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殡葬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副区长:※※2009年12月16日同志们: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并经区委同意,今天在这里召开一个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区殡葬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推进殡葬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湖南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和《※※市殡葬管理办法》和《※※区殡葬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分析我区殡葬改革工作现状,研究部署我区殡葬改革工作任务,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全面深入推进我区殡葬改革工作,努力形成文明、科学、节俭的殡葬风尚。
下面,就如何搞好我区殡葬改革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区在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的法规和政策精神,倡导科学、文明、节俭的殡葬风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为破除丧葬陈规陋习,深入开展殡葬改革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但由于受传统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区殡葬改革仍步伐滞缓,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殡葬改革工作严重滞后于全国、全省、全市水平。
市里称我们娄星区是娄底城区违规治丧的“避风港”。
主要表现为:火化率低,乱埋乱葬现象严重,在铁路和主要干线公路、河道两侧,城镇建设(规划)区内,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坟墓随处可见;治丧活动混乱,在公共场所和单位院内搭设灵棚、唱丧歌、做道场比比皆是,丧葬队伍游街、放鞭炮等导致交通阻塞,破坏环境卫生的现象非常突出;扫墓祭祀引发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等等。
以上现象的存在,给我区经济建设、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以及干部群众的工作与生活等各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改革传统的丧葬习俗、实行科学文明的殡葬改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实行殡葬改革是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推行殡葬改革是党和国家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决策,是开展社会改革、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党中央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婚嫁丧葬中的陋习要改革,封建迷信要破除。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把殡葬改革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法制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国务院于1992年颁发了《殡葬管理条例》草案,1997年正式颁发了《殡葬管理条例》。
按照国家政策,全国各地在上世纪90年代相继大力开展了殡葬改革,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等省市,已初步实现了无坟化。
我省于2002年下发了《※※省实施<殡葬管理条例>办法》,※※市于2003年出台了《※※市殡葬管理办法》,设立了副处级机构市殡葬管理处,并专门成立了殡葬执法大队,对殡葬管理进行目标考核。
我区也于近日正式出台了《※※区殡葬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启动了殡葬改革工作。
但我区殡葬改革长期滞后,离上级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期望相距甚远,与先进县市相比差距很大。
在※※市范围内,※※等地的殡葬改革早已启动,其殡葬管理也很完善。
我区如还再不启动殡葬改革,不采取有力措施强势推进这项工作,势必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问责,也势必影响我区全局工作的开展。
因此,形势十分逼人,殡葬改革大势所趋,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要站在同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保持一致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行殡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支持、配合、推进我区的殡葬改革工作。
(二)实行殡葬改革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举措。
长期以来,“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山村根深蒂固,占田、占地造坟建墓、乱埋乱葬的现象愈演愈烈,有限的资源不断减少,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更加突出。
同时,因土葬而造成的人为毁林,以及因烧香拜坟引发的森林火灾等,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损失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陈旧落后的丧葬习俗,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计算保护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这笔大帐,彻底改革土葬陋习,强力推进殡葬改革,着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三)实行殡葬改革是升华思想道德、净化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
人类的丧葬行为,不仅反映着生者对死者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程度。
旧的丧葬习俗,重殓厚葬,披麻戴孝,扬幡招魂,生者乞求死者亡灵的庇护,这是封建迷信思想的表现;丧事葬礼中的大操大办、互相攀比,既加重了生者的经济负担,也严重庸俗化了社会风气。
从我区的情况来看,死一个人,搞完这些陋习,至少要花费数万元,多的甚至要花上十几万元。
而如果推行殡葬改革,实行遗体火化,一切从节俭出发,只用几千块钱就可办完丧事。
