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文学名著简答题汇编(六)1.《呐喊》中各篇之人物名称:《狂人日记》:陈老五、古久先生、赵贵翁、狼子村的佃户;《孔乙己》:孔乙己、丁举人、掌柜的、酒店小伙弟“我”;《药》:夏瑜、华老栓、华小栓、华大妈、驼背五少爷、红眼阿义、康大叔、花白胡子、夏四奶奶、夏三爷;《明天》:单四嫂子、宝儿、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何小仙、王九妈;《一件小事》:人力车夫、“我”;《头发的故事》:N先生、监督;《风波》:七斤、七斤嫂、九斤老太、赵七爷、六斤、八一嫂、麻子阿四;《故乡》:闰土、豆腐西施杨二嫂、宏儿、水生;《阿Q正传》:阿Q、举人老爷、赵太爷、钱太爷、王胡、小D、吴妈、赵秀才、小尼姑、假洋鬼子、赵白眼、邹七嫂;《端午节》:方玄绰、方太太、金永生;《白光》:陈士成;《兔和猫》:三太太;《鸭的喜剧》:仲密君、仲密夫人、爱罗先珂;《社戏》:双喜、阿发、六一公公、八公公、胖绅士。

2.请说说《哈姆雷特》中的“戏中戏”指的是什么情节?王子哈姆雷特利用戏中戏——让向他献技的伶人演一本跟父王被害情节相仿的戏《捕鼠机》,使亲临剧场的凶手露出马脚。

3.试分析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翠翠这一人物形象。

翠翠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表面温婉,内心炽热多情。

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

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

傩送远去后,她矢志不渝地等着心上人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着。

4.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

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

请指出下列典型的环境描写出自于哪部(篇)小说并写出作者。

①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②已经到了傍晚,路旁的灯火还没有燃起来。

街上的一切逐渐消失在灰暗的暮色里。

路上尽是水和泥。

空气寒冷。

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得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

③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边。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④索漠城有一条起伏不平的大街,直通高处的古堡,街尽头有一所房子,外表就有这种忧郁苍凉的成分。

街上现在已经不大有人来往,夏热冬寒,有些地方还很阴暗,但有一个特点,鹅卵石铺的路面总是干爽、清洁,发出响亮的回声……①鲁迅《药》②巴金《家》③沈从文《边城》④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5. 沈从文《边城》中的老船夫待人接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举出一两细节加以具体说明。

重义轻利:①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

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老船夫必一一捡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认真告诉那人,他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如果不管怎样还是有人给钱,老船夫就拿这些钱托人买茶叶和草烟供过渡人享用。

②老船夫去买肉,人家不要他的钱,但他也不想占屠户的便宜,他会预先把钱算好,猛地把钱掷到钱筒里,提了就走。

6.说说《家》中的高老太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高老太爷是作品中封建家长制和封建专制的代表,他专横冷酷,是一个可憎的、专制独裁的家庭暴君,一个代表整个封建阶级的罪恶典型。

作品也同时表现了他的幻灭感、没落感及亲情未泯的一面。

7. 《茶馆》鲜明地表达了老舍“葬送三个时代”的宏伟主旨,这“三个时代”分别是指哪三个时代?①第一幕:清朝末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第二幕: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系军阀统治的民国初年。

第三幕: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统治时期。

8.么说《茶馆》中的戏剧冲突很特殊?剧中虽然集中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

剧中的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

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

作者也没有过于追究他们个人品质上的某种邪恶之处。

老舍先生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们与旧时代的冲突。

这是一个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流氓特务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的时代,也是一个中国人民对水深火热、灾难深重的社会反抗的时代。

9《茶.馆》第一幕里有哪些冲突?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试列举三组。

①二德子和常四爷、松二爷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横行、社会腐败混乱、流氓恶霸仗势欺人的社会环境;②刘麻子和康六之间的冲突,庞太监和康六、康顺子父女俩的冲突,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本质;秦仲义和王利发之间的冲突,将封建小业主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展现出来;③庞太监和秦二爷的冲突,表明丫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势力(守旧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④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和常四爷的冲突,预示了用尽压制、暴政手段的清政府在日薄西山之后必将被历史埋葬的命运。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文学名著简答题汇编(七)1.《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与自然的搏斗是胜利还是失败,为什么?小说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可以说桑提亚哥是最后的胜利者,或者说是个失败的英雄(硬汉)。

老人用自己的技巧和智慧战胜了一条很难捕获的大鱼,而且他继续做着狮子的梦;他在同象征厄运的鲨鱼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在厄运面前屈服;认为人虽可以被打败,但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远也打不垮的。

小说通过描写老人的形象,歌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2. 《哈姆雷特》在写克劳迪斯谋杀老国王之后,还写了四重误杀。

请说出这四重误杀中的任意两重,并说说情节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四重误杀:①哈姆雷特误杀波洛涅斯;②英国国王误杀克劳迪斯的两位使者;③克劳迪斯误杀王后乔特鲁德;④哈姆雷特误杀雷欧提斯。

