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金属污染防治政策:湖南省

重金属污染防治政策:湖南省

(一)省:湘江要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典1.2010年02月:省委书记春贤强调湘江要成为重金属治理典时间:2010-02-04来源:不详省委书记春贤近日在与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等部委联合组成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联检查组交换意见时强调,要提到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湘江污染治理,并表示有信心将湘江建设成中国重金属治理的典。

春贤指出,湘江重金属冶炼有百年以上历史,湘江同时是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

湘江曾因镉超标影响四市水质,但通过这几年的治理有了很大改善,说明对湘江污染的治理抓住了要害,只要我们下真功夫、肯下力气,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春贤强调,实现对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关键是要确定好阶段性目标,认真确定和筛选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株洲清水塘、水口山、竹埠港等区域。

要实施重点关停措施,一方面要做到不欠新账,以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企业改造提升为基本指导思想,以湘江流域水污染不能影响沿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第一目标,各级政府要有所作为,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另一方面要偿还旧账,彻底弄清楚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污染治理中坚持做到变废为宝,对目前无法处理的废渣和尾矿要采取措施封存关闭,到技术手段成熟时再加以利用。

省省长周强表示,要在湘江流域对重金属污染治理先行先试,为全国试点探索一条路,积累经验,努力成为全国重金属治理的典,同时统筹好全省其他河流的环境治理。

2.2011年04月:省省政府督查室再次对部分市州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进行督办时间:2011-04-27来源:省环境监察总队3月16日至18日,省政府对市、市、湘西自治州的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抽查发现仍有6家涉重金属企业未按时限要求完成整治任务,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

4月11日,省政府督查室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的再次督办函》(湘政督函〔2011〕20号),要求3市州针对存在的问题,切实落实整治责任,加大工作力度,确保6家企业整治到位。

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省政府针对重金属污染整治下发的第二次督办函,旨在遏制我省重金属污染事故抬头趋势,确保全省环境安全。

3.2010年09月:省直九部门联合督查重金属污染整治时间:2010-09-08来源:省环境监察总队为进一步加大全省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力度,确保全面按时完成整治任务,8月16日至20日,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监察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环保厅、省司法厅、省工商局、省安监局、电监办等省整治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7个督查组,对全省重金属污染整治情况进行了督查。

督查组听取了各市州政府关于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存在突出环境安全隐患的重金属污染企业实行集中整治的通知》(湘政办函〔2010〕58号)贯彻落实情况的汇报,查阅了相关整治文件资料,对231家涉重金属企业进行了现场抽查。

总体来看,全省各级对整治工作十分重视,措施得力,检查的企业大多数都能按要求进行整治,基本完成了取缔关闭一批、停产整治一批、限期治理一批的阶段性整治任务,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自开展整治以来,全省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湘、资、沅、澧和洞庭湖流域迄今无一次监测重金属超标,未发生一起涉重金属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督查组将汇总后报省政府通报各市州,责成各地切实采取措施整治到位。

6月21日至27日,由环保部环监局善荣副局长带队的督查组一行8人对我省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

督查组实地检查了株洲、、、、永州等市的50多家涉重金属企业,并对有关重点信访案件进行了现场调查处理。

督查组充分肯定了我省重金属污染整治取得的成绩,认为我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能将重金属污染整治摆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高度予以重视和加强,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消除污染隐患。

截至2010年4月底,全省已有88家重污染涉重金属企业按省政府时间要求取缔关闭,79 家按要求停产整治到位,125 家限期整治企业已整改完毕。

对整治工作滞后的邵东县、耒阳市,省环保厅实施了区域限批,措施到位。

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督查组均同当地政府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具体处理意见。

我省将于2010年7月按督查组要求,组织环保专项行动9个成员单位开展全面检查,督促各地按期整治到位。

6月21日至27日,由环保部环监局善荣副局长带队的督查组一行8人对我省重金属污染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

督查组实地检查了株洲、、、、永州等市的50多家涉重金属企业,并对有关重点信访案件进行了现场调查处理。

督查组充分肯定了我省重金属污染整治取得的成绩,认为我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能将重金属污染整治摆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高度予以重视和加强,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消除污染隐患。

截至2010年4月底,全省已有88家重污染涉重金属企业按省政府时间要求取缔关闭,79 家按要求停产整治到位,125 家限期整治企业已整改完毕。

对整治工作滞后的邵东县、耒阳市,省环保厅实施了区域限批,措施到位。

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督查组均同当地政府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具体处理意见。

