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OHSAS18000系列标准及由此产生的职业健康与 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是近几年又一个风靡全球 的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制度。OHSAS18000系列 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 (DNN)等13个组织于1999年联合推出的国际性 标准,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况下,它起到了准 国际标准的作用。其中的0HSAS18001标准是认 证性标准,它是组织(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内审和认证机构 实施认证审核的主要依据。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二)危险及危险性 l 1.危险 l 是指系统中的一个过程、一种行为、一种
状态或一种环境,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 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l 2.危险源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1)危险源定义 l 是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
坏或环境污染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也称 为危害。防止事故就是要消除、控制系统 中的危险源。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3)危险源分类 l 1)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分: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l ①第一类危险源 l 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
放的能量(能源和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如油库、车辆、危险(易燃易爆,如汽油) 物品等。 l ②第二类危险源 l 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条件 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l 后果的严重度可分为灾难性的、严重的、 轻度的(或临界的)、轻微的(或可忽视 的)四个严重程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出风险的四 种情况。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二)风险管理基本内容 l 1.风险管理概念 l 是指根据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对各种危
险源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 其控 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活动)。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2)危险源的构成要素 l 1)潜在危险性 l 是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
或者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 能量强度或者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l 2)存在条件 l 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 条件状态。 l 3)触发因素 l 是指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关系模型 l (3)风险数学表达式(风险度) l R=PxS l 式中: l R------ 风险度; l P------ 事件发生的概率; l S------ 事件严重后果程度。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可以分为频繁、 很可能、有时、极少、不可能五个等级。
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 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 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 除的隐患 。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二) 事故概念 l 1.事故定义 l 计划外发生的事情,使行动中断。 l 受到机械或设备的移动部件的撞击。 l 化学品泄漏。 l 叠放的物品(箱子)倒下来……。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于 2010年4月15日公布, 自2010年6月1日起 施行,这意味着我国广大企业的安全生产 标准化工作将得到规范。本标准由国家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全国安全生 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NOSA是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ssociation)的简称,成立于 1951年4月11日。NOSA五星管理系统是南非国 家职业安全协会于1951年创建的一种科学、规范 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现特指企业安全、健 康、环保管理系统,其中文名称是“诺诚”,该 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并被广泛认可和 采用的一种企业综合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它是专 门针对人身安全而设计出来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安 全管理体系。
l (1)和(2)告诉我们,安全是没有危险, 不出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 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人员伤亡或 财产损失的条件。
l 由于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概率,从而不能 忽视概率论中的“没有零概率现象”的理 论和偶然独立法则—从本质上讲,将极难 发生的现象作为实际问题,就等于现实上 不会发生。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应 使用绝对安全的提法。
结果: l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 质的意外释放,也就不所谓事故;
l 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对第一类危险 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 意外释放。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 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 互依存、相辅相成: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3.风险管理过程(程序) l (1)ISO31000风险管理过程 l 在明确内外部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
价(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定)、 风险 处理。在上述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都 要辅以沟通和协商、监测和评审。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3)HSE风险管理过程 l 一般(基础)的风险管理过程在策划准备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2.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与方法 l (1)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l “冰山理论”300:29:1 l 事故发生后间接 损失远大于直接 损失。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堤坝理论” l 将风险管理比做防水堤坝 l 可接受; l 加高加固; l 疏导; l 利用。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隐患是潜藏的祸患; l 隐患是危险存在的要素,是事故发生的必
要条件; l 隐患被认识时,就要消除,或降低其危险
性,或延缓其危险性的增长速度。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2.事故隐患分类 l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
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l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3)据《英汉安全专业技术辞典》,安全 意味着可以容许的风险程度,比较地无受 害之忧和损害概率降低的通用术语。
l 该定义中蕴含有三层意思:①人对系统的 认识;②建立在当时社会经验与经济基础 之上的安全判别标准;③认识与标准的比 较过程。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3)告诉我们,安全是通过对系统的危险 性和允许接受的限度相比较而确定,安全 是主观认识对客观存在的反应,安全是时 空的函数。
l 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 安全并非绝无事故。
l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 普遍接受的状态。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2.安全性 l (1)是指系统所具有的一种性能(品质),
是指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 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l (2)是指系统不发生事故的能力 l (3)是衡量系统安全的指标。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不良的环境会引起物的故障或人失误。例 如,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结 构或容器的强度;工作场所强烈的噪声影 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失误。 企业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或社会环境影 响人的心理,可能引起人失误。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③两类危险源与事故 l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
l ⑥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三)安全与危险之间的关系 l 安全性=1-危险性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二.事故隐患与事故 l (一)事故隐患及其分类 l 1.事故隐患定义 l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安全生产
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 为
l 和管理上的缺陷。 l 隐患是人、机、管、环方面的“问题”;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2021/4/9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一.安全和危险的基本概念
(一)安全及安全性 l 1 .对安全认识 l (1)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l (2)据《简明牛津辞典》,安全是指“不
存在危险和风险”。劳伦斯认为,安全是 “免于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条件”。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成损失的概率。 l (2)风险的构成(要素)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风险因素 l 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发生的机会或扩大其
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它是导致风险 (事件) 发生的潜在因素。 l 风险事故 l 是指由一种或几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而发 生的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偶发事件。 l 风险损失 l 是指由于风险事件的发生所引起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的后果。
l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 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 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l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 可能性的大小。
l 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l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
题。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2)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分 l 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2.事故分类(按原因) l (1)自然事故 l 是指人力不可控制的事故。 l (2)人为事故 l 是指人力可控制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能
量作用的结果事故。 l 3.事故过程状态或致因链 危险源事故隐患
事故触发事故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一)风险基本概念 l 1.风险及其构成 l (1)风险定义 l 在一定环境下,由危险事件引起,可能造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1)
l 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机、环。 l 人的失误 l 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
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如误操作、违章操作、违 章指挥等。 l 物的故障 l 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 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例如,电源线损坏发 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中的有毒有害介质泄露等。 l 环境因素 l 是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 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 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