四重误杀显示了人和命运(环境)之间无奈而尴尬的局面(或:人的脆弱性和命运的残酷性之间相反而又相成的关系)。

伴随着谋杀和误杀而来的是残酷的复仇,而复仇使剧本中充满了血腥的味道;且多线交错的情节推动故事最终走向悲剧性结局。

3.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简述一个《欧也妮·葛朗台》中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故事。

①当欧也妮和母亲正在欣赏查理寄存的梳妆匣时,葛朗台开门进来了。

葛朗台太太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叫起来:“上帝啊!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

“是金子!真金!”他叫嚷,“这么多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②妻子生病,治病需要花钱,这简直就是“抹自己的脖子”。

但他想到花几个看病钱会保住更大一笔财产——这交易划得来。

他请来索漠最有名的医生为太太诊治,战战兢兢地探问:“要不要花很多钱?要不要吃药呢?”最终咬着牙说出:“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二百法郎也行。

”4.决心为父复仇并要“负起重整乾坤责任”的哈姆莱特为什么要装疯?①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对手克劳狄斯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强大而又阴险,哈姆雷特怕不小心泄漏了心事,反遭敌人的毒手);②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借装疯既可以躲过对方的耳目,也可借此试探对方);③借疯言疯语,发泄对当前黑暗现实的不满。

5.简述《家》中“鸣凤之死”的故事情节。

鸣凤与觉慧真诚相爱,然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60多岁的孔教会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与觉慧诀别,可是觉慧只忙着读书写文章。

鸣凤在花园里痛苦地思考,明白了:“她应该放弃他。

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

”最后她极其温柔而凄楚地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

6.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家》中觉新和梅爱情悲剧的主要内容。

觉新和梅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在和觉新的继母周氏闹矛盾后拒婚。

觉新屈从父意与瑞珏成婚。

不久,梅出嫁、守寡、回娘家。

军阀开战,梅跟着他人来高家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情。

梅忧郁成疾,吐血而亡。

7.虽然身处金钱万能的社会,生活在嗜钱如命的老葛朗台身边,欧也妮的个性并没有被金钱所扭曲,相反她对金钱相当淡漠,请列举两件欧也妮淡漠金钱的事情,并作简要分析。

①欧也妮将自己仅有的积蓄全部送给了堂弟查理,继而又将母亲的遗产全部给了父亲;父亲去世后,又铸造了一个黄金的圣体匣,献给本市的教堂。

这些行动说明她不像一般世人那样重视钱财,把金钱揽在心上。

②欧也妮遭查理离弃后,仍为他偿还巨额债务;还给拿侬终身年金;开办了一所养老院、几处教会小学;捐资开办公共图书馆。

8.《家》中的主人觉新遇事总是采取“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试列举小说中的一个事件加以简要的阐述。

⑴觉新和表妹梅青梅竹马,但当冯乐山做媒,高老太爷做主,让他另有所娶时,他竟无力反抗,违心应允。

⑵当陈姨太以产妇的血光会使老太爷尸体大出血,引起“血光之灾”为名,要瑞珏到乡下分娩时,他竟屈从于这种鬼话,把妻子送上绝路。

9.《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是位怎样的人?举出一处情节加以说明。

桑地亚哥是位坚毅刚强的老人:他能忍受厄运的重压,虽然已经衰老,但想到的多是力的象征——狮子、抵手比赛,勇敢面对硕大的马林鱼和成群的鲨鱼。

他是一个无论在怎么艰苦的环境都凭毅力和智慧进行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

10.《茶馆》第三幕由哪些情节组成?表现了什么共同主题?第三幕剧由刘麻子给茶馆找女招待,庞四奶请康顺子当“太后”,小宋恩子、小吴祥子勒索王利发钱财,王利发的儿子、儿媳、孙女都跟着康妈妈去西山,沈处长霸占茶馆,三个老人撒纸钱自悼等情节组成。

这些情节揭示了时代的罪恶。

11.《茶馆》的结构有何特点?在话剧创作中,《茶馆》的结构比较独特,被人称为“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情节,也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是像图画一样,将一个一个人物展览出来。

如第二幕中,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近20个。

这些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台词也不多,只是在诉说着自己的事情,在茶馆中一闪而过。

比如崔久峰的出现,只是表现他理想破灭后的悲观失望,松二爷的出场也不过反映了他那类封建遗老的没落。

即使是起着贯穿作用的茶馆的老板王利发,也不过是在与茶客的交往中表现着自己。

剧中所有的人物,12.松二爷是一个怎样的人?松二爷是旗人,胆小而懒散。

清朝灭亡前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整日喝茶玩鸟。

民国时期“铁杆庄稼”的待遇没有了,但又不愿自食其力,仍旧留恋过去的生活,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喂鸟。

最后终于饿死。

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高三语文文科附加题•文学名著简答题汇编(八)1.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常有个性化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