我省将于2010年7月按督查组要求,组织环保专项行动9个成员单位开展全面检查,督促各地按期整治到位。

4.2011年03月:省周强代表:"十二五"有信心治理好湘江重金属污染时间:2011-03-17来源:办公室新华社报道,3月8日举行的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周强透露,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已被正式列入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综合规划。

周强向中外媒体表示,有信心在“十二五”期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把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好。

湘江流域人口4000多万,GDP占全省的七成以上。

近年来,一系列的“血铅”超标事件和近期颇受关注的“镉米”风波,都使湘江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话题显得格外沉重。

周强说,“十一五”期间,省委、政府在保护和治理湘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由于历史原因,湘江重金属治理面临的任务依然繁重。

周强表示,“十二五”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将规划入手,进一步做好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流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

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上,首先坚决控制重金属污染增量,然后消化湘江重金属污染存量。

在此基础上,逐步恢复湘江生态功能,把这条人民的“母亲河”打造成“莱茵河”。

5.2011年03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突出三个重点时间:2011-03-30来源:株洲市环保局《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即将行文下发。

如何来治理重金属,重点治理那些企业和区域,该《方案》突出三大重点,一是着力抓好株洲清水塘、竹埠港、水口山、七宝山、三十六湾、桃林铅锌矿、锡矿山等七大重点区域的污染整治。

二是全力推进有色采选、冶炼和化工3大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和点源治理。

三是重点支持中央、省属以及地方企业有实力治理、积极性高的治理项目。

治理思路主要是保民生、控源头、还旧账。

保民生是要重点解决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生存条件丧失地区群众的安全饮水和避险安置问题,保障受害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控源头是要严控新增污染,对新上项目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加强污染点源治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减少重金属排放。

还旧账是要对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因地制宜,分类治理,逐步消除安全隐患。

6.2011年03月:关于省重金属污染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编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时间:2011-03-23来源:污染防治处各市州环保局:2011年3月21日,环保部举办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培训班,根据环保部《关于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地方编制工作的通知》(环办[2011]26号)及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就我省重金属污染重点区域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重点区域实施方案”)编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进一步摸清污染底数各市州要尽快核实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及污染状况(以2007年全国污染源普查为基础,包括废水、废气、固废排放情况,及地表水、空气、地下水、土壤等重金属污染状况),国家将以此作为“十二五”重点治理区域考核的基数。

2、明确减排目标“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求各重点治理区域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至少削减15%。

各重点区域应合理确定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指标,做好与《全省“十二五”减排规划》等相关规划的指标衔接,将减排目标分解到各年度,并落实到重点项目,项目既要有企业自愿上报,也要有环保部门根据要求下达。

3、加快实施方案编制进度各重点区域要按照可量化、可考核、“一区一策”的原则编制“重点区域实施方案”,经省环保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后,报市州政府批准。

湘江流域的、、株洲、、、、市的“重点区域实施方案”,要求在4月15日前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技术审查;、、、自治州、、、永州市的“重点区域实施方案”,要求在4月25日前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全省14个“重点区域实施方案”于5月15日前提请市州政府批准后上报省环保厅。

4、加强沟通衔接加强与发改、经信、国土等部门的沟通,保障“重点区域实施方案”的相关容纳入当地各项“十二五”规划之中。

加强与技术支撑单位省环科院的衔接,以保障目标、项目、进度与全省规划的协调,请与省环科院联系,获取已纳入国家规划的项目清单以及总量目标预案等。

联系人:省环保厅汤宏/传真:06省环科院亮EaIl: 27171563qq.7.2011年7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部署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时间:2011-07-25来源:法制宣传处7月22日,省长徐守盛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工作。

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按照《实施方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共实施927个治理项目,总投资达595亿元。

其中,“十二五”期间将完成856个治理项目,投资505亿元,力争到“十二五”末,湘江流域危害群众健康的重金属污染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涉重金属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污染源得到全面治理和控制,涉重金属企业数量和重金属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

按照工作进度,今年,省将制定完成全省和8个流域城市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重点对株洲清水塘、水口山、三十六湾、锡矿山区域开展综合整治,完成取缔关闭、淘汰退出涉重金属企业任务,开展危险废物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会议指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治理保护好湘江,就是保护好全省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敢于开拓创新,勇于克坚克难,全力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积累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