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科学与艺术》教案的范文.doc

关于《科学与艺术》教案的范文.doc

理解: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明确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要发挥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

互动3
议一议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种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

”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互动4
播放歌曲《水调歌头》
4.达标反馈:
科学与艺术
王禹民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邀请李可染、吴作人等画家为物理的前沿学科当题作画。

绘画的主题是“量子引力”、“粒子物理”和“表面物理”等。

李可染先生为表述“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这个当代物理学的主题,画了两头公牛角斗的场面,题为《对撞生新态》,既生动形象,又幽默风趣。

吴作人先生为“二维强关电子联系统”而作的《无尽无极》的画,即像阴阳鱼,又像两颗彗星,且只有两笔,简洁而对称。

我们的老艺术家懂得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这也说明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

自然科学研究本质及其最高使命,是从纷纭杂陈的一团混乱中整理出贯穿于其中的不变规律和井然秩序。

与此相仿佛,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质和最高使命也是从万千现象的零乱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

两三百年来,英国水彩画家所关注的是光与暗的关系,是河流、山脉、树丛和海浪的运动,以及云彩的形成和变幻。

康斯太布尔的组画《英格兰风景画》就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的景色。

而在透纳和法国画家柯特曼的笔下,海洋呈现出一种永远在作不停的颠簸的运动。

无独有偶。

透纳的同乡和同时代人、植物学家布朗,于1827
年用显微镜观察到浮在水里的菌类孢子在作不停的运动。

孢子越小,运动越剧烈。

后来人们把这种骚动称为布朗运动。

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参与了相关研究,并进而揭示了分子运动的奥秘。

那么,“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有什么区别呢?又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可以说布朗所描绘的运动是一幅数理科学的风景画;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数学和物理概念。

透纳所描绘的运动则是一幅艺术的风景画;使用的语言是色彩和线条。

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布朗运动是大自然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欣赏它的壮丽既要用到心眼,也要用到肉眼。

透纳运动是大自然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惊叹它的雄伟同样要肉眼心眼并用。

科学风景画是抽象思维的结晶;艺术风景画是形象思维的结晶。

两者各司其职,但又通过神经进行交流、合作和互补。

一个完整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并创作出这两种类型的风景画。

热爱科学,同时也热爱艺术,才是完美人性的表现。

(选自《中学生阅读》)
1.由李可染、吴作人的事例,引出如下结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老艺术家懂得了尖端科学的基本思想,用古老的中国画表达了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概念。

B.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

C.科学和艺术都是为了从纷纭杂陈的现象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

D.物理学家请著名画家作画,用具体形象把抽象的物理概念表述出来,居然表达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真是天下奇闻。

2.对福楼拜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和艺术是两个不同门类,各自发展到顶峰,然后回头相互照应,汇聚在一起。

B.科学和艺术虽属不同类型的思维形式,但它们又是相同的,其活动本质和最高使命是相仿佛的。

C.科学和艺术分别是按照自己的道路向前发展,都能发展到巅峰。

D.科学和艺术最初是不相融的,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只有发展到终点,结束时,它们才能融为一体。

3.根据文意理解“布朗运动”和“透纳运动”的区别,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两者描绘的对象不同,一是菌类孢子不停的运动,一是海洋呈现出的不停运动。

孢子运动剧烈,海洋运动只是颠簸。

B.两种“风景画”运用的思维形式不同,因此,一是抽象思维的结晶,一是形象思维的结晶。

C.两者所运用的语言有别,一是数字物理概念,一是色彩和线条。

D.两者所表现的层次结构不同,一是深层结构的微观运动的壮丽的科学风景画,一是表层结构的宏观运动的雄伟的艺术风景画。

4.以下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用中国画表达当代尖端科学的基本概念,为古老的中国画开拓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B.本质上布朗和透纳都是究天地之貌而形之于画笔的画家。

C.一个完整的和谐、全面的人,应该同时能欣赏、赞叹微观与宏观两幅“风景画”。

D.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必须既热爱科学,又热爱艺术。

5.延伸拓展
1)实践探索
学习例证法的写法,先针对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举例论证。

(150-200字)
6.板书设计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
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议论文三要素论据:李白《把酒问月》苏轼《水调歌头》
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
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

论证:例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