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战高考 2018年高考作文模拟题精选解读导写

备战高考 2018年高考作文模拟题精选解读导写

备战高考| 2018年高考作文模拟题精选解读导写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模拟题之一山东淄博市教研室王玉强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40年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改变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世界。

请以“我看改革40年”或“我家40年之变化”为副标题,写一篇作文。

解读:要注意这些节点的纪念: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这些信息肯定会在高考中体现。

改革开放40周年观点——改革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领袖大胆担当,在深圳画了一个圈;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逢山开路、滴水穿石的闯劲与韧劲;困境、挑战与机遇;冲破姓社姓资的纷争,走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就是硬道理与先试验起来;借鉴与自主发展等等。

201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模拟预测题之二山东淄博市教研室王玉强下面是对“仁”的部分古今名言,请你选择相关语句,以“谈谈仁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为副标题作文。

《论语》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韩愈《原道》言:“博爱之谓仁。

”王守仁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贾谊《过秦论》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领导人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解读:高考命题人指出,要重视分析性写作题的考查,就是“要求考生撰写满足学习与研究所需要的辨析论证的分析性文章”。

还说,要打破过去封闭的试题呈现方式,根据考试目标和考试内容的更新,创新命题方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在理论与问题之间介入一个更真实、开放的情境,模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场景。

本题就是要让学生挖掘仁爱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大观点可以确定为:仁爱从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

论点:仁是自我修身的标尺;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操守,是治理国家的思想基石,更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思维方式;核心就是仁善、大爱、公平、诚信、恻隐、爱心、和睦、亲惠等等。

如最近领导人倡导的扶贫,一个都不能少;领导人关注的旅游与农村的小事“厕所革命”,关注民生,亲和仁善等等。

从材料看,有正面的观点,也有仁义不施的秦国的反面事例;有个人的,也有国家的;有治国的,也有爱人的;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

关键是确定自己的观点,可以是一个观点,也可以是两三个观点聚合。

核心词语:仁爱、现实、意义。

再者,这个题目涉及价值观,什么叫价值观?就是四个字:利己,利他。

201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模拟预测题之三山东淄博市教研室王玉强命制某高中学校学生会,本学期暑假准备组织参加一次优秀学生研学旅游活动。

有几处备选方案。

分别是泰山、上海一大会址、深圳特区。

假如你是学生会成员,比较三者,推荐一处,写一篇作文。

解读:本作文一是要比较,二是确定理由。

为何选泰山?泰山是传统文明文化文化之山;可以领略大好河山,增强爱国意识;徒步爬山,经历十八盘艰难磨砺,增强勇气与斗志;与研学联系起来,组建文化、地理、生物研究兴趣小组,领略古今文化、地理地貌、建筑设施等,进行选择性研学活动。

为何选择一大会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建设和守护好精神家园;自觉担当起历史使命;幸福是奋斗得来的等等。

为何选择深圳特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要继续高举改革的旗帜;领略深圳的新设施,新变化,体会改革成果;就是要大胆实验,大胆创新,作时代先锋;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借鉴国外经验,自主创新发展等等。

201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模拟题之四山东淄博市教研室王玉强命制假如可以古今穿梭,与古今人物对话。

你遇见了下面这些名人,你将要问他们什么问题?他们又如何回答呢?请自选下面两三个名人,按照自问自答的作文形式,写一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名人:孔子、诸葛亮、王安石、韩愈、王阳明、李大钊、孙中山、雷锋、焦裕禄、黄大年。

解读:任务驱动作文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打破了写作内容,就是要按照任务驱动作文的要求,进行相关的内容写作;二是打破了文章结构,就是任务驱动作文的文章结构受到了任务指令的要求与制约。

这个作文题就是这样,内容要写两三个你熟悉的人物,且内容要你自己来定。

结构呢?类似记者采访的形式,你来咨询问题,你还要模仿名人来回答。

名人的回答要体现观点与态度。

假如问黄大年:你为何抛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发展?你还要模仿他作出回答。

如:祖国的强大是我一直的梦想。

悠悠离乡情,何期报国时?我在国外是优越些,但我满腹经纶,是为何而存在?仅仅为小家?仅仅为子女?仅仅为丰厚的物质?故而我踏上了祖国神圣的土地,亲吻这片土地等等。

201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模拟预测题之五山东淄博市教研室王玉强命制下面是对“仁”的部分古今名言,请你选择相关语句,以“谈谈仁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为副标题作文。

《论语》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韩愈《原道》言:“博爱之谓仁。

”王守仁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贾谊《过秦论》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领导人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解读:高考命题人指出,要重视分析性写作题的考查,就是“要求考生撰写满足学习与研究所需要的辨析论证的分析性文章”。