摒弃积淀数千年的封建糟粕,实施殡葬改革,倡导“厚养薄葬”的时尚新风,既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有生之年善待亲人的良好风气,又有利于预防和杜绝丧葬活动中的各种攀比歪风,遏制奢侈浮华之风,纯洁党风、政风和民风,大量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明素养,促进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明确要求,全面加快殡葬改革工作进程我区目前殡葬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逐步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反对封建迷信,革除丧葬陋俗,确保强制火化对象火化率100%;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科学、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促进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围绕殡葬改革,今后一段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坚持积极稳妥地推行遗体火化。
按照省委、省政府殡葬改革的政策精神,我区被确定为省定火化区,全区范围内的公民死亡后,除国家规定可以不实行火葬和生前自愿捐献遗体供科研教学使用的死亡人员外,应一律实行火化。
但由于这项工作牵涉到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区委、区政府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思想需要一个不断引导和改进的过程,因而确定了积极逐步推行的原则,对全区殡葬改革采取分步实施办法:一是在地域范围上实行先城镇后农村的办法。
城镇为强制火化区,农村为推行火化区;※※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所辖各居委会社区为强制火化区,其他地区为推行火化区;二是在火葬对象上实行先机关工作人员、城镇居民及其他非农业人口,后农业人口。
全区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含中央、省、市驻娄星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强制火化区域内的非农居民死亡人员;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光荣院老人、外来死亡人员和非正常死亡人员;社会无名无主尸体及在城区各医疗机构死亡的人员;非强制火化区内的公民在强制火化内死亡的人员;一律实行遗体火化,其他死亡人员倡导实行火化。
三是在推行火葬改革的时间上进行了明确界定。
按照《※※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殡葬改革的通告》规定,我区殡葬改革实行遗体强制火化的时间为2009年12月20日零点,在这一时间后,对火化对象死亡后的遗体一律实行火化。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遗体火化工作,确保列入火化对象的人员在死亡后一律实行火化。
(二)切实加快公墓山科学规划建设进程。
民政部门要主动与市殡葬管理部门的联系促进对经营性公墓的规范管理,同时与各乡镇办事处共同加强对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指导监督和规划建设,确保公墓建设科学规范发展,以满足社会需要,促进殡葬改革顺利推行。
一是要加快农村生态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
乡镇要将建设农村生态公益性公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引导,积极推进我区殡葬改革工作的全面发展。
农村生态公墓要以村为单位,按照统一规划、合理用地的原则组织建设,为本辖区村(居)民提供良好丧葬服务。
二是坚决杜绝推行火化区的乱葬乱埋行为。
乡镇办事处和民政部门要加强推行火化区丧葬行为的监督指导,坚决杜绝在铁路和主要干线公路、河道两侧,城镇建设规划区内,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葬坟的现象;严格禁止建造活人墓。
(三)坚决破除丧葬办理中的陈规陋俗。
要在全区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丧葬方式,在城区范围内迅速破除丧事办理中的陈规陋俗,形成文明节俭办丧事的良好风尚。
一是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更新丧葬观念。
要致力于破除丧葬旧俗,积极倡导以鲜花、黑纱、鞠躬、默哀、向遗体告别等文明方式祭奠亲友,不断缩小做道场、扬幡招魂等封建迷信的活动范围。
二是严格规范火化区和火葬对象的治丧活动。
强制火化区死亡人员一律在殡仪馆举行吊唁活动。
严禁在城区街道、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部队驻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区、生活区、城镇居民集中居住区以及城区街道等公共场所内搭设灵堂、灵棚治丧;严禁在城区抬棺、抬骨灰盒游街;严禁在出殡沿途丢纸钱、放鞭炮、放响铳;严禁组织大型车队送葬,妨碍、阻塞交通。
三是严格禁止遗体火化后再实行入棺土葬。
火葬对象遗体火化后,提倡实行不保留骨灰或骨灰深埋、不留坟头的丧葬方式;禁止遗体火化后再将骨灰装棺土葬;禁止偷运遗体、骨灰到推行火化区及外县市进行治丧和装棺土葬。
四是切实加强丧葬用品市场管理。
制造、销售丧葬用品必须经民政部门审查同意后,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在规定的场所生产经营;对城区销售丧葬用品和土葬用品的门店,工商、民政等部门要加强清理,限期整改;禁止制造、销售冥钞、纸币等迷信丧葬用品;禁止私自买卖、转让墓地、墓穴;禁止在实施火葬区域内制造销售棺木等土葬用品。
三、强化措施,全力确保殡葬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殡葬改革是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几千年封建陋俗彻底决裂的伟大壮举。
推行殡葬改革,需要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加快殡葬改革的决策上来,增强科学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积极措施,以改革精神全力确保殡葬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一)切实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
区委、区政府为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顾问, 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区四大家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政法委、区宣传部、区监察局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24个。
这么大规模、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充分表明了区委、区政府对搞好殡葬改革的坚强决心。
各乡镇、办事处和各职能部门也要相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殡葬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并于12月底前将殡葬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名单以文件形式报区殡葬改革管理办公室;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作为殡葬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殡葬改革工作的协调调度,研究和解决好殡葬改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为顺利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深入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活动。
城乡居民是殡葬改革的主体,殡葬改革的目标最终是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