度,实现由量变到 质变。
• 理论为先导、动手能力 培养与创意思维训练三 位一体的单元式教学。 教学方法
• 概念导入——学生带着
问题、想法进行理论学 习——实践动手操作。
三位一体
现代化 多媒体
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单是学习的结果,更重 要的还在学习的过程,通过对过程(包括 成果)的评价,便于总结问题。
评价标准公开化
评价的信息反馈到学生,使学生能更深入 地了解自己,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评价
量化评分标准:
1
2 3 4 作品的完整性(30%) 作品的表现技法(25%) 作品的创意思维表现(30%) 学习态度(5%)
课 程 特 色
职业能力与素质 培养并重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同时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创造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分析力、造型力、表现力、创造力和审美力。 使其不仅学会与画面沟通,也要学会人与人的 沟通,具有团队协作意识,为实际任务的完成 储备综合能力,系统提高学生的设计基本能力 与职业素养
传统描绘性教学模块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与思考
素描、色彩拓展教学模块 形体\结构\空间、整体的画面处理、 再现与表现 专业适用素描、色彩模块 构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过程
课程内容
设计专业美术基础安排在大一上下两个学期。
理论篇 单元1篇
设计素描、色彩的概念,与绘画素描、色彩的区别,设计素描、色彩的表现技法
设计素描、色彩静物解析 设计素描、色彩自然形态解析
设计创意构想的纪录 设计预想图的表现形式
课 程 目标与定 位
美术基础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美 术 基 础 拓 展 色彩 构成
美 术 基 础
技 法 与 表 现
美 术 基 础 与专 业 结 合
平面 构成
立体 构成
课程目标与定位
设计素描、色彩是通过写实性、装饰性、组合性、速写性、创意性等 多种素描、色彩写生与实训,有效提高学生美术造型、想象、设计意识、 创造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设计素描、色彩人工形态解析
单元2篇
单元3篇 单元4篇 总结篇
学生交流、老师讲评总结
设计素描、色彩综合应用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按知识和能力循序渐进的原则,将 教学目标转化为 具体的教学课题,明确课题任务,以多样化的实训内容与 子课题设计,体现出课程的过程性与开放性。
教学组织原则
破除单一的技巧模式
强调教学过程的体验,强调大量的练习,展开师生间的 教学互动讨论
教学实施要点
课堂辅导讲授与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
通过创意与应用的教学,将素描色彩草图进行设计方案的尝试实 施,加强设计与素描、色彩的深度融合,力求使美术基础教学适 应艺术设计的教学情景。
课程内容
课程重点
设计素描、色彩写生: 素描、色彩归纳 素描、色彩表现技法
1
•主要教学课件:
2
《基础素描》 PPT 课件 《基础色彩》 PPT 课件 《风景写生》 PPT 课件 《设计素描》 PPT 课件 《设计色彩》 PPT 课件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
教育部精品教材
教育部精品教材
教育部规划教材
教学实训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
图书馆艺术类 资料
课程总分数=过程性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
教学特色
从单一写实转向多元教学,从技能训 练转向创意表现 将素描、色彩作为表现工具,每个单 元都可以作为立意完整的独立设计作 品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Thank You!
谢谢,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艺术设计基础专业说课
L/O/G/O 主讲:张凌翾
1 2 3 4
课程目标和定位 课程设计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5 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评价 教学特色
6
7 8
课程目标与定位
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掌握美术基础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造型能力、创意思维能力和审 美能力,培养正确的艺术观察方法、分析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 把握素描、色彩的能力及其以素描、色彩造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