还说,要打破过去封闭的试题呈现方式,根据考试目标和考试内容的更新,创新命题方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在理论与问题之间介入一个更真实、开放的情境,模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场景。

本题就是要让学生挖掘仁爱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大观点可以确定为:仁爱从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代社会也是如此。

分论点可以是:当代扶贫是“仁”的最大发展;睦邻友好是“仁”的当代特点;仁是当代高尚者的标尺;仁应是当代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的操守;仁是当代治国理政的思想基石等。

核心就是突出仁善、大爱、和睦、亲诚、惠容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再如国家倡导的扶贫,“一个都不能少”;领导人关注的旅游与农村的小事“厕所革命”,更是亲和仁善的当代体现。

201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模拟预测题之六山东淄博王玉强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

要求:假如你是一名红军的后代,面对自己的前辈,面对新时代,你有怎样的感想与认识?写一篇文章。

解读:今年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加上了“革命文化”;高中教育就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新人。

长征就是革命文化;我们就是当代青年。

再者,本题是任务驱动作文,你是一位红军后代,怎样写才符合身份?长征给予我们的启示很多,论点、分论点可以是:信仰与理想;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面对困难的态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战胜困难的勇气。

再就是担当的精神:前赴后继,担当于肩;责任重于泰山;只有奋斗,才有幸福与美好。

我们怎么做?就是继承遗志,勇于奋斗;把榜样放在心中,对照与行动等等。

201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模拟预测题之七王玉强下列是几副名人对联,你最喜欢哪两三副?两者有怎样的关联?写一篇作文。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清代蒲松龄自撰联。

(2)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明代左光斗自撰联。

(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书写联。

(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与同怀视之。

——鲁迅书赠瞿秋白对联。

(5)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青年自勉联。

解读:本题涉及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

有文学家、革命家的情怀。

两个对联,有内容,也有艺术的雅趣。

内涵很丰富。

(1)清代蒲松龄联:体现的观点是有志者,事竟成;成功需要战胜困难与砥砺前行;(2)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其观点就是要勇于担当与面对风云变幻,又要有花鸟读书为伴,有雅趣;上句是豪气,下句是雅气;(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观点敢于担当,敢于谱写新篇章;(4)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与同怀视之。

鲁迅书赠瞿秋白对联。

观点是要交肝胆相照的、值得信任的朋友;(5)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观点是与同一志向、荣辱与共的人交朋友,在实践中锤炼真知。

可以这样联系立意:(1)(3)立志与担当;(2)(3)担当与情趣;刚与柔的美丽。

(4)(5)知己与肝胆;(3)(4)担当与责任;(1)(2)砥砺与优雅的情趣等等。

201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模拟预测题之八王玉强一个学法律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毕业选择。

他的老乡们说,毕业去家乡搞电商,发展振兴自己的家乡;父母说,还是去500强企业做法律顾问;同学说,还是考公务员,工作稳定;他自己想,要继续考研考博,丰厚自己。

这个大学生应选择哪一种看法呢?解读:首选自己的青春、自己的命运自己作主;并说明理由。

当然,也可以选择去家乡、去企业、去国考等等。

这里面有两个基本认知:一是一定要赞成一种看法,并说明理由;再者就是要与其他进行比较,要理解他们的建议与呵护。

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模拟题之九王玉强某校高三班级举行班级辩论会。

辩题是:要学以致用\ 不要学以致用。

请你选择一个观点,写一篇辩论稿,参与班级辩论。

不少于800字。

解读:这是一个辩论会,学生一定要选择一个观点。

这也符合高考作文命题的选择性。

这个作文题,实际很好写,论题就是观点啊。

按照我的《作文通法》的审题立意思路,就是三点:一是问为什么,确定大论点与分论点;二是辨别关系;三是找寻关联点。

一是问为什么。

为什么学以致用?为什么不学以致用?就是确定大观点与分论点。

大观点:学以致用——分论点:学习就是为了实用;学习更重要的是虚用;学习不但是为了物用,更是为了精神与思想。

事例:钱学森学物理不是成为了物理学家?华罗庚不也研究实用的统筹方法?黄旭华不是为了核潜艇呕心沥血?王选不是为汉字输入殚精竭虑,使电脑方块字快捷实用?大观点:不学以致用——分论点:学习是仅仅为了实用,就会陷入实用主义;学习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人生的态度与生活方式;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人类未来的梦想、理想而奠基的,而不仅仅是找到好工作,有个好生活;人们不思考未来如何,仅仅只顾眼前实用就面临劫难,难道现在的芯片之痛不是如此,仅仅是实用,借用,雇用,那就会面临休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