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交往》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感受老师工作辛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来对待社会。
能力目标:从心理换位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对待师生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矛盾,提高与教师进行积极沟通的能力;通过小品、讨论等形式,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师生之间产生矛盾与隔阂的原因,掌握与老师沟通的交往与沟通的一些基本途径和技巧。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步人青春期,他们中有些可能仍然保持孩童的活泼和外露,但闭锁心理的出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意识的增强和性心理的萌芽,会慢慢地改变学生的交往状况。
一方面,学生需要友谊,渴望得到朋友的信赖和尊重,需要长辈的关爱和重视。
温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他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和老师愉快相处,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也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学习更自信更轻松。
另一方面,受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经验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能恰当地理解相处之道。
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尤其是受到老师的批评,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容易导致师生交往中的各种隔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视师生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沟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并应用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方法,实现师生和谐。
掌握解决师生矛盾的途径。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本节课是一部反映师生关系的校园情景剧,剧中反映了我们校园生活中的许多师生交往中的不和谐的“音符”。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吾爱吾师”——“师生风波”——“亦师亦友”。
第一环节:“吾爱吾师”——师生交往新观念(上课前在教室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渲染气氛)1、现场采访: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喜欢他(她)的理由?说一说自己心目中好老师和不好老师的标准?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灵活引领,引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新理念。
2、走近明星教师——何炅何炅,身为湖南卫视主持人,教师才是他的主业。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时,何炅除了日常教课以外,还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
何炅说:如果纯粹从老师角度来讲,除了嘴巴上的鼓励以外,我会更多地给学生一些实质上的帮助。
即便是自己遇到了困难,我也会给自己鼓励,然后找原因,最后寻求解决的方法。
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明星教师会如此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教师引导:他们把学生当成朋友,真诚的与他们交流,不仅传给了他们知识,更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这是一种新型的师生交往。
3、情景在线:《师生之间》(1)引导学生探究课本第65页“情境在线”:场景一:师生共同创建班级博客。
场景二: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倾听同学发言。
场景三:老师和同学一起打球。
场景四:老师和同学及其家长一起交流。
思考: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学生回答: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者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等角色。
(2)回想你与老师交往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老师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师生交往的场景教师角色学生填完后同桌的二人相互交流,教师抽部分同学回答,教师引导纠正。
在完成表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我们的师生交往会产生什么积极效应?学生回答: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需要、社会发展需要。
会让师生关系和谐,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交流和沟通等。
教师点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基础上,它更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现代文明的标准。
环节二:师生风波——师生交往新空间1、欣赏漫画,并进行小品表演:《主动沟通,化解矛盾》学生分组活动:(1)请学生观察三幅漫画,并分成三个小组用小品形式表演出来。
(2)学生思考:如果你遇到这种事,你该如何处理?你主动和老师沟通了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点评:同学们小品表演非常生动、真实。
在师生交往中,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感情,主动沟通最重要。
遇到问题,产生误解时,同学们应打破各种顾忌,主动积极与老师沟通,这样才能很快消除师生矛盾,把这种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2、播放动画:《小齐的烦心事》引导学生探究课本第67页“探究与分享”:小齐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语文老师指导,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
一次,上数学课时,小齐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一个多星期的手稿被没收,还被狠狠批评了一顿……学生讨论:(1)假如你是小齐,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2)你能给小齐提出怎样的建议?教师点评: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环节三:亦师亦友——共筑师生情感桥梁1、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的故事:听老师一句话,学生受用一辈子。
引导学生探究课本第68页“探究与分享”:王亚南尊师重教的故事。
学生讨论发言:(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教师点拨: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于老师日常的言谈举止中,体现在方方面面,细微之处。
