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体检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单元分析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体检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单元分析

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体检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化的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3.在用百分数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和相关链接。

第一个信息窗是检查视力,借助问题“哪个学校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好一些”,引入对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的学习。

“相关链接”借助问题“你能把下面的数化成百分数吗”、“你能把19%和25%化成分数吗”、“你能把3%、0.7%、123%化成小数吗”,引入对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是测量体重,借助问题“男生体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这个班的出勤率是多少”,引入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出勤率的学习。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材从用分数表示近视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入手,引出对百分数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百分数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创设现实情境,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

视力和体重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教材选取了体检中“检查视力”和“测量体重”的现实情境,这样的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同时引起儿童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2.开放编排教材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教材安排具体内容时,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教学的同时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

如:教学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方法。

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时,让学生自主思考“什么是合格率”、探究“如何求合格率”,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怎样求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百分率,改变了以往教材直接给学生列举现成的出粉率、发芽率、出勤率等百分率的计算公式的做法,给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其内容与分数的相关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材在编排及引导探索方面都注重加强所学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方便学生运用迁移方法自主学习。

如:比较14、950和15的大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尝试运用化小数和通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内容的编排注重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目的就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它们互化的一般方法。

(二)本单元学与教建议1.注重方法多样化,体验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用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百分数的价值。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比较3个分数的大小。

学生可能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或者先通分再比较。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把这些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便于统计和比较,从而体验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同分数有密切的关系。

虽然百分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与分数有所不同,但它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用分数基本相同。

因此,教学时可以借助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类推。

例如,教学信息窗2的第一个红点问题“男生体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时,因为有了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实际问题的经验,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3.本单元建议课时数:5课时。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百分率》教学建议信息窗2——测量体重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测量体重的情境,通过医生和教师的交流提供班级男生的体重信息,借助“男生体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这一问题,引入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及百分率知识的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百分率问题,并能联系生活体会百分率的意义及应用。

教学时,可以从询问标准体重与学生体重的话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理清情境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男生体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这一问题。

“合作探索”中有1个红点问题和1个小电脑问题。

红点问题是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

小电脑问题是学习出勤率等生活中常用的百分率的知识。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男生体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出对合格率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即体重合格的人数是21人,全班男生总数是24人,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可以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已有经验独立解决,列出算式“21÷24”,再计算出结果。

最后由教师向学生说明,87.5%在这里就是男生体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也可以说合格率是87.5%。

小电脑标示的问题是:“六年级三班有42人,今天到校40人。

这个班的出勤率是多少?”教材呈现了出勤率的意义和求出勤率的过程,还有对生活中常用百分率意义的讨论交流,引入对百分率知识的学习。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出勤率,再向学生说明求出勤率就是求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然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并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归纳概括出计算出勤率的基本方法:总人数出勤人数×100%。

在这里教师要说明:因为出勤率是百分率的一种,应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结果,因此总人数出勤人数的结果后面添上“%”,也就是数值不变的百分数形式。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百分率及它们表示的意义。

学生可能会说到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出油率、近视率等,通过交流明确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如果学生举例过少或较生僻,教师可以加以补充。

通过百分率的计算,学生应明确求百分率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思路是相同的。

通过百分率的学习,学生加深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

“自主练习”第1、2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练习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订正。

第3、4题是求百分率的基本练习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出油率、入学率的意义及求法。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中,体会百分率最多只能是100%。

第5题是一道根据数据进行实际分析的题目。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分别说说两个26%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分析这两所学校的近视人数是否相等并说出理由。

因为两个学校的学生总数没有告诉,所以两个学校的近视人数无法确定。

如果两个学校的人数相等,那么两所学校的近视人数就相等;如果两个学校的人数不相等,虽然近视率都是26%,但两个学校近视的人数不相等,人数多的学校近视人数就多。

第6题是一道填表题,题目呈现的是3名队员投篮情况的统计表。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命中率,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填表,最后通过比较解决“谁的命中率高”的问题。

第7题是一道求合格率的题目。

答案:23÷25=0.92=92%。

第8题是求成活率的题目,与第4题属于同一类型。

练习时,要先求出每个班植树的成活率,再进行比较。

此题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第9题是求含盐率的问题。

两杯不同质量的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盐,求哪杯水含盐率高。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凭借生活经验猜测一下,然后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最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加入的溶质相同,溶液少的含量高。

教师还可以拓展为:要使两杯的含盐率相同,可以怎么办?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第10题是一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目。

练习时,要求学生在统计过程中要认真仔细,人数统计要准确,为计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提供准确的信息。

当完成记录单后,集体订正计算结果,再引导学生把6个百分数加在一起,看看发现了什么。

“课外实践”安排的是做发芽试验,并计算发芽率的活动。

活动前,先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然后做试验,否则计算出来的发芽率与实际可能相差很大。

“你知道吗”介绍了什么是千分数,这里只作一般了解,不需要学生掌握。

“我学会了吗”是在本单元之后设计的自我检测题,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为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提供了平台。

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和班内交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总结自己学习本单元的表现和主要收获。

相关主题