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鲁科版): 第12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鲁科版): 第12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

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考纲定位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4.了解晶体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晶胞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6.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7.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

考点1| 晶体与晶胞(对应学生用书第243页)[考纲知识整合]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2.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②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3)一般形状为平行六面体。

(4)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①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②非长方体:如三棱柱示例CaF 2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该晶胞含Ca 2+4个 ,F -8个。

[高考命题点突破]命题点1 晶体的性质1.如图是某固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95160411】A .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自动形成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B .Ⅰ形成的固体物理性质有各向异性C .Ⅱ形成的固体一定有固定的熔、沸点D .二者的X­射线图谱是相同的B [Ⅰ会自动形成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具有各向异性,X 射线图谱有明锐的谱线。

Ⅱ不会形成晶体。

]2.(2014·全国Ⅰ卷,节选)准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 晶体是内部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而非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无规律地排列,因此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的方法进行区分,晶体能使X­射线发生衍射,而非晶体、准晶体则不能。

【答案】 X­射线衍射命题点2 晶胞中粒子数及其晶体化学式的判断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试写出:(1)甲晶体化学式(X 为阳离子)为________。

(2)乙晶体中A 、B 、C 三种微粒的个数比是________。

(3)丙晶体中每个D 周围结合E 的个数是________。

(4)乙晶体中每个A 周围结合B 的个数为________。

【答案】 (1)X 2Y (2)1∶3∶1 (3)8 (4)124.Zn 与S 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1)在1个晶胞中,Zn 2+的数目为________。

(2)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1)从晶胞图分析,1个晶胞含有Zn 2+的个数为8×18+6×12=4。

(2)S 为4个,所以化合物中Zn 与S 数目之比为1∶1,则化学式为ZnS 。

【答案】 (1)4 (2)ZnS5.Cu 元素与H 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下图所示。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Cu 个数:12×16+2×12+3=6,H 个数:6×13+4=6。

【答案】 CuH[易错防范] 均摊法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微粒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不同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如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依次被6、3、4、2个晶胞所共有。

命题点3 晶体密度及粒子间距的计算 6.(2017·全国卷组合)(1)(卷Ⅰ,节选)①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 =0.446 nm ,晶胞中K 、I 、O 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

K 与O 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nm ,与K 紧邻的O 个数为________。

②在KIO 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 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 处于________位置,O 处于________位置。

(2)(卷Ⅱ,节选)[(N 5)6(H 3O)3(NH 4)4Cl]的晶体密度为d g·cm -3,其立方晶胞参数为a nm ,晶胞中含有y 个[(N 5)6(H 3O)3(NH 4)4Cl]单元,该单元的相对质量为M ,则y 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K 与O 间的最短距离为22a =22×0.446 nm≈0.315 nm;由于K 、O 分别位于晶胞的顶角和面心,所以与K 紧邻的O 原子为12个。

②根据KIO 3的化学式及晶胞结构可画出KIO 3的另一种晶胞结构,如下图,可看出K 处于体心,O 处于棱心。

(2)晶胞的质量为d g/cm 3×(a ×10-7cm)3=a 3d ×10-21g ,N A 个该单元的质量为M g ,则a 3d ×10-21 g y =M N A ,故y =602a 3d M ⎝ ⎛⎭⎪⎫或a 3dN A M ×10-21。

【答案】 (1)①0.315 12 ②体心 棱心 (2)602a 3d M ⎝⎛⎭⎪⎫或a 3dN A M×10-217.(2016·全国Ⅲ卷,节选)GaAs 的熔点为1 238 ℃,密度为ρ g·cm -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Ga 与As 以________键键合。

Ga 和As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Ga g·mol -1和M As g·mol-1,原子半径分别为r Ga pm 和r As pm ,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 A ,则GaAs 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

【解析】 GaAs 的熔点为1 238 ℃,其熔点较高,据此推知GaAs 为原子晶体,Ga 与As 原子之间以共价键键合。

分析GaAs 的晶胞结构,4个Ga 原子处于晶胞体内,8个As 原子处于晶胞的顶点、6个As 原子处于晶胞的面心,结合“均摊法”计算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Ga 原子,含有As 原子个数为8×1/8+6×1/2=4,Ga 和As 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 Ga pm =r Ga ×10-10cm ,r As pm =r As ×10-10cm ,则原子的总体积为V 原子=4×43π×[(r Ga ×10-10cm)3+(r As ×10-10cm)3]=16π3×10-30(r 3Ga +r 3As )cm 3。

又知Ga 和As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Ga g·mol-1和M As g·mol -1,晶胞的密度为ρ g·cm -3,则晶胞的体积为V 晶胞=4(M Ga +M As )/ρN A cm 3,故GaAs 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V 原子V 晶胞×100%=16π3×10-30r 3Ga +r 3As 3M Ga +M As ρN A cm3×100%=4π×10-30×N A ρr 3Ga +r 3AsM Ga +M As×100%。

【答案】 原子晶体 共价 4π×10-30×N A ρr 3Ga +r 3AsM Ga +M As×100%8.(2016·全国Ⅱ卷,节选)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导学号:95160412】(1)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________。

(2)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 -3,晶胞参数a =________nm 。

【解析】 (1)由晶胞结构图可知,Ni 原子处于立方晶胞的顶点,Cu 原子处于立方晶胞的面心,根据均摊法,每个晶胞中含有Cu 原子的个数为6×12=3,含有Ni 原子的个数为8×18=1,故晶胞中Cu 原子与Ni 原子的数量比为3∶1。

(2)根据m =ρV 可得,1 mol 晶胞的质量为(64×3+59)g =a 3×d g·cm -3×N A ,则a =⎣⎢⎡⎦⎥⎤2516.02×1023×d 13cm =⎣⎢⎡⎦⎥⎤2516.02×1023×d 13×107 nm 。

【答案】 (1)3∶1 (2)⎣⎢⎡⎦⎥⎤2516.02×1023×d 13×107 或3251N A d ×107[方法技巧] 晶体结构的相关计算晶胞计算公式立方晶胞a 3ρN A =nM a :棱长,ρ:密度,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 :1 mol 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或特定组合的个数,M :组成的摩尔质量。

金属晶体中体心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中的几组公式设棱长为a ①面对角线长=2a 。

②体对角线长= 3 a 。

③体心立方堆积4r = 3 a r 为原子半径。

④面心立方堆积4r = 2 ar 为原子半径。

空间利用率=晶胞中微粒体积晶胞体积。

考点2| 常见晶体模型的微观结构分析(对应学生用书第245页)[考纲知识整合]1.原子晶体——金刚石与SiO 2(1)①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 与另外4个C 形成共价键,碳原子采取sp 3杂化,C —C 键之间的夹角是109°28′,最小的环是6元环。

每个C 被12个六元环共用。

含有1 mol C 的金刚石中形成的C —C 有2 mol 。

②在金刚石的晶胞中,内部的C 在晶胞的体对角线的14处。

每个晶胞含有8个C 。

(2)SiO 2晶体中,每个Si 原子与4个O 原子成键,每个O 原子与2个Si 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12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Si 原子。

1 mol SiO 2晶体中含Si —O 键数目为4N A ,在SiO 2晶体中Si 、O 原子均采取sp 3杂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