2、《小齐的勇气!》今天小齐又遇到了烦心事:自修课上,老师让小齐发言,由于小齐恰逢这一题没有完成,慌乱中就拿起同桌的本子作答,可还是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批评了他一番后,又对他的同桌说:“不要让小齐影响你的学习,看来我该给你换个座位了。
”听了这话,小齐愣住了,没想到这话出自他最喜欢的老师。
为什么老师要这样说,仿佛我是一个“危险分子”,要让别人避之不及,你深深刺痛了我。
强烈的自尊心迫使他在周记中提到了这件事。
他大胆的指出老师的态度和语言伤害了他,他并不是这样的学生。
在文章中他还写道:“你曾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可是你的这句话却让我感到莫大的羞辱。
”老师看了会说些什么呢?周记发下来了,他怀着不安的心情打开了本子,首先看到的是优,下面还有这样一段评语:“小齐,文章写得很好,你很有勇气。
看了你的文章,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想到我当时这样的一句话严重伤害了你的自尊心。
在此我向你表示歉意。
……”看到这些,小齐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感,泪水湿润了眼眶。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看了这封来信,老师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最后冲突是如何化解的?★教师引导点拨:主动沟通是师生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化解与老师的分歧、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
3、你的困扰大声说出来……教师:将全班分成两个组,各自给对方提示自己在与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困扰、问题,并将其写在黑板上,至少提三个以上的问题,比如:教师批评过于严厉,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罚抄作业、被老师冤枉等,由对方同学思考。
问题:师生该如何交往?当遇到这些矛盾时如何化解呢?学生回答:师生交往要相互理解,老师要善待学生,不能只喜欢成绩好的同学,不要罚抄作业,更不能伤害学生、侮辱学生……教师点拨: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
大家列举了学习中和老师交往时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妨碍了师生间的交往和沟通,从而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甚至身体健康。
在师生交往中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小磨擦或不愉快,遇到下列情形,我们应当这样与老师沟通:A、学会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分析原因;B、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C、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D、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多媒体展示)4、《青春期上……》学生填图表,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至少两条以上师生交往策略,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交往的策略,并请几个学生上台交流,共同来分享。
需要解决的问题沟通的方法重要提示情景一指出老师的错误情景二对待老师的批评情景三被老师冤枉时教师: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需要方法。
我们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①和老师主动沟通交流;②善于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④体谅老师在处理问题的初衷和所面临的难处;⑤用恰当的方式原谅老师的错误;⑥礼貌待师;⑦注意场合;⑧勿失分寸。
这样就能理解老师的做法,顺利的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
5、扩展空间:《爱要大声说出来!》老师:或许你曾受过委屈却没有机会申辩,或许你曾努力却没有得到应得的肯定,今天,让我们主动与师沟通,把自己的心声告诉他(她),让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这是一面“微博”主题墙:★要求:写下你的心声,以适当的方式送给你的老师,让他(她)更加了解你。
★用微博,也可以通过短信、微信、邮件、书信,便签,心愿卡等形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感受,与老师展开交流互动。
6、播放动画:《尊师礼仪》(配乐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结束语:一节课并不能马上改变一个人的交往方式,也不可能立刻提高一个人的交往能力。
但至少让我们懂得了主动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了一些主动沟通的方法和礼仪。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家能不断地把今天所学的知识用于其中,不断地摸索实践,这样才能筑起一座师生的情感桥梁。
●板书设计知识网络图1、吾爱吾师师生交往新观念2、师生风波师生交往新空间师生交往3、亦师亦友共筑师生情感桥梁设计意图: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成三个部分:“吾爱吾师”—“师生风波”—“亦师亦友”,按照课堂流程的顺序进行,线索明晰,既体现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抓住了重点和难点,清楚明了,一目了然,便于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和掌握。
●课堂作业●教学反思一、新教材留给师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大量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课前去充实,搜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展。
动漫歌曲、诗歌语言、卡通照片、电视网络视频等,皆可为我们所用。
本次教学设计我立足于七年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课堂设计成一部反映师生关系的校园情景剧:“吾爱吾师”—“师生风波”—“亦师亦友”三个环节,将学生置身于情景剧中去体验、感悟和升华,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二、美国一所学校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我听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它告诉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经历、体验和经验。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开展了现场采访、情境在线、小品表演、动画故事等主题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智慧灵感,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三、搭建对话交流平台,让教学设计“畅起来”。
新课改下的对话交流不是传统的“主动提问,被动回答”,而是带有启发引导的、有一定思考空间的思想交流,更是“满怀深情地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进行生命